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18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3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工位机械臂,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升降组件;转动式装配于所述升降组件的第一转盘;四组均匀转动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周侧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一侧的上夹板、设置于所述上夹板的内环、连接于所述上夹板且环设于所述内环外周的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的环形槽的厚度适配于杯体开口处的壁厚,所述上夹板设置有能够吹气和吸气的通气组件。通过上述设置,从而能够对杯体进行多工位之间的加工和转移,并且没有直接对杯体侧壁进行夹持,四组夹持件能够在四个工位连续循环进行上料、涂刷边釉、杯底清扫以及卸料,加工速度得到有效提高。加工速度得到有效提高。加工速度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机械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臂
,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机械臂。

技术介绍

[0002]在未上釉之前一律称为陶胚或素胚,以高岭土制成,有很浅淡的光泽,在以往的日用陶瓷生产中,各陶瓷厂家因原材料性能的差异或是各种产品外形的限制原因,目前,机械化施釉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已被广泛使用,有较多企业从国外引进机械化施釉系统,如图4所示的杯子,包括杯体33、凸起杯底35,杯底35凸起部分无需上釉其余部分需要上釉,杯体33的内外两侧和把手需要上釉,其中杯体33的杯口上釉和杯体的上釉所用的釉料不同。常规的机械化施釉系统需要通过生产线连接多个设备进行杯子的上料和上釉、以及卸料,尤其是上两种不同的釉料,夹持部分会损伤先上好的釉,操作很麻烦,而且移动时影响因素较大,容易出现搬运操作不当致使产品损坏的情况,其次占用场地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工位机械臂,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多工位机械臂,包括:
[0006]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升降组件;
[0007]转动式装配于所述升降组件的第一转盘;
[0008]四组均匀转动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周侧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
[0009]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一侧的上夹板、设置于所述上夹板的内环、连接于所述上夹板且环设于所述内环外周的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的环形槽的厚度适配于杯体开口处的壁厚,所述上夹板设置有能够吹气和吸气的通气组件;
[0010]转动式设置于所述夹持件另一侧的下夹板、连接于所述下夹板的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且位于内环下侧的垫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垫座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和垫座为环形。
[001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转盘环绕形成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第三工位(图中未示出)位于第一转盘后侧、第四工位(图中未示出)位于第一转盘前侧,且四个工位结构本身相同且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夹持件,第一工位用于浸釉,第二工位用于清扫和卸料,第三工位用于上料,第四工位用于涂边,首先在第三工位通过夹持件夹持杯体上料,使上夹板的外环和内环套设在杯体的杯口内外两侧,杯体底部的凸边位于支撑块上,第一转盘将该夹持件转动至第一工位处,通过升降组件使夹持件带动杯体下降进行浸釉,浸釉之前可转动夹持件,使杯口倾斜进入釉池,并在浸釉时来回旋转夹持件,使上釉更加均匀,之后通过第一转盘将夹持件带至第四工位对杯底进行清扫,清扫完成后移动至第二工位对杯口进行涂刷边釉和卸料,卸料可以通过人工或者伺服移动夹爪方式进行卸
料。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设置有与底座四周形成密封式围合空间的第一密封箱,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且位于围合空间内。
[001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可以设置在釉池内,节省占地空间,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箱能够增加密封性。
[00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盘连接于第二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
[001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升降组件带动第二转动电机升降,通过第二转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转盘移动和升降,第一密封箱能够防止釉料进入第二转动电机和升降组件。
[001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气包括:密封式设置于上夹板内部的气腔、若干一端连通于所述气腔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环槽的顶部的气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气腔另一端且穿过上夹板的进气接口。
[001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气接口用于连接软管和气泵,气泵选择使用能够进气和出气的吹吸两用离心气泵,在浸釉时可启动气泵吹气,通过气腔、气道对环槽进行吹气,从而避免釉料流入环槽沾在杯口边上。
[001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盘均匀环设有四组第二密封箱,所述第二密封箱内设置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驱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一侧偏心式设置有转动座,所述夹持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转动座。
[001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转动电机,通过第一转动电机带动夹持件转动,第一转动电机密封式设置于第二密封箱内,并且动力输出端转动密封式贯穿于第二密封箱的壁体并连接于第二转盘和夹持件,通过第一转动电机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调整杯口的朝向,并且转动座偏心竖直于第二转盘,能够调节杯体的高度,在浸釉前使杯口朝下倾斜,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杯体向下进入釉池,再启动第一转动电机使杯体在釉池内来回摆动加速浸釉过程,退出釉池时使杯口朝下倒出多余釉料,退出后仍然可以摆动杯体多次使残余釉料充分摇匀,多余釉料甩落。
[002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一组所述夹持件的上方还设置有清扫组件。
[002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对杯底进行清扫,由于杯体需要放在窑板上烧,釉在烧的过程中是完全熔融的,如果杯底有釉,冷却后杯体会粘在窑板上,因此对杯底进行刮除清扫,防止和窑板放置连接的地方发生粘连。
[002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扫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组夹持件上方的升降架、连接于所述升降架的上下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上下驱动组件动力输出端的清扫架、设置于所述清扫架下侧的清扫电机、连接于所述清扫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安装座、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刮片,所述清扫电机的上方还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一端连通有进水接口。
[002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清扫组件设置于第四工位,杯口位于外环和内环之间的凹槽,启动通气组件进行吸气,将杯体吸附在上夹板,转动第一转盘并配合启动上下驱动组件带动清扫电机升降,使刮片位于杯底,并启动清扫电机带动刮片转动,将杯体釉料刮除,保持第四工位夹持件的状态,夹持件移走后,启动喷头对刮板进行喷水清除刮板上的釉料,刮板
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具有弹性且硬度低,减少对杯底的损伤。
[002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件的下侧驱动连接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内设置有第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座嵌设有密封套,所述第三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转动密封式贯穿于所述转动座并连接于所述下夹板。
[002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由第四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时,通过外界的人工或者伺服移动方式使支撑架插接于下夹板,将通气组件的吸气改为吹气,使杯底落在支撑块上,启动第三转动电机使杯体转动,通过伺服移动的涂釉刷或者釉料喷头使其移动至杯口处,对转动的杯体的杯口进行边口的釉料涂刷或喷涂,再人工或者多轴伺服移动夹取组件将垫座移动至窑板上完成卸料。
[002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环和外环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起且呈半圆形的凸环。
[002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釉料在重力作用下聚集在凸环的底部,减少釉料沾染外环和内环的相对一侧。
[002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和上下驱动组件从以下结构中选择适用:气缸、电缸或者液压缸,所述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升降组件;转动式装配于所述升降组件的第一转盘;四组均匀转动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转盘周侧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件一侧的上夹板、设置于所述上夹板的内环、连接于所述上夹板且环设于所述内环外周的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的环形槽的厚度适配于杯体开口处的壁厚,所述上夹板设置有能够吹气和吸气的通气组件;转动式设置于所述夹持件另一侧的下夹板、连接于所述下夹板的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且位于内环下侧的垫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垫座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和垫座为环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与底座四周形成密封式围合空间的第一密封箱,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且位于围合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盘连接于第二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包括:密封式设置于上夹板内部的气腔、若干一端连通于所述气腔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环槽的顶部的气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气腔另一端且穿过上夹板的进气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均匀环设有四组第二密封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为臣李永解建员
申请(专利权)人:清智智能装备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