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692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交通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板下端均等距离活动穿插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杆,所述安装板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之间共同等距离固定贯穿连接有四个防碰撞装置,四个所述防碰撞装置上端前部外表面与上端后部外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端均固定穿插连接有定位柱,四个所述防碰撞装置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前部四个固定座内与后部四个固定座内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通过设置的防碰撞装置,避免船舶与岸边的碰撞。避免船舶与岸边的碰撞。避免船舶与岸边的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在靠岸停放时会与岸边产生碰撞,从而导致船舶侧边与损坏,需要利用防碰撞组件进行防护,在现有的船舶防碰撞组件使用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弊端:1、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缓冲能力差,稳定性不高,还是会有船舶与岸边发生碰撞的事情发生;2、现有的船舶在风大的情况下需要紧急靠岸,但是由于天气恶劣在靠岸时船舶容易产生侧翻,从而导致安全性能低,故此,我们推出一种新的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板下端均等距离活动穿插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杆,所述安装板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之间共同等距离固定贯穿连接有四个防碰撞装置,四个所述防碰撞装置上端前部外表面与上端后部外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端均固定穿插连接有定位柱,四个所述防碰撞装置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前部四个固定座内与后部四个固定座内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前部所述连接杆前端与后部连接杆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漂浮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防碰撞装置包括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前端中部与后端中部均活动穿插连接有活动杆,且两个活动杆中部外表面均活动穿插连接有稳定柱,前部所述活动杆前部外表面与后部活动杆后部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杆远离缓冲杆的一端均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杆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内左部与右部均活动穿插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柱体前端中部与后端中部均开有穿孔,所述柱体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穿孔分别与两个活动杆活动穿插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两个活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9]优选的,所述漂浮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座内均活动穿插连接有穿插杆,且两个穿插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穿插杆外表面均螺纹穿插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连接座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0]优选的,所述稳定柱与连接板固定贯穿连接在一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通过设置防碰撞装置,气囊与岸边接触,从而向后移动,气囊通过连接座带动固定板位移,使得固定板推动固定座移动,固定座推动活动杆移动,挤压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弹簧收缩,同时活动杆移动时会在穿孔内滑动,并推动限位块位移,使得第二弹簧收缩,从而进行充分的缓冲,提高了船舶靠岸停放防碰撞效果,通过设置的安装板和安装座,提高了装置安装的稳定性;
[0013]2、通过设置漂浮机构,将气囊充气,通过穿插杆与连接座穿插在一起,再通过紧固螺母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气囊可安装,从而在提高了船舶的浮力,避免船舶在恶劣天气时停靠过程中侧翻,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的防碰撞装置整体结构左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的缓冲杆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的漂浮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安装板;2、定位杆;3、连接板;4、防碰撞装置;5、安装座;6、定位柱;7、固定座;8、连接杆;9、漂浮机构;10、固定板;41、缓冲杆;42、活动杆;43、稳定柱;44、第一弹簧;411、柱体;412、第二弹簧;413、限位块;414、穿孔;91、连接座;92、气囊;93、穿插杆;94、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
个安装板1下端均等距离活动穿插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杆2,安装板1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且两个连接板3之间共同等距离固定贯穿连接有四个防碰撞装置4,四个防碰撞装置4上端前部外表面与上端后部外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下端均固定穿插连接有定位柱6,四个防碰撞装置4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7,且前部四个固定座7内与后部四个固定座7内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前部连接杆8前端与后部连接杆8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漂浮机构9。
[0024]本实施例中,防碰撞装置4包括缓冲杆41,缓冲杆41前端中部与后端中部均活动穿插连接有活动杆42,且两个活动杆42中部外表面均活动穿插连接有稳定柱43,前部活动杆42前部外表面与后部活动杆42后部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44,活动杆42远离缓冲杆41的一端均与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一起;缓冲杆41包括柱体411,柱体411内左部与右部均活动穿插连接有限位块413,且两个限位块413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12,柱体411前端中部与后端中部均开有穿孔414,柱体411与安装座5固定连接在一起;稳定柱43与连接板3固定贯穿连接在一起;两个穿孔414分别与两个活动杆42活动穿插连接在一起,两个限位块413分别与两个活动杆42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防碰撞装置4,从而可进行缓冲,防止船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板(1)下端均等距离活动穿插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杆(2),所述安装板(1)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且两个连接板(3)之间共同等距离固定贯穿连接有四个防碰撞装置(4),四个所述防碰撞装置(4)上端前部外表面与上端后部外表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下端均固定穿插连接有定位柱(6),四个所述防碰撞装置(4)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7),且前部四个固定座(7)内与后部四个固定座(7)内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前部所述连接杆(8)前端与后部连接杆(8)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漂浮机构(9);所述防碰撞装置(4)包括缓冲杆(41),所述缓冲杆(41)前端中部与后端中部均活动穿插连接有活动杆(42),且两个活动杆(42)中部外表面均活动穿插连接有稳定柱(43),前部所述活动杆(42)前部外表面与后部活动杆(42)后部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44),所述活动杆(42)远离缓冲杆(41)的一端均与固定座(7)固定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一娟于建新田小顺征贞戚美和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