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9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主要涉及磨抛设备领域。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设置装夹结构,所述装夹结构上设有锁紧加力杆,所述底座顶面后侧安装两块左右分布的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两根上下分布的滑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可调压力的压头连接自动传送的砂带直接接触试样进行考核段磨抛,让砂带边传动边磨抛,从而达到每个原始面只与试样接触一次的要求,能将目前的板状疲劳的磨抛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能够满足国内国外标准对于板状疲劳磨抛的要求,同时代替了人工打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给使用带来方便。使用带来方便。使用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磨抛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通过各种检测手段避免了很多因金属疲劳而可能发生的事故。高频振动疲劳试验法是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正因为疲劳试验的这种特殊性,国内外关于疲劳试验的各项标准都对疲劳试样的制备过程有着极高的要求,以标准GB/T26077

2010《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6.2条款为例:“抛光:与成品尺寸相差0.025mm时使用粒度逐渐减小的砂纸完成抛光,建议在最终阶段采取纵向抛光。”目前国内大部分实验室针对板状疲劳的最终磨抛工序都是采用纯手工磨抛,HB 5287附录B2.1中对于板状疲劳的磨抛工艺也是说明采用手动打磨的方式。这种打磨方式对于操作者的手法要求较高,多人操作时必须统一化、标准化、否则可能会影响后续试验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可调压力的压头连接自动传送的砂带直接接触试样进行考核段磨抛,让砂带边传动边磨抛,从而达到每个原始面只与试样接触一次的要求,能将目前的板状疲劳的磨抛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能够满足国内国外标准对于板状疲劳磨抛的要求,同时代替了人工打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给使用带来方便。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设置装夹结构,所述装夹结构上设有锁紧加力杆,所述底座顶面后侧安装两块左右分布的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两根上下分布的滑动轴,两根所述滑动轴上滑动安装传动轴套,所述传动轴套前面设有砂带运动路径结构,所述砂带运动路径结构底部设有砂带传动压头,所述砂带运动路径结构上方设有弹簧压头主体支撑结构,所述弹簧压头主体支撑结构与砂带运动路径结构之间设有磨头压力弹簧机构,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上安装砂带传动减速电机,所述砂带传动减速电机上安装砂带传动胶轮,位于左侧的支撑板一侧安装定时继电器,所述定时继电器上安装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安装传动凸轮,所述传动凸轮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传动轴套连接,所述传动轴套顶面一侧安装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砂带储存盘。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M8*1*150mm镀锌钢,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为鱼眼杆端关节轴承。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前侧安装有润滑油瓶。
[0008]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可调压力的压头连接自动传送的砂带直接
接触试样进行考核段磨抛,让砂带边传动边磨抛,从而达到每个原始面只与试样接触一次的要求,能将目前的板状疲劳的磨抛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能够满足国内国外标准对于板状疲劳磨抛的要求,同时代替了人工打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给使用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2]附图3是图1的后视图;
[0013]附图中所示标号:1、砂带储存盘;2、连接杆;3、传动凸轮;4、减速电机;5、定时继电器;6、砂带传动减速电机;7、砂带传动胶轮;8、磨头压力弹簧机构;9、砂带运动路径结构;10、砂带传动压头;11、装夹结构;12、锁紧加力杆;13、滑动轴;14、传动轴套;15、支撑板;16、底座;17、支架;18、弹簧压头主体支撑结构;19、试样;20、润滑油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15]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包括底座16,所述底座16顶面设置装夹结构11,所述装夹结构11上设有锁紧加力杆12,所述底座16顶面后侧安装两块左右分布的支撑板15,两块所述支撑板15之间设有两根上下分布的滑动轴13,两根所述滑动轴13上滑动安装传动轴套14,所述传动轴套14前面设有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所述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底部设有砂带传动压头10,所述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上方设有弹簧压头主体支撑结构18,所述弹簧压头主体支撑结构18与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之间设有磨头压力弹簧机构8,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15上安装砂带传动减速电机6,所述砂带传动减速电机6上安装砂带传动胶轮7,位于左侧的支撑板15一侧安装定时继电器5,所述定时继电器5上安装减速电机4,所述减速电机4上安装传动凸轮3,所述传动凸轮3上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一端与传动轴套14连接,所述传动轴套14顶面一侧安装支架17,所述支架17上安装砂带储存盘1。
[0016]具体的,所述连接杆2为M8*1*150mm镀锌钢,所述连接杆2的两端为鱼眼杆端关节轴承。
[0017]具体的,所述支架17底部前侧安装有润滑油瓶20。
[0018]实施例:
[0019]在使用本装置时,砂带储存盘1为单面开放式结构直径为200mm,可以将一侧的盘面打开装上15mm宽度以下的砂带卷,砂带沿着部件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左侧凹槽的尼龙轴内穿过,并绕过部件砂带传动压头10的外径,再从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右侧凹槽的尼龙轴内穿过,然后从砂带传动胶轮7的相交处穿出,砂带传动减速电机6以2.5转/分钟的转速顺时针带动砂带缓慢传动,减速电机4以30转/分钟的速度带动传动凸轮3旋转,传动凸轮3边缘的弧形槽可调传动行程,传动凸轮3旋转过程中会带动部件连接杆2运动,进而带动传动轴
套14沿滑动轴13做左右往复传动,时间继电器5可以设定减速电机4所工作的时间(以分钟计),将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向上托起,根据试样19的高度选择适当厚度的垫块塞到结构后面的轴套下方的空隙处,将砂带传动压头10的高度垫高,然后将试样19放置部件装夹结构11的装夹槽中,用肉眼观察,调整好部件传动凸轮3的传动行程,用锁紧加力杆12将试样19锁紧,并撤下垫块,此时砂带传动压头10正压在试样19的考核段上,将时间继电器5设定好工作时间,然后按下启动按钮,砂带传动压头10在试样的考核段上进行左右往复磨抛运动。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可调压力的压头连接自动传送的砂带直接接触试样进行考核段磨抛,让砂带边传动边磨抛,从而达到每个原始面只与试样接触一次的要求,能将目前的板状疲劳的磨抛效率提升一倍以上,能够满足国内国外标准对于板状疲劳磨抛的要求,同时代替了人工打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给使用带来方便。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状疲劳加工的全自动磨抛设备,包括底座(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6)顶面设置装夹结构(11),所述装夹结构(11)上设有锁紧加力杆(12),所述底座(16)顶面后侧安装两块左右分布的支撑板(15),两块所述支撑板(15)之间设有两根上下分布的滑动轴(13),两根所述滑动轴(13)上滑动安装传动轴套(14),所述传动轴套(14)前面设有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所述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底部设有砂带传动压头(10),所述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上方设有弹簧压头主体支撑结构(18),所述弹簧压头主体支撑结构(18)与砂带运动路径结构(9)之间设有磨头压力弹簧机构(8),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板(15)上安装砂带传动减速电机(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城张鹏飞王俊郭新汝钟娟姜首旬
申请(专利权)人:航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