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68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面设置有药膏;固定带,所述本体相对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固定带,每一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具有折叠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药膏一侧的收纳状态以及朝远离所述本体方向展开并使所述本体贴敷于患者皮肤的使用状态,且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两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出的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利用固定带固定于皮肤,避免胶布引起过敏及皮肤不适。避免胶布引起过敏及皮肤不适。避免胶布引起过敏及皮肤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4月2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20935214.8、名称为“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

技术介绍

[0003]三伏贴,源于中医的“天灸”,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中医外治疗法,是将中药药膏贴于穴位上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冬病夏治疗法,与内服汤药治病有殊途同归之效。每年三伏天:初伏、中伏和末伏当天,选择特定穴位,贴敷中药药膏,以防治相应疾病,故称三伏贴。穴位贴敷在我国历史悠久,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等特点,在保证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日益推广普及,成为群众广为接受的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三伏贴广泛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例如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骨关节炎等疾病。由于该方法使用简便,效果显著,正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由于贴敷时间集中在每年的初伏、中伏和末伏这段时间,时间限制性强,贴敷门诊人群集中,医生贴敷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患者等待时间长。
[0004]市场上有一些较为便利的三伏贴,大体上包括覆盖膜,胶布贴以及中间环形圈,药物集中在环形圈内。
[0005]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三伏贴均利用胶布贴粘在皮肤上,有部分患者对粘胶胶布过敏,导致皮肤红肿,且由于药物过于集中,为了避免三伏贴移动,粘胶面积大,易导致皮肤出现痛痒等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旨在解决目前三伏贴的粘胶易引起皮肤不适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包括:
[0008]本体,所述本体一面设置有药膏;
[0009]固定带,所述本体相对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固定带,每一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具有折叠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药膏一侧的收纳状态以及朝远离所述本体方向展开并使所述本体贴敷于患者皮肤的使用状态,且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两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相互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无纺布,所述基底层与所述药膏之间
还设置防渗膜,所述防渗膜通过粘胶层与所述基底层连接,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基底层。
[0011]可选地,所述基底层沿周向设置有防漏条,所述防漏条首尾相接并围绕形成盛药区,所述药膏设置在所述盛药区内。
[0012]可选地,所述药膏及防漏条背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面还设置离型纸,所述防漏条的外边缘不超出所述离型纸的边缘。
[0013]可选地,所述固定带上设置多条折痕,所述固定带沿所述折痕进行折叠至所述收纳状态。
[0014]可选地,一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侧面设置有粘钩区,所述粘钩区相邻设置免粘区,所述固定带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粘钩区粘接在另一所述固定带表面,所述固定带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粘钩区接触所述免粘区。
[0015]可选地,两所述固定带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本体背离所述药膏的侧面。
[0016]可选地,所述本体与所述固定带侧边还连接有保护面,所述保护面设置有第一弧边。
[0017]可选地,两所述固定带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覆盖面,所述本体背离所述药膏的一侧连接在所述覆盖面表面,且所述覆盖面边缘均延伸出所述本体边缘,两所述固定带连接在所述覆盖面相对的两侧边。
[0018]可选地,所述覆盖面与两所述固定带相对的两侧边设置有第二弧边。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药膏设置在本体的一侧面上,且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固定带,将本体药膏贴敷于皮肤穴位后,展开两个固定带将本体固定,使本体贴敷于皮肤,无需在本体上设置粘胶粘接于皮肤,避免了粘胶导致皮肤过敏以及粘胶引起的皮肤不适。另外,一种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使用方便,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自行贴敷。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一实施例的一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一实施例的另一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另一实施例的一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另一实施例的另一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本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本体31折痕11基底层32粘钩区12防渗膜33免粘区13粘胶层4保护面14防漏条41第一弧边15离型纸5覆盖面2药膏51第二弧边3固定带
[002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面设置有药膏;固定带,所述本体相对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固定带,每一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均具有折叠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药膏一侧的收纳状态以及朝远离所述本体方向展开并使所述本体贴敷于患者皮肤的使用状态,且处于所述使用状态时,两所述固定带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相互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无纺布,所述基底层与所述药膏之间还设置防渗膜,所述防渗膜通过粘胶层与所述基底层连接,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基底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沿周向设置有防漏条,所述防漏条首尾相接并围绕形成盛药区,所述药膏设置在所述盛药区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膏及防漏条背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面还设置离型纸,所述防漏条的外边缘不超出所述离型纸的边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新型三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上设置多条折痕,所述固定带沿所述折痕进行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文刘建成赵宗垒苏光建吴继英梅冬张国勇李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行稳医疗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