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20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属于钣金件折弯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折弯模具,所述折弯模具的前侧通过固定螺柱与工作台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通过第二电机工作,能够使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丝杆转动,进而使第二螺纹套带动第二电动推杆和支撑架左右移动,达到对折弯头使用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实现多工位折弯的目的,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工作,能够带动定位板上下移动,实现对不同厚度的钣金件一侧进行限位的目的,避免过度移动影响折弯效果。弯效果。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


[0001]本技术涉及钣金件折弯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钣金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折弯处理,进而需要使用到折弯机,但是目前现有使用的折弯机大多存在不便拆装和调节的弊端,进而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其具有便于拆装更换和调节使用的特点。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折弯模具,所述折弯模具的前侧通过固定螺柱与工作台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上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凹槽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固定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弯头,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
[0007]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时,通过第二电机工作,能够使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丝杆转动,进而使第二螺纹套带动第二电动推杆和支撑架左右移动,达到对折弯头使用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实现多工位折弯的目的。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阻尼轴承,所述第一阻尼轴承固定连接在腔体内壁的表面,所述第一阻尼轴承内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所述第三丝杆和第
四丝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卡杆,所述支撑架底部内壁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与卡槽卡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轴承,所述第二阻尼轴承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的轴端穿过第二阻尼轴承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所述底座底部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内设置有刹车片。
[0012](3)有益效果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第二电机工作,能够使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丝杆转动,进而使第二螺纹套带动第二电动推杆和支撑架左右移动,达到对折弯头使用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实现多工位折弯的目的,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工作,能够带动定位板上下移动,实现对不同厚度的钣金件一侧进行限位的目的,避免过度移动影响折弯效果,通过设置折弯模具在安装槽内的滑动,能够实现对折弯模具进行便捷拆装的目的,实现多样化折弯的目的;
[0015]2、通过第一电机工作,能够使第一转轴带动第一丝杆转动,进而使第一螺纹套带动横板上下移动,达到对折弯头使用高度进行调整的目的,通过转动限位组件中的旋钮,能够使蜗杆与蜗轮啮合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转动,使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转动,使卡杆与卡槽卡接或分离,实现对限位块进行拆装的目的,达到对折弯头进行便捷更换的目的;
[0016]3、通过设置阻尼减震器,能够对装置移动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保障使用稳定性,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工作,能够带动折弯头继续下移,实现折弯工作,借助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的滑动作用,能够配合支撑架移动更加稳定,借助滚轮,能够达到带动装置进行位置移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为:
[0023]1、底座;2、阻尼减震器;3、工作台;4、固定板;5、第一轴承;6、第一转轴;7、第一丝杆;8、第一凹槽;9、第一螺纹套;10、横板;11、第一电机;12、第二轴承;13、第二转轴;14、第一滑块;15、第二电动推杆;16、第二螺纹套;17、第一滑槽;18、第二丝杆;19、第二凹槽;20、第二电机;21、操控面板;22、折弯模具;23、安装槽;24、横杆;25、第一电动推杆;26、定位板;27、滚轮;28、固定螺柱;29、折弯头;30、限位块;31、腔体;32、卡槽;33、限位组件;331、卡杆;
332、第三丝杆;333、第三转轴;334、旋钮;335、蜗轮;336、蜗杆;337、第一阻尼轴承;338、第二阻尼轴承;3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0025]实施例:
[0026]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2,通过设置阻尼减震器2,能够对装置移动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保障使用稳定性,阻尼减震器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工作台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内滑动连接有折弯模具22,折弯模具22的前侧通过固定螺柱28与工作台3前侧固定连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生产加工用数控折弯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尼减震器(2),所述阻尼减震器(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内滑动连接有折弯模具(22),所述折弯模具(22)的前侧通过固定螺柱(28)与工作台(3)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前侧开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7),所述第一凹槽(8)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9),所述第一螺纹套(9)上固定连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9),所述第二凹槽(19)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2),所述第二轴承(1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18),所述第二凹槽(19)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0),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6),所述第二螺纹套(1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5),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4),所述支撑架(34)的底部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0),所述限位块(30)内部开设有腔体(31),所述腔体(31)内固定安装有限位组件(33),所述限位块(30)的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祥锋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兴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