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410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属于充电桩散热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散热窗口,所述第二散热窗口的内部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随着充电桩体内的温度升高吸热管会吸收热量,吸热管吸收到热量时内部的“膨胀气体”会发生膨胀,将立杆顶起从而使得散热铝板内部的冷却溶液进入到冷却管内部,然后顺着对接腔流入到吸热腔内,冷却溶液进入到吸热腔后由于吸热管吸收了大量的热此时冷却溶液便会蒸发,冷却溶液蒸发的过程中便会吸收热量,从而对吸热管进行降温,从而利用吸热管对充电桩体的内部进行降温,进而充电桩体内部的温度过高导致内部元器件出现加速老化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散热
,具体是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新能源汽车主要动力来源为电能,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但是目前处于一个车多充电桩少的状态,同一个充电桩存在不间断为多个车辆进行充电的问题,而充电桩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元器件会散发大量的热,如不及时散热不仅会降低充电桩的充电效率,而且容易导致充电桩内部元器件的加速老化。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散热窗口,所述第二散热窗口的内部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第二散热窗口内,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入安装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外部套设有若干散热铝板,且若干所述散热铝板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散热铝板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溶液,且所述散热铝板与冷却管连通,通过吸热管、冷却管、散热铝板以及冷却溶液的相互配合即可对充电桩体内部进行降温。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对接口,且所述散热铝板内部设有存液腔,且所述存液腔通过对接口与冷却管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接口内均插设有磁性塞体,所述冷却管的内部还滑动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外壁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磁铁块,所述磁铁块的磁性与磁性塞体的磁性相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的下端设置为弧形,整个冷却管设置为“J”形,且所述冷却管弧形段内部设有油腔,所述油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且所述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之间填充有液压油。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塞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抵在立杆的下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的内部还设有对接腔,所述对接腔位于油腔的外部,即冷却管弧形段设置为双层,且对接腔与冷却管的竖段连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热管的内部设有气体腔,所述气体腔内装有“膨胀气体”,所述吸热管的内部还设有吸热腔,所述吸热腔位于气体腔的外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随着充电桩体内的温度升高吸热管会吸收热量,吸热管吸收到热量时内部的“膨胀气体”会发生膨胀,将立杆顶起从而使得散热铝板内部的冷却溶液进入到冷却管内部,然后顺着对接腔流入到吸热腔内,冷却溶液进入到吸热腔后由于吸热管吸收了大量的热此时冷却溶液便会蒸发,冷却溶液蒸发的过程中便会吸收热量,从而对吸热管进行降温,从而利用吸热管对充电桩体的内部进行降温,进而充电桩体内部的温度过高导致内部元器件出现加速老化的问题。
[0014]2、本专利技术散热时利用冷却溶液的蒸发吸热对充电桩体内部进行散热不需要额外的利用电能,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散热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拆分图。
[0017]图3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中散热器与安装板的结构图。
[0018]图4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中散热器的结构图。
[0019]图5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中冷却管的剖视图。
[0020]图6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中散热器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7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中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8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中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9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中冷却管与吸热管的连接图。
[0024]图中:1、充电桩体;2、第一散热窗口;3、第二散热窗口;4、散热扇;5、第一防尘板;6、散热器;7、第二防尘板;600、安装板;601、散热铝板;602、冷却管;603、吸热管;604、立杆;605、磁性塞体;606、连接弹簧;607、磁铁块;608、连接管;609、第一塞体;610、顶杆;611、限位板;612、存液腔;613、套管;700、气体腔;701、吸热腔;702、第二塞体;703、油腔;704、对接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1,充电桩体1的后端开设有第一散热窗口2,且第一散热窗口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扇4,且第一散热窗口2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一防尘板5,充电桩体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散热窗口3,且第二散热窗口3的外部设有第二防尘板7,第二散热窗口3的内部安装有散热器6;
[0028]散热器6包括安装板600,安装板600位于第二散热窗口3内,且安装板600与充电桩体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两个安装板60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入安装有吸热管603,吸热管
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管602,冷却管602的外部套设有若干散热铝板601,且若干散热铝板601之间通过连接管608连接,散热铝板601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溶液,冷却溶液为纯水,且散热铝板601与冷却管602连通,通过吸热管603、冷却管602、散热铝板601以及冷却溶液的相互配合即可对充电桩体1内部进行降温。
[0029]实施例二:
[0030]请参阅图5

9,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冷却管60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对接口,且散热铝板601内部设有存液腔612,且存液腔612通过对接口与冷却管602连接,对接口内均插设有磁性塞体605,磁性塞体605外部套设有用于复位的连接弹簧606,冷却管602的内部还滑动连接有立杆604,冷却管602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613,立杆604的上端插设在套管613内,且套管613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立杆604的外壁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磁铁块607,磁铁块607的磁性与磁性塞体605的磁性相反,即磁铁块607和磁性塞体605可相互吸引;
[0031]冷却管602的下端设置为弧形,整个冷却管602设置为“J”形,且冷却管602弧形段内部设有油腔703,油腔703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塞体609和第二塞体702,且第一塞体609和第二塞体702之间填充有液压油,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散热窗口(3),所述第二散热窗口(3)的内部安装有散热器(6),所述散热器(6)包括安装板(600),所述安装板(600)位于第二散热窗口(3)内,两个所述安装板(60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入安装有吸热管(603),所述吸热管(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管(602),所述冷却管(602)的外部套设有若干散热铝板(601),且若干所述散热铝板(601)之间通过连接管(608)连接,所述散热铝板(601)内部均填充有冷却溶液,且所述散热铝板(601)与冷却管(602)连通,通过吸热管(603)、冷却管(602)、散热铝板(601)以及冷却溶液的相互配合即可对充电桩体(1)内部进行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0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对接口,且所述散热铝板(601)内部设有存液腔(612),且所述存液腔(612)通过对接口与冷却管(6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口内均插设有磁性塞体(605),所述冷却管(602)的内部还滑动连接有立杆(604),所述立杆(604)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浩鹏魏云冰黄圆罗程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