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700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所述透皮贴剂从上至下依次为背衬层、含药压敏胶层和防粘层;所述含药压敏胶层包含吡仑帕奈、丙烯酸酯类压敏胶、酸性调节剂和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吡仑帕奈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1~1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吡仑帕奈透皮贴剂,适宜于癫痫患者在非正常精神状态下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当向压敏胶基质材料中增加液态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显著提高了吡仑帕奈在贴剂中的流动性和经皮渗透性能,且所制备的贴剂稳定性更好,在保证药物经皮持续释药前提下,能降低或避免常规的经皮促渗剂、表面活性剂等辅料的使用,提高了该贴剂的用药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该贴剂的用药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该贴剂的用药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癫痫(Epilepsy),俗称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突然发作,自动终止,反复出现的运动感觉、精神和意识方面的障碍。癫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癫痫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其中,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但是最近几年来,有不少的老年人会因为脑血管疾病以及退行性的疾病而诱发老年癫痫的发作。
[0003]吡仑帕奈是一种α

氨基
‑3‑
羟基
‑5‑
甲基
‑4‑
异噁唑丙酸(AMPA)谷氨酸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具有作用剂量小、安全性强、且作用时间较长等特点,其化学名称为5
’‑
(2

氰基苯基)
‑1’‑
苯基

2,3
’‑
联吡啶基
‑6’
(1

H)

酮(化学结构式如下)。该药物由日本卫材(Eisai)研发,于2012年7月和10月分别被欧洲EMA和美国FDA批准,用于对12岁以上、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全身大发作的部分发作癫痫病患者进行加用治疗。
[0004][0005]目前,已上市的吡仑帕奈药物仅有片剂和混悬剂,都为口服剂型。由于癫痫发作期以抽搐、痉挛、昏厥等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肢体麻木、针刺感、眩晕、面部及全身潮红、多汗、呕吐、腹痛、反复搓手、脱衣、失神等,且癫痫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这都使得口服给药给癫痫患者及其护理人员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同时,癫痫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类人群吞咽能力较差,加之吡仑帕奈味道苦涩,口服片剂或混悬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0006]经皮递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该制剂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药物对胃肠道的副作用;长时间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直接粘附于皮肤,无疼痛,避免常规片剂或液体制剂可能存在的吞咽和口感问题,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等优势。
[0007]因此,如能将吡仑帕奈开发成一种适宜于癫痫患者在非正常精神状态下的透皮贴剂,可有效避免癫痫患者在发作期间存在的给药不便或漏服等问题。
[0008]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吡仑帕奈透皮贴剂的上市产品,经文献调研,也未见吡仑帕奈制备透皮贴剂的技术,分析其原因,由于吡仑帕奈在多种溶剂中溶解度较低,影响了透
皮制剂的载药量和稳定性;另外,常规的经皮促渗剂的使用对皮肤造成刺激性,也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经皮渗透性和粘附性能好、且稳定性良好的吡仑帕奈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在压敏胶中特别地添加适量的酸性调节剂和不饱和脂肪酸,不仅显著提高了贴剂稳定性及药物经皮速率,还避免了经皮促渗剂、表面活性剂等具一定皮肤刺激性辅料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0010]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所述透皮贴剂从上至下依次为背衬层、含药压敏胶层和防粘层;所述含药压敏胶层包含吡仑帕奈、压敏胶、酸性调节剂和不饱和脂肪酸;
[0012]所述吡仑帕奈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1~10%;
[0013]所述压敏胶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95%;
[0014]所述酸性调节剂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5%;
[0015]所述不饱和脂肪酸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4~9%。
[0016]优选的,含药压敏胶层中吡仑帕奈,占压敏胶层重量百分比为3.5~5%。
[0017]优选的,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所述丙烯酸酯类压敏胶选自系列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0018]进一步的,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不含羟基或羧酸的丙烯酸酯压敏胶,更优选Duro

Tak 87

4098和Duro

Tak 87

9301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19]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80~90%。
[0020]吡仑帕奈作为难溶性药物,对透皮贴剂的载药量有显著影响,在研究中发现,在亲水性基质材料中随时间的延长还存在明显的析晶现象,从而影响药物的经皮吸收效果和产品稳定性。在研究中偶然发现,向基质材料中加入一定酸性调节剂后,吡仑帕奈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同时稳定性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002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酸性调节剂选自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的一种或若干种的组合。
[0022]优选的,所述酸性调节剂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3.5~5%。
[0023]优选的,不饱和脂肪酸选自油酸、亚油酸、蓖麻油酸的一种或若干种的组合。
[0024]传统的透皮贴剂通过添加一些附加剂,如增加氮酮、薄荷醇、吐温80等经皮促渗剂或表面活性剂,能增加药物溶解性和经皮吸收速率,但是这些用量相对较大,并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或毒性。而令人意外的是,当向压敏胶基质材料中增加液态的不饱和脂肪酸时,可显著提高药物在贴剂中的流动性和经皮渗透性能,且贴剂稳定性更好,在保证药物经皮持续释药前提下,能降低或避免常规的经皮促渗剂、表面活性剂等辅料的使用,提高了该贴剂的用药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5]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脂肪酸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6~7%。
[0026]进一步地,所述背衬层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乙烯单层膜、乙烯

乙醇乙烯酯膜、聚氨酯膜或聚酯类复合膜。
[0027]进一步地,所述防粘层材料选自表面经过硅油防粘处理或涂氟的聚酯膜或纸、聚酯氟聚合物涂层聚酯膜离型膜、氟聚合物涂层聚酯膜离型膜。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吡仑帕奈透皮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1)在持续搅拌状态下向溶剂中加入不饱和脂肪酸,然后加入酸性调节剂,使溶剂的pH值控制在2.0~3.0范围内,得到混合溶液;所述的溶剂为乙酸乙酯或乙醇的一种或两种,优选乙酸乙酯;
[0030](2)将吡仑帕奈原料药溶于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持续搅拌至得到澄清透明的含药溶液;然后加入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充分混合后得到含药中间体,静置至少2h,去除因搅拌中产生的气泡;
[0031](3)将步骤(2)所得的含药中间体涂布于防粘层上,并以经60~80℃干燥后,含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皮贴剂从上至下依次为背衬层、含药压敏胶层和防粘层,所述含药压敏胶层包含吡仑帕奈、压敏胶、酸性调节剂和不饱和脂肪酸;所述吡仑帕奈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1~10%;所述压敏胶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70~95%;所述酸性调节剂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2~5%;所述不饱和脂肪酸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4~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含药压敏胶层中吡仑帕奈,占压敏胶层重量百分比为3.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所述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为Duro

系列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占含药压敏胶层的重量百分比为80~9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不含羟基或羧酸的丙烯酸酯压敏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吡仑帕奈的透皮贴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雁李浩孟甜马雪玮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旅游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