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处理用尿素混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57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处理用尿素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喇叭口筒体覆盖于保温内层筒体的外侧;进气隔板位于喇叭口筒体和保温内层筒体之间;喷嘴座支撑底座与喷嘴座焊接在一起,并且焊接在喇叭口筒体上;旋流叶片管的上端与喷嘴座支撑底座焊接,下端与环形的旋流叶片管底座焊接,旋流叶片管径向贯穿保温内层筒体并且与保温内层筒体焊接;不锈钢缠绕网、扰流不锈钢管以钎焊方式组合到一起,扰流不锈钢管焊接在旋流叶片管底座的下方,并穿过保温内层筒体;堵盖与保温内层筒体焊接;旋流叶片管上有通孔,通孔连接外张的叶片;旋流叶片管底座有通孔,通孔连接外张的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尿素与汽车尾气充分混合,抗尿素结晶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著的效果。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处理用尿素混合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车用发动机尾气排放净化技术和节能降耗
,特别是涉及一种后处理用尿素混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国六重型柴油机的技术路线均为氧化催化单元(DOC)/颗粒捕集单元(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单元(SCR)和氨氧化催化单元(ASC)串联组合而成,国五柴油机大多仅含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单元(SCR),因此国六后处理相比之前国五的混合结构更为复杂,对于抗尿素结晶的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后处理用尿素混合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缺点,不仅能够使尿素与汽车尾气充分混合,而且对于抗尿素结晶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在于:
[0005]一种后处理用尿素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0006]喇叭口筒体覆盖于保温内层筒体的外侧;进气隔板位于喇叭口筒体和保温内层筒体之间,并且与两者焊接,而在喇叭口筒体和保温内层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腔体;
[0007]喷嘴座支撑底座与喷嘴座焊接在一起,并且喷嘴座支撑底座焊接在喇叭口筒体上;
[0008]旋流叶片管的上端与喷嘴座支撑底座焊接,旋流叶片管的下端与环形的旋流叶片管底座焊接,旋流叶片管径向贯穿保温内层筒体并且与保温内层筒体焊接;
[0009]不锈钢缠绕网、扰流不锈钢管以钎焊方式组合到一起,扰流不锈钢管焊接在旋流叶片管底座的下方,并穿过保温内层筒体而与环形腔体连通;
[0010]堵盖与保温内层筒体的后端焊接;r/>[0011]旋流叶片管为不锈钢管上圆周均布数个通孔,通孔连接外张的叶片;
[0012]旋流叶片管底座为在环形的圆周上均布数个通孔,通孔连接外张的叶片。
[0013]进一步,旋流叶片管上的通孔圆周均布,旋流叶片管底座上的通孔圆周均布。
[0014]进一步,位于堵盖下方的扰流板分别与喇叭口筒体、堵盖焊接。
[0015]进一步,所述堵盖为半球形。
[0016]进一步,不锈钢缠绕网由圆柱状不锈钢丝编织成波峰、波谷形状,然后层层缠绕而成。
[0017]进一步,喇叭口筒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底座和压差传感器底座。
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采用的前旋流叶片管底座结构,可以将尿素和尾气进行充分整合,气流均匀的通过不锈钢缠绕网结构;不锈钢缠绕结构相比传统结构,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
尿素蒸发、水解;气流均匀的从混合扰流破碎结构流出;可以提高SCR前端流场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进气向的立体图;
[0021]图2 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纵向的内部剖解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进气向的主视图;
[0024]图5为混合扰流破碎结构进气向的主视图;
[0025]图6为图5的A

A剖视图;
[0026]图7为混合扰流破碎结构的不锈钢缠绕网及不锈钢管立体分解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图中:1:喇叭口筒体;2:保温内层筒体;3:进气隔板;4:旋流叶片管;41:通孔;42:叶片;5:不锈钢缠绕网;6:扰流不锈钢管;7:旋流叶片管底座;71:通孔;72:叶片;8:球形堵盖;9:扰流板;10:喷嘴座支撑底座;11:喷嘴座;12:温度传感器底座;13:压差传感器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31]本技术是一种后处理用尿素混合结构,混合结构的喇叭口筒体与颗粒捕集器后端驼峰管配合,后端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前端焊接。
[003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0033]本技术包括喇叭口筒体1、保温内层筒体2、进气隔板3、旋流叶片管4、不锈钢缠绕网5、扰流不锈钢管6、旋流叶片管底座7、半球形堵盖8、扰流板9、喷嘴座支撑底座10、喷嘴座11、温度传感器底座12和压差传感器底座13。
[0034]喇叭口筒体1覆盖于保温内层筒体2的外侧;具有开口16的进气隔板3位于喇叭口筒体1和保温内层筒体2之间,并且与两者焊接,此时可以在喇叭口筒体1和保温内层筒体2之间形成环形腔体17。
[0035]喷嘴座支撑底座10与喷嘴座11焊接在一起,并且焊接在喇叭口筒体1的开口14的位置。
[0036]旋流叶片管4的上端与喷嘴座支撑底座10焊接,旋流叶片管4的下端与环形的旋流叶片管底座7焊接,旋流叶片管4径向贯穿保温内层筒体2的开口15并且焊接,
[0037]旋流叶片管4是在竖向的不锈钢管上圆周均布数个竖向的条形的通孔41,通孔41连接外张的叶片42。
[0038]旋流叶片管底座7为在环形的圆周上均布数个通孔71,通孔71连接外张的叶片72。
[0039]扰流不锈钢管6焊接在旋流叶片管底座7的下方,并扰流不锈钢管6穿过保温内层筒体2而与环形腔体17连通。
[0040]半球形堵盖8与保温内层筒体2的后端焊接,形成内层腔体18。
[0041]位于半球形堵盖8下方的扰流板9分别与喇叭口筒体1、半球形堵盖8焊接,从出气向看,扰流不锈钢管6为气流出口;温度传感器底座12、压差传感器底座13与喇叭口筒体1相焊接,位于整体混合结构的前端。
[0042]如图5、图6、图7所示:
[0043]本技术混合扰流破碎结构,不锈钢缠绕网5、扰流不锈钢管6采用钎焊方式组合到一起,再焊接到旋流叶片管底座7的下方。不锈钢缠绕网5由圆柱状不锈钢丝编织成波峰、波谷形状,然后层层缠绕而成。
[0044]实际使用时:
[0045]尾气经由颗粒捕集器后,进入保温内层筒体2,再从通孔41进入旋流叶片管4,被叶片42作用而形成旋流,与从喷嘴座11喷射进入旋流叶片管4的尿素溶液混合。
[0046]一小部分尾气通过旋流叶片管底座7的通孔71和叶片72结构,进入旋流叶片管底座7内的空间,更好与尿素溶液混合。
[0047]然后混合气体通过不锈钢缠绕网5,可以使得尿素雾化液被破碎、蒸发、水解为氨气,使得结晶风险更小。
[0048]尾气与氨气(水解后的尿素)在不锈钢缠绕网5混合后,进入喇叭口筒体1和保温内层筒体2形成的环形腔体17内,因扰流板9阻挡,气流只能向上绕行,可以增加尾气与氨气的混合距离,通过半球形堵盖8时可以使得气流向中间靠拢,保证SCR前端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用尿素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喇叭口筒体覆盖于保温内层筒体的外侧;进气隔板位于喇叭口筒体和保温内层筒体之间,并且与两者焊接,而在喇叭口筒体和保温内层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腔体;喷嘴座支撑底座与喷嘴座焊接在一起,并且焊接在喇叭口筒体上;旋流叶片管的上端与喷嘴座支撑底座焊接,旋流叶片管的下端与环形的旋流叶片管底座焊接,旋流叶片管径向贯穿保温内层筒体并且与保温内层筒体焊接;不锈钢缠绕网、扰流不锈钢管以钎焊方式组合到一起,扰流不锈钢管焊接在旋流叶片管底座的下方,并穿过保温内层筒体而与环形腔体连通;堵盖与保温内层筒体的后端焊接;旋流叶片管为竖向的不锈钢管上圆周均布数个竖向的条形的通孔,通孔连接外张的叶片;旋流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攀辉赵宜斌许二丰徐敬明高光明王滨滨王牧苏刘静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