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07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无人驾驶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包括安装平台、飞行组件和移动组件,安装平台内置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可检测周围环境,进行跟随;同时飞行组件包括多个电机带动的螺旋桨,进而带动此组件飞行,功能更全面,可作为无人机使用;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底盘,通过连接底盘安装有转向轮及驱动轮,通过转向轮调节移动方向,驱动轮进行驱动,使此组件具有跟随车的功能;其中连接底盘上安装有电机驱动的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装有带有支板一和支板二的固定套,通过支板一或支板二支撑起此安装平台,越过障碍物,适用于多种地形使用此跟随组件;此组件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增加飞行及移动功能,更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驾驶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无人驾驶装备
中,自动跟随设备为无人驾驶装备中的组件,自动跟随设备利用自动跟随系统运作,可应用于行李箱、载货车、购物车、婴儿车、无人机、轮椅、分拣车、吸尘车、冲浪板、高尔夫球车等不同领域的自动跟随场景。
[0003]公开号为CN203217408U公开了一种自动跟随小车及自动跟随行李箱,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平均分布有若干个主动轮,所述每个主动轮的内侧均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有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距离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控制器和驱动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无需人为拖拽行李箱,无需随身携带控制器,使用方便,省力,大大减轻人们旅行过程中的负担,并且方便人们动手去做其他事情。
[0004]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5]1、上述专利通过驱动电机控制主动轮进行移动,通过距离检测装置进行测距,只具备地面移动的功能。
[0006]2、上述专利中利用主动轮进行移动,缺少翻越障碍物的功能,无法适用于不同的地形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旨在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普通的自动跟随组件只具备地面移动的功能,无法适用于多种地形使用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飞行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飞行组件和移动组件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0009]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工”型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转动孔;
[0010]所述飞行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一和螺旋桨,多个所述驱动电机一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内部;
[0011]多个所述转动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套,多个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部设置有两个“L”型的滑道,所述滑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件;
[0012]所述螺旋桨的下端设置有和所述转动套相配合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和所述滑道相配合的连接柱;此方案中通过连接轴插入转动套内,“L”型的滑道利用弹性卡接连接柱,使驱动电机一带动螺旋桨转动,使此组件具有飞行的功能。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底盘,所述连接底盘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安
装架的下表面;
[0014]所述连接底盘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连接底盘下表面的四角上;此方案中连接底盘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安装架,拆装连接底盘更便利,减缓此组件的重量。
[0015]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转动支腿,两个所述转动支腿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固定柱;
[0016]两个所述转动支腿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向轮,所述转动支腿的内部安装有减速电机一,所述减速电机一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转向轮;此方案中通过驱动电机一带动转向轮转动,进带动此组件移动。
[0017]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支腿之间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转动支腿的外壁;
[0018]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轮齿,所述连接底盘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和所述轮齿相啮合的齿轮三;此方案中步进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利用传动轴抵触传动支腿,带动传动支腿转动,调节此组件的移动方向,进行转弯。
[0019]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支腿,两个所述固定支腿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固定柱;
[0020]两个所述固定支腿上均转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固定支腿的内部安装有减速电机二,所述减速电机二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此方案中减速电机二带动驱动轮转动,为此组件提供动力,进行移动。
[0021]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支腿上转动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一,所述固定支腿内安装有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安装有和所述锥齿轮一相啮合的锥齿轮二;
[0022]所述安装轴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安装有支板一和支板二,所述支板一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板二的长度;此方案中驱动电机二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固定套转动,利用直板一支撑坡地,继续转动转动套直板二支撑坡地,带动此组件爬坡。
[0023]优选的,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折叠板,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卡槽,两个所述折叠板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0024]所述折叠板的外壁上安装有和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接柱,两个所述折叠板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此方案中折叠板可进行折叠,并在折叠板上安装其他组件。
[0025]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机壳,所述转动机壳通过转轴安装有齿轮一,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和所述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
[0026]所述转动机壳的内部安装有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此方案中伺服电机可调节转动机壳的转动角度,利用摄像头进行拍摄。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
[0028]1、通过多个电机带动的螺旋桨带动此组件飞行,功能更全面,可作为无人机使用,同时螺旋桨可拆卸连接安装架,便于进行拆卸携带;
[0029]2、连接底盘安装有转向轮及驱动轮,通过转向轮调节移动方向,驱动轮进行驱动,
使此组件具有跟随车的功能,其中连接底盘上安装有电机驱动的安装轴,安装轴上套装有带有支板一和支板二的固定套,通过支板一或支板二支撑起此安装平台,越过障碍物,适用于多种地形使用此跟随组件;
[0030]3、安装平台内置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可检测周围环境,同时可拍摄周围环境,进行跟随。
[0031]因此,此组件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飞行及移动功能,适用于多种地形使用,更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主视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后视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折叠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桨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
[0041]1、安装平台;
[0042]11、安装架;111、卡槽;112、转动孔;
[0043]12、转动机壳;121、齿轮一;
[0044]13、伺服电机;131、齿轮二;
[0045]14、激光雷达;
[0046]15、摄像头;
[0047]16、折叠板;161、铰链;162、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1)、飞行组件(2)和移动组件(3),所述飞行组件(2)和移动组件(3)均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1)上;所述安装平台(1)包括“工”型的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上设置有多个转动孔(112);所述飞行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一(21)和螺旋桨(23),多个所述驱动电机一(21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内部;多个所述转动孔(112)内均转动安装有转动套(22),多个所述驱动电机一(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转动套(22),所述转动套(22)的内部设置有两个“L”型的滑道(221),所述滑道(221)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件(222);所述螺旋桨(23)的下端设置有和所述转动套(22)相配合的连接轴(231),所述连接轴(231)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和所述滑道(221)相配合的连接柱(2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连接底盘(31),所述连接底盘(3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架(11)的下表面;所述连接底盘(3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柱(311),多个所述固定柱(311)设置在所述连接底盘(31)下表面的四角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还包括转动支腿(32),两个所述转动支腿(32)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固定柱(311);两个所述转动支腿(32)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向轮(34),所述转动支腿(32)的内部安装有减速电机一(341),所述减速电机一(34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转向轮(3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驾驶装备的自动跟随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支腿(32)之间转动安装有传动轴(352),所述传动轴(35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转动支腿(32)的外壁;所述传动轴(352)的外表面设置有轮齿(353),所述连接底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忠军王劲树刘志高徐超沈子豪刘恩懋燕炳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光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