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石墨及其制备和在电池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07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改性石墨的方法,将生物质和碱液混合进行碱提处理,获得碱提取液;随后将碱提取液和石墨原料混合,并在亚临界条件下进行改性处理,随后经焙烧处理,得到生物质改性石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方法制得的改性石墨以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能够制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石墨材料。石墨材料。石墨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石墨及其制备和在电池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石墨负极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主材之一,目前主流的负极产品有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两大类。其中,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是天然鳞片石墨经球化、提纯、包覆碳化等一系列改性处理后制备的,其优点是储量大、成本低、安全无毒,其缺点是由于颗粒外表面反应活性不均匀,晶体粒度较大且呈各向异性,内部存在大量微孔,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晶体结构易被破坏,表面SEI膜覆盖不均匀,造成负极初始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不足和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热解炭包覆是目前改善纯化天然石墨负极特性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天然石墨中微孔的存在,现行包覆改性所制备负极的循环性能依然不佳。
[0003]专利CN112499624A公开了一种天然石墨的改性方法,其通过粉碎分级、高温氧化、热压静置浸渍、造粒和石墨化等步骤有效改善天然石墨比表面积大、各向异性以及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等问题。专利CN107814382B公开了一种长寿命的改性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采用热等静压机对天然石墨粉末和沥青进行浸渍处理,使沥青填充石墨颗粒内部孔隙,提高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容量保持率。现有技术方案尽管可以获得较好的改性效果,但也存在流程长、成本高以及这些手段难以完全将天然石墨内部孔隙填充满等问题,此外沥青填充也无法解决天然石墨本身存在的倍率性能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改性石墨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通过生物质对石墨进行修饰改性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质改性的石墨制备改性石墨材料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改性石墨材料及其在电池及其电极中的应用。
[0007]石墨原料如天然石墨的结构规整性不理想,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针对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生物质对天然石墨进行修复改性的思路,然而,早先研究发现,生物质成分复杂,含有较多有益改性的成分如纤维素、微量有益元素等,但也存在较多电化学无益甚至有害成分如硅,木质素等,对于石墨改性而言,若技术手段难于对生物质中的有益和无益成分选择性地调控,难于达到改性效果,不仅不会改善性能,反而会影响电化学性能,针对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改性方案:
[0008]一种改性石墨制备方法,将生物质和碱液混合进行碱提处理,获得碱提取液;随后将碱提取液和石墨原料混合,并在亚临界条件下进行改性处理,随后经焙烧处理,得到生物质改性石墨。
[0009]本专利技术中,创新地采用碱对生物质进行液化提出,随后再在亚临界状态下进行多
相改性处理,如此能够修复石墨层间结构,并对其进行微观物化修饰,如此能够改善石墨的电化学性能。
[001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生物质碱提处理联合亚临界改性处理,能够改善石墨改性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的技术创新下,进一步配合生物质种类、碱提工艺、亚临界工艺的联合下,有助于进一步选择性地调控生物质碱提成分,有助于进一步协同改善石墨的改性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生物质为竹粉、椰壳粉、核桃壳粉、甘蔗渣、槟榔渣、抗生素菌渣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生物质为竹粉、椰壳粉、核桃壳粉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生物质,配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艺,能够进一步增加生物质有益成分的保留改性,降低无益成分的伴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石墨改性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中,碱提阶段采用的碱液的溶质为碱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的碱金属元素为Na和/K;
[001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碱液对生物质进行碱提,随后固液分离,获得的液体为碱提液,采用该碱提液对石墨进行改性。本专利技术中,不同于碱提液的直接成炭工艺,创新地将其用于石墨的改性,其有不同的成分调控要求,例如,对于石墨改性而言,如何有效降低硅以及木质素的伴随,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石墨的改性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经过研究还发现,控制碱的类型、浓度、以及碱提工艺,有助于进一步调控碱提行为,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石墨改性效果。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碱液中的溶质包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进一步优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0.1~2,进一步可以为1:0.5~1.5。研究发现,采用优选的组合碱,有助于意外地调控碱提行为,选择性地调控改性有益成分和无益成分,使其更适配石墨改性要求,进一步改善改性石墨的性能。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碱液中的溶质的浓度为0.1~4M,进一步优选为0.5~3M,,进一步可以为1.5~2.5M。研究发现,在所述的碱液浓度下,有助于进一步调控生物质碱提行为,使得到的碱提液更适配石墨改性的使用需求。
[0016]本专利技术中,碱提阶段的液固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所述的生物质和碱液的液固比为1~100ml/g,进一步可以为10~90ml/g,进一步可以为30~50ml/g;
[0017]作为优选,碱提阶段的温度为10~100℃,进一步优选为30~95℃,考虑到能耗可进一步可以为30~50℃。
[0018]作为优选,碱提处理阶段在负压、30~95℃的温度下进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助于进一步协同调控碱提行为,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石墨改性效果。
[0019]优选地,负压的压力小于或等于0.5atm。
[0020]本专利技术中,碱提处理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碱提液,本专利技术中,可根据需要对碱提液的固含量进行控制。
[0021]本专利技术中,将碱提液和石墨原料混合,得到混合液,随后在耐压设备中进行加热,使其达到亚临界状态,进行改性处理。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石墨原料可以是行业内任意的石墨原料,例如为天然鳞片石墨球化料;
[0023]优选地,所述的石墨原料的粒径为8

12μm。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碱提取液中的固形物和石墨原料重量比为0.1~1:1,进一步可以为0.1~0.6:1。
[0025]优选地,亚临界状态的温度为200~350℃,进一步可以为250~300℃,压力在10~20MPa,进一步可以为11~16MPa;
[0026]优选地,亚临界状态体系中还含有氧气。本专利技术中,亚临界流体中配入一定的氧气,有助于进一步和碱提工艺联合协同,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石墨的改性效果。
[0027]优选地,将碱提取液和石墨原料在含氧气氛下装填至耐压设备中,随后加热至亚临界状态。本专利技术中,基于该手段,使改性前的溶液体系中含有一定的氧,再对其进行亚临界处理,如此构建部分氧的亚临界状态,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石墨改性效果。
[0028]优选地,装填的体积占比为50~90v%;
[0029]优选地,维持在亚临界状态下的处理时间为30~120min。
[0030]改性处理后调控体系的pH为6~9,随后固液分离,收集得到固体,将固体干燥后进行后续的焙烧处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改性石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物质和碱液混合进行碱提处理,获得碱提取液;随后将碱提取液和石墨原料混合,并在亚临界条件下进行改性处理,随后经焙烧处理,得到生物质改性石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质为竹粉、椰壳粉、核桃壳粉、甘蔗渣、槟榔渣、抗生素菌渣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的生物质为竹粉、椰壳粉、核桃壳粉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提阶段采用的碱液的溶质为碱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的碱金属元素为Na和/K;优选地,所述的碱液中的溶质的浓度为0.1~4M,进一步优选为0.5~2M;优选地,所述的生物质和碱液的液固比为1~100ml/g,进一步可以为10~90ml/g;优选地,所述的碱液中的溶质包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进一步优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0.1~2;优选地,碱提处理阶段在负压、30~95℃的温度下进行;优选地,负压的压力小于或等于0.5at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原料为天然鳞片石墨球化料;优选地,所述的石墨原料的粒径为8

12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提取液中的固形物和石墨原料重量比为0.1~1:1,进一步可以为0.1~0.6:1;优选地,亚临界状态的温度为200~350℃,压力在10~20MPa;优选地,亚临界状态体系中还含有氧气;优选地,将碱提取液和石墨原料在含氧气氛下装填至耐压设备中,随后加热至亚临界状态;优选地,装填的体积占比为50~90v%;优选地,维持在亚临界状态下的处理时间为30~120Min;优选地,改性处理后调控体系的pH为6~9,随后固液分离,收集得到固体,将固体干燥后进行后续的焙烧处理;优选地,焙烧的温度为6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贺焕文周进辉黄杏粟永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宸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