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69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注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包括上盖板与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上盖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注塑管。该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具备防堵塞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一模多腔铸造模具型腔与模具为一体化结构,不能够进行拆卸或者安装,不利于生产不同形状的产品,并且注塑过程中流道内的流体经常因为温度不够而导致流道堵塞,导致注塑模具发生故障的问题。导致注塑模具发生故障的问题。导致注塑模具发生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注塑
,具体为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一模多腔模具通常是指在产品批量大,零件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多个型腔的模具在一个浇注循环中生产多个工件,提高效率,一模多腔就是说一副模具可以同时有多个型腔成型零件,远比单腔的模具产量大得多,故在汽配零件铸造过程中为了提高零件生产效率通常会使用到一模多腔铸造模具。
[0003]传统的一模多腔铸造模具型腔与模具为一体化结构,不能够进行拆卸或者安装,不利于生产不同形状的产品,并且注塑过程中流道内的流体经常因为温度不够而导致流道堵塞,导致注塑模具发生故障,因故而提出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具备防堵塞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一模多腔铸造模具型腔与模具为一体化结构,不能够进行拆卸或者安装,不利于生产不同形状的产品,并且注塑过程中流道内的流体经常因为温度不够而导致流道堵塞,导致注塑模具发生故障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包括上盖板与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上盖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棒,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注塑管,三个所述注塑管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片,所述下盖板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凹槽,三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模具,所述下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三个的第一锥齿轮,三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料管向固定管中注入原料,通过加热棒加热原料,可防止原料凝固,再通过三个注塑管将原料分别注塑到三个模具中,通过转动转轴使三个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升降机构向上移动,将模具从凹槽的内部推出,将新的模具放入到凹槽中,反向转动转轴即可使模具滑入到凹槽中,进行新的注塑,从而生产不同的产品。
[0009]该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具备了防堵塞的优点。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转动管、第二锥齿轮、螺纹杆、顶板,下盖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三个的转动管,三个所述转动管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三个所
述转动管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螺纹杆,三个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顶板,所述螺纹杆与下盖板的内部螺纹连接。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锥齿轮可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转动管和螺纹杆转动,再通过螺纹杆与下盖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推动顶板向上移动,将模具从凹槽的内部推出。
[0013]进一步,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相适配,所述进料管与固定管相连通。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盖板与下盖板相适配,便于将模具扣合注塑,进料管与固定管相连通便于使流体流入到固定管中。
[0015]进一步,三个所述注塑管均延伸至上盖板的底部,三个所述注塑管均与固定管相连通。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个所述注塑管均延伸至上盖板的底部,便于将流体注塑到模具中,三个注塑管均与固定管相连通,便于使流体分配到三个注塑管中。
[0017]进一步,所述转轴的左端延伸至下盖板的左侧,所述转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把手,通过把手便于转动转轴。
[0019]进一步,三个所述模具分别与三个凹槽相适配,三个所述模具分别位于三个注塑管的下方。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个模具分别与三个凹槽相适配,便于模具的安装或更换,三个模具分别位于三个注塑管的下方,便于注塑模具。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凹槽与模具连接结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上盖板与进料管连接结构正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5]图中:1、上盖板;2、下盖板;3、进料管;4、固定管;5、加热棒;6、注塑管;7、加热片;8、凹槽;9、升降机构;901、转动管;902、第二锥齿轮;903、螺纹杆;904、顶板;10、模具;11、转轴;12、第一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中,由图1

4给出,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本技术包括上盖板1与下盖板2,上盖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3,上盖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管4,固定管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棒5,固定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注塑管6,三个注塑管6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片7,下盖板2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凹槽8,三个凹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模具10,下盖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侧
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三个的第一锥齿轮12,三个第一锥齿轮12的外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9;
[0028]升降机构9包括有转动管901、第二锥齿轮902、螺纹杆903、顶板904,下盖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三个的转动管901,三个转动管901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902,三个转动管901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螺纹杆903,三个螺纹杆903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顶板904,螺纹杆903与下盖板2的内部螺纹连接;
[0029]通过第一锥齿轮12可带动第二锥齿轮902转动,第二锥齿轮902带动转动管901和螺纹杆903转动,再通过螺纹杆903与下盖板2的内部螺纹连接,推动顶板904向上移动,将模具10从凹槽8的内部推出;
[0030]上盖板1与下盖板2相适配,进料管3与固定管4相连通;
[0031]上盖板1与下盖板2相适配,便于将模具10扣合注塑,进料管3与固定管4相连通便于使流体流入到固定管4中;
[0032]三个注塑管6均延伸至上盖板1的底部,三个注塑管6均与固定管4相连通;
[0033]三个注塑管6均延伸至上盖板1的底部,便于将流体注塑到模具10中,三个注塑管6均与固定管4相连通,便于使流体分配到三个注塑管6中;
[0034]转轴11的左端延伸至下盖板2的左侧,转轴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包括上盖板(1)与下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3),所述上盖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管(4),所述固定管(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棒(5),所述固定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注塑管(6),三个所述注塑管(6)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片(7),所述下盖板(2)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凹槽(8),三个所述凹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模具(10),所述下盖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三个的第一锥齿轮(12),三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外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腔提高产品成型率的精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有转动管(901)、第二锥齿轮(902)、螺纹杆(903)、顶板(904),下盖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三个的转动管(901),三个所述转动管(901)的底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英凯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