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天文专利>正文

一种磁力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522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磁能应用领域。针对现有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发动机制造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消耗任何石化能源、电能的动力供给装置,通过转动内架体槽座8上的内磁体5与外磁体3磁面相对,磁性相同,磁力相斥,相斥的磁力产生旋转方向12的旋转扭力,通过直轴11直接输出该旋转扭力对外做功,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体积小,易于获得相应动力的特点,主要用于磁动力的供给。主要用于磁动力的供给。主要用于磁动力的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力动力装置
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能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应用磁排斥力磁吸引力转化为磁动力的供给,提供一种只应用磁特性本质力,不消耗任何石化能源、电能的动力强劲供给装置。
二、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例如:各种交通用的小汽车,动力供给采用发动机,需要不断添加汽油或柴油,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经过活塞压缩等活动带动连杆进行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再应用此旋转运动的动能对外进行动力供给(这些经过烧油由发动机产生动力的交通车辆在此统一简称为油动车),这类发动机的缺点是:需要不断添加汽油或柴油,排出的尾气污染大气环境。
[0003]各种电动客车和电动小汽车,使用储电电池给电动机供电,通过电动机转子的旋转对外进行动力供给(这里统一简称为电动车),储电电池在电量耗尽时需要充电而消耗电能,这类电动机的缺点是:需要不断给储电电池在电量耗尽时进行充电而消耗电能。
[0004]所述的油动车需要消耗石化能源,排出的尾气污染大气环境;所述的电动车充电需要消耗电能
[0005]一些油电混动小汽车的对外动力供给是发动机和电动机,需要不断添加汽油和给储电电池充电,其缺点是:需要添加汽油和给储电电池充电。
[0006]各种烧油的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的动力供给需要消耗汽油(这里归类到油动车里);两轮电动车(或称两轮电瓶车)、三轮电动车(或称三轮电瓶车)使用储电电池给电动机供电,通过电动机对外进行动力供给(这里归类到电动车里)。
[0007]所有这些油动车的发动机主要是通过不断补充其它石化能源经过发动机转化的动力来供给,所有这些电动车的电动机则是通过电池、储电单元经过充电储存不断供给电能转化为动力来供给。
[0008]所述的油动车发动机的曲轴,要求机加工精度高,当发动机的转速提高时,要求的机加工精度更高;否则,因曲轴磨损容易导致发动机故障,其缺点是:要求的制造机加工精度高。
[0009]一些新出现的永磁发动机技术,例如:申请号2010103011279;申请号2010105520625,虽采用磁场力,但仍采用传统燃料发动机的连杆曲轴结构形式,要求的机加工精度高。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基于
技术介绍
这些能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制造机加工要求精度高,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开头所描述的一种不消耗任何石化能源、电能的动力供给装置;通过磁力产生旋转扭力,由直轴直接输出该旋转扭力对外做功,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体积小,易于获取相应的强劲动力的特点。
[0011]该动力供给装置主要由外壳体、外壳体内壁径向调节槽座和径向外磁体,转动内
架体、内架体上槽座和径向内磁体组成,其中,所述的外磁体固定安装在内壁径向调节座槽中,调节座与外壳体内壁圆周切线形成5
°
~85
°
夹角,所述的内磁体固定安装在转动内架体表面座槽中,槽座与内架体外圆周切线形成5
°
~85
°
夹角,所述的两槽座夹角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的径向外磁体与径向内磁体磁性面相对,磁性相同,磁力相斥,所述的径向外磁体在外壳体内壁均布,所述的径向内磁体在转动内架体表面均布,所述的转动内架体径向中心有轴孔,轴孔与转动内架体是一体结构,轴孔固定安装在其内的直轴上,所述的直轴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外部基座上。
[0012]在外壳体两端,分别由两个端盖盖住,用以屏蔽磁力。
[0013]在外壳体内周壁上,有安装固定径向槽座的内丝纹孔眼,用来调节固定外磁体的径向调节槽座,外磁体固定安装在径向座槽中,每个外磁体安装的磁极朝向一致,并随槽座共同向内倾斜5
°
~85
°
的角度,所述的角度是径向调节座与外壳体内壁圆周切线之间的夹角,径向槽座与外磁体沿外壳体内壁圆周向均匀布置,磁极朝向一致,外磁体安装于径向槽座上。
[0014]外壳体为一体式结构,采取外壳体安装于外部沿轴线滑动的轨道槽中,外壳体沿所述的轨道槽因制动而轴向滑动,内外两磁体面正对时其间距一致,保持不变;以此来增大和减少内外两磁体面的正对面面积,起到逐渐增加和减少磁力的作用。
[0015]内架体外体表面是槽座,外体与内轴孔外壁之间有加强筋,形成一体结构,两相邻加强筋之间有扇形镂空,内架体表面槽座均布四周,在内架体上的槽座,通过架体上螺孔可上下调节定位,内磁体安装在内架体的槽座上,磁极朝向一致,并向外倾斜5
°
~85
°
的角度,所述的角度是槽座与内架体外圆周切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内磁体与外壳体内壁安装的外磁体磁面相对,磁性相同,磁力相斥。
[0016]转动内架体径向中心有轴孔,轴孔与转动内架体是一体结构,轴孔固定安装在其内的直轴上,所述的直轴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外部基座上,这里所采用的轴是一根直轴,不是传统发动机所用的连杆曲轴。
[0017]外磁体内磁体磁力相斥产生的磁力推动转动内架体旋转,带动中心的直轴旋转,直接通过直轴输出所述的旋转扭力对外做功。
[0018]根据具体使用情况不同,在使用的动力较大,需要较大扭力时,可通过改变内磁体外磁体大小和增大磁强度来实现。
[0019]需要更大扭力时,通过所述的外壳体和转动内架体结构为单元再相应增装内架体内磁体和外磁体,同样可以获得更大的扭力。
[0020]在具体使用中,同样需要该机械车辆相应配套的飞轮、离合器、变速箱、制动装置等。
[0021]外壳体为分体式结构,由一段弧形状结构体构成,所述的弧形状外壳体是一段,没有构成一个整圆,外壳体的外壁杆因制动沿径向滑动,来改变外壳体的外磁体与转动内架体上的内磁体之间的间距,以此来调整相斥磁力的大小。
[0022]外壳体为分体式结构,由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多段弧形状结构体构成,所述的弧形状外壳体由这些分段弧形状结构体组成弧段、半圆弧段、整圆弧段,所述的弧段外壳体外壁杆因制动各自沿径向等距离滑动,达到调整相斥磁力大小的作用。
[0023]电磁力已成功应用的案例有上海现在正开发实验应用的磁悬浮列车,采用的是电
产生磁的排斥力,保持列车悬浮在电磁轨道之上;港口应用电磁吸附进行装卸集装箱的作业,这些应用磁力所排斥推动和吸附的物体重量远远大于本专利技术申请所应用的轻型交通用具,轻型机械,现实中还未见有应用磁能的磁力驱动轻型交通用具的,至于应用效果及可行性,这里不再赘述加以证明。
[0024]采用了上述磁力技术方案,存在的这些现有发动机电动机的缺点被杜绝。
四、附图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26]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装置的部分结构主视图,采用径向全剖视图;
[0027]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装置的部分结构左视图,采用轴向全剖视图;
[0028]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装置的部分结构主视图,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动力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壁径向调节槽座和径向外磁体、转动内架体、内架体上槽座和径向内磁体,其中,所述的径向外磁体固定安装在内壁径向调节座槽中,径向调节槽座与外壳体内壁圆周切线形成5
°
~85
°
夹角,所述的径向内磁体固定安装在转动内架体表面座槽中,槽座与内架体外圆周切线形成5
°
~85
°
夹角,所述的两径向座槽夹角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的径向外磁体与径向内磁体磁性面相对,磁性相同,磁力相斥,所述的径向外磁体在外壳体内壁均布,所述的径向内磁体在转动内架体表面均布,所述的转动内架体径向中心有轴孔,轴孔与转动内架体是一体结构,轴孔固定安装在其内的直轴上,所述的直轴通过轴承,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外部基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内架体,其特征在于,内架体外体表面是槽座,外体与内轴孔外壁之间有加强筋,形成一体结构,两相邻加强筋之间有扇形镂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体,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内壁是调节槽座,外壳体为一体式结构,采取外壳体安装于外部沿轴线滑动的轨道槽中,外壳体沿所述的轨道槽因制动而轴向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吕天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