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08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精密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环形刀片,所述上模具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块,所述环形刀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块上方的活动杆。该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具备便于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模塑机在对纸浆进行压制时,由于压力,会使部分浆料从模具边缘溢出,导致压制出来的产品的边缘容易产生瑕疵,影响产品的美观性的问题。品的美观性的问题。品的美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模具
,具体为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纸浆模塑产品主要通过模具成型,现有的模塑机一般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将浆料注入下模具内后,通过下压上模具使其与下模具相贴合,待产品在模具内成型后再进行脱模工作。
[0003]现有的模塑机在对纸浆进行压制时,由于压力,会使部分浆料从模具边缘溢出,导致压制出来的产品的边缘容易产生瑕疵,影响产品的美观性,故而提出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具备便于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模塑机在对纸浆进行压制时,由于压力,会使部分浆料从模具边缘溢出,导致压制出来的产品的边缘容易产生瑕疵,影响产品的美观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环形刀片,所述上模具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块,所述环形刀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块上方的活动杆,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分别位于两个活动杆外侧的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均与环形刀片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模塑产品注塑成型后,通过向下按压两个把手,使环形刀片向下移动,对注塑产品边缘进行切割,将瑕疵部分切除,达到消除瑕疵的效果。
[0009]该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具备了便于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优点。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下模具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下模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右侧侧板右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前侧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转动杆上方的压杆,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
所述第二滑块的前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均呈倾斜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一端分别延伸至转动杆上下两侧的卡接杆,右侧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有分别与两个卡接杆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注塑完成后,使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通过按压压杆,使两个卡接杆脱离两个卡接槽,即可将转动杆旋转,使下模具翻转,达到便于脱模的效果。
[0013]进一步,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顶板下方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处与上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启动液压缸升降即可控制上模具升降,便于对模塑产品进行压制。
[0015]进一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所述把手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滑套增加手部与转动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动转动杆更加方便。
[0017]进一步,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呈贯穿设置的开口,两个所述开口的内径分别与两个把手的外径相适配。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开口的内径与把手的外径相适配,使得把手在上升后能够收纳在开口的内侧,不会与顶板之间发生碰撞。
[0019]进一步,所述环形刀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活动块,所述上模具的外侧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活动块相适配的活动槽。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形刀片通过两个活动块在两个活动槽的内侧上下滑动,对环形刀片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侧板与底板连接结构正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5]图中:1、上模具;2、下模具;3、环形刀片;4、固定块;5、活动杆;6、第一弹簧;7、把手;8、侧板;9、底板;10、顶板;11、转动杆;12、第一滑块;13、第一滑槽;14、压杆;15、第二滑块;16、第二滑槽;17、卡接杆;18、卡接槽;19、第二弹簧;20、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中,由图1

4给出,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本技术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模具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环形刀片3,上模具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
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块4,环形刀片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块4上方的活动杆5,两个固定块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分别位于两个活动杆5外侧的第一弹簧6,两个第一弹簧6的底部均与环形刀片3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活动杆5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7;
[0028]下模具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板8,两个侧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9,两个侧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10,下模具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右侧侧板8右侧的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的前侧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第一滑槽13,第一滑槽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转动杆11上方的压杆14,第一滑块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5,第二滑块15的前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16,两个第二滑槽16均呈倾斜设置,两个第二滑槽16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一端分别延伸至转动杆11上下两侧的卡接杆17,右侧侧板8的内部开设有分别与两个卡接杆17相适配的卡接槽18,第二滑块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
[0029]注塑完成后,使上模具1与下模具2分离,通过按压压杆14,使两个卡接杆17脱离两个卡接槽18,即可将转动杆11旋转,使下模具2翻转,达到便于脱模的效果;
[0030]顶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顶板10下方的液压缸20,液压缸20的输出端处与上模具1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环形刀片(3),所述上模具(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固定块(4),所述环形刀片(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块(4)上方的活动杆(5),两个所述固定块(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分别位于两个活动杆(5)外侧的第一弹簧(6),两个所述第一弹簧(6)的底部均与环形刀片(3)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5)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模塑产品表面瑕疵的精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板(8),两个所述侧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板(9),两个所述侧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10),所述下模具(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右侧侧板(8)右侧的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的前侧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转动杆(11)上方的压杆(14),所述第一滑块(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英凯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