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18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线圈部件。线圈部件具备:磁性体部、线圈、外部电极以及引出导体。外部电极包含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引出导体包含:第一引出导体,一个端部与线圈的始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连接的;以及第二引出导体,一个端部与线圈的终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连接。线圈包含始端以及终端且仅存在于一个面上。从自第一引出导体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观察线圈存在的面时,在线圈以及第一引出导体连接的部分以外,线圈和第一引出导体互相不重叠,从自第二引出导体的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观察线圈存在的面时,在线圈以及第二引出导体连接的部分以外,线圈和第二引出导体互相不重叠。叠。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线圈部件,具有:具备线圈导体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第一磁性体部、和配置于至少上述第一磁性体部的上表面的第二磁性体部,上述第一磁性体部包含由金属磁性体构成的第一磁性粒子,上述第二磁性体部包含第二磁性粒子以及树脂,上述第二磁性体部中的上述树脂的含量比上述第一磁性体部中的树脂的含量多。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57482号公报
[0004]现有的线圈部件是在将铁氧体粉或者金属粉等磁性填料与粘合剂等混合来制作磁性片或者磁性糊剂之后,与成为线圈的Ag糊剂等导电糊剂的丝网印刷组合,通过片层叠法或者印刷层叠法而制作的。在片层叠法中,在通过激光或者冲孔等开设有线圈连接用的孔的磁性片上印刷线圈图案并层叠。另一方面,在印刷层叠法中,将用于形成线圈图案的导电糊剂的印刷和用于形成磁性图案的磁性糊剂的印刷重叠。通过以上的方法,朝向层叠方向形成螺旋状的线圈。通过层叠数获取所希望的电感。
[0005]近年来,在面向搭载于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DC

DC转换器的线圈部件中,伴随动作频率的高频化,要求小型低高度、且低电感、大电流的性能。但是,在遍及多个层卷绕线圈的现有的构造中,电感比较高,直流电阻也变大,因此难以实现高的额定电流。
[0006]另外,为了应对高密度安装,要求线圈部件在底面上的安装也增加。该情况下,需要将线圈的两端引出到底面。但是,线圈的引绕变得复杂,从而难以获得所希望的性能。
[0007]并且,在层叠方向上线圈图案重叠的部分中,有可能由于线圈上下间的缺陷而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电感较低、且能够降低直流电阻来应对大电流的线圈部件。
[0009]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具备:磁性体部;线圈,埋设在上述磁性体部的内部;外部电极,至少设置于上述磁性体部的底面,并与上述线圈电连接;以及引出导体,在上述磁性体部的内部一个端部与上述线圈连接,在上述磁性体部的底面另一个端部与上述外部电极连接。上述外部电极包含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上述引出导体包含:第一引出导体,一个端部与上述线圈的始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以及第二引出导体,一个端部与上述线圈的终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上述线圈包含始端以及终端且仅存在于一个面上。从自上述第一引出导体的一个端部向上述第一引出导体的另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观察上述线圈存在的面时,在上述线圈以及上述第一引出导体连接的部分以外,上述线圈和上述第一引出导体互相不重叠,从自上述第二引出导体的一个端
部向上述第二引出导体的另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观察上述线圈存在的面时,在上述线圈以及上述第二引出导体连接的部分以外,上述线圈和上述第二引出导体互相不重叠。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电感较低、且能够降低直流电阻来应对大电流的线圈部件。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0012]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0013]图3是沿着图2所示的线圈部件的III

III线的剖视图。
[0014]图4A是示意性地表示形成磁性糊剂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5]图4B是示意性地表示在磁性糊剂层上形成导电糊剂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6]图4C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导电糊剂层上形成导通孔导体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7]图4D是示意性地表示形成成为外部电极的基底层的导电糊剂层的方法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0018]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0019]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0]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第三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1]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第四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2]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第五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3]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多个线圈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0024]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多个线圈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5]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多个线圈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1A、1B、1C、1D、1E、2、2A、2B

线圈部件;10

磁性体部;11

第一主面(底面);12

第二主面;13

第一端面;14

第二端面;15

第一侧面;16

第二侧面;20

线圈;30

外部电极;31

第一外部电极;31a

第一外部电极的基底层;31b

第一外部电极的镀覆层;32

第二外部电极;32a

第二外部电极的基底层;32b

第二外部电极的镀覆层;40

引出导体;41

第一引出导体;42

第二引出导体;110

磁性糊剂层;120、131a、132a

导电糊剂层;141、142

导通孔导体;L

长度方向;T

高度方向;W

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进行说明。
[0029]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来应用。此外,将以下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各个优选的结构组合两个以上而成的结构也是本专利技术。
[0030]在本说明书中,表示要素间的关系性的用语(例如“平行”、“垂直”、“正交”等)以及
表示要素的形状的用语不是仅表示严格的含义的表现,而是意味着也包含实质上等同的范围、例如数%左右的差异的表现。
[0031]以下所示的附图是示意图,其尺寸、纵横比的比例尺等有时与实际的产品不同。
[0032]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此外,线圈部件以及各构成要素的形状以及配置等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0033]图1以及图2所示的线圈部件1具备:磁性体部10、线圈20、外部电极30以及引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部件,具备:磁性体部;线圈,埋设在上述磁性体部的内部;外部电极,至少设置于上述磁性体部的底面,并与上述线圈电连接;以及引出导体,在上述磁性体部的内部一个端部与上述线圈连接,在上述磁性体部的底面另一个端部与上述外部电极连接,上述外部电极包含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上述引出导体包含:第一引出导体,一个端部与上述线圈的始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以及第二引出导体,一个端部与上述线圈的终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上述线圈包含始端以及终端且仅存在于一个面上,从自上述第一引出导体的一个端部向上述第一引出导体的另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观察上述线圈存在的面时,在上述线圈以及上述第一引出导体连接的部分以外,上述线圈和上述第一引出导体互相不重叠,从自上述第二引出导体的一个端部向上述第二引出导体的另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观察上述线圈存在的面时,在上述线圈以及上述第二引出导体连接的部分以外,上述线圈和上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友广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