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448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和深度计,基座呈条状结构,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深度计包括滑动端和探测端,基座的下表面设置于面板上,深度计的滑动端与基座的上表面配合设置,以使深度计能够沿基座上表面水平滑动,探测端用于探测深度计与面板表面的距离。从而避免了现有检测方法中钢直尺无法完全垂直于板面的情况,将塞入塞尺确定缝隙大小这一人工操作,改为对深度的测量,从而将原本一个一个缝隙测量的过程,转变为基于水平滑动式的批量测量,通过仪表的全覆盖精确测量代替人工观察的试探性测量,提高了测量的效率、提升了测量精度,且本装置操作简单,减少了因长期监测对测量人员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因长期监测对测量人员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因长期监测对测量人员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材检验
,尤其是涉及了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板平整度是《建筑装饰用铝单板GB/T23443

2009》中一项检验指标之一,是控制纸面石膏板质量高低的关键,目前,该项指标一直沿用的检测方式是将试样垂直放置于水平台上,用1000mm长的钢直尺垂直靠于板面上,钢直尺所在平面与板面垂直,用塞尺测量钢直尺和板面之间的最大缝隙,以全部测量值中的最大测量值作为试验结果。
[0003]这种测量平整度的方式,有如下缺陷:
[0004](一)测量结果会因不同的人操作而产生误差。传统的测量方式,最后结果取决于所塞入塞尺的最大值。由于钢直尺与面板之间的缝隙极小,缝隙彼此之间谁大谁小也难以判断,实验人员操作时,不同的人观察结果可能不同,即使选择了同一个缝隙,塞入塞尺时,也可能会因为钢直尺的松紧和晃动,导致缝隙大小变动,从而选择塞入不同的塞尺。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同,进而所测得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
[0005](二)传统方式效率低。传统方式在实验过程中,一个需要反复进行的操作是,试着塞入薄厚适宜的塞尺,塞入后仍有空隙或者无法塞入,必须重新选塞尺,这一反复进行的过程将花费大量时间,不利于检测效率的提升。
[0006](三)传统方式消耗大量体力,且有损健康。传统方式,实验人员在测量过程中,基本上需要跪倒甚至匍匐(除非增加一道将板材抬举至高处可避免,而这一步骤又增加了实验时间,导致效率降低),双手配合,压低头颅仔细观察,方能看清楚缝隙的大小,以便选择合适的塞尺,若所选塞尺尺寸不合适,则需放下钢直尺,重新选择塞尺,并重新塞入新选择的缝隙中。此过程消耗体力,长期跪倒或者匍匐,对人的视力、膝盖、肘关节均有不利影响,对员工健康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提高面板平整度检测的效率,减少误差,提升便捷性的目标/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和深度计,基座呈条状结构,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深度计包括滑动端和探测端,基座的下表面设置于面板上,深度计的滑动端与基座的上表面配合设置,以使深度计能够沿基座上表面水平滑动,探测端用于探测深度计与面板表面的距离。
[0009]进一步地,基座为长条状口字形结构,其中较两条长边相互平行,长边之间形成缝隙,深度计的滑动端与两条长边配合设置,以使深度计能够沿两条长边滑动,两个滑动端之间为探测端,用于探测深度计与缝隙底部面板的距离。使用时,口字形结构放置于面板上,深度计通过底部滑动端在平行的两条长边上滑动,由于有两条长边,使得深度计滑动时更稳定,探测端通过两条长边之间的缝隙,测量缝隙下的面板深度。
[0010]进一步地,长边顶部设有滑轨,深度计底部配合设有两个滑块,从而避免深度计在滑动时从长边上脱落。
[0011]进一步地,缝隙的长、宽与面板的边长、厚度配合设置,以测量面板棱边平直度,当缝隙的长、宽小于面板的边长、厚度时,测量装置能够对面板的棱边平直度进行测量,当缝隙的长、宽等于或略大于面板的边长、厚度时,长条状口字形结构能够过盈套设在面板的棱边上,对面板棱边平直度进行测量。
[0012]进一步地,基座为U形底座和钢直尺配合设置形成的长条状口字形结构,U形底座的开口两端分别设有钢直尺固定机构,可拆卸组装的结构使得测量装置便于携带,且钢直尺为本领域常用测量工具,还可以通过替换不同尺寸的钢直尺组成不同长度的长条状口字形结构,以适用于不同的面板测量需求。
[0013]进一步地,深度计采用最小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将百分表指针作为探测端,使得针尖沿着缝隙水平滑动时,针尖与板面接触,随着与面板表面接触位置的高低变化,针尖上下往复运动,并在百分表表面上显示出不同的读数,实验人员记录其中的最大值,即为该面板本次测量所测得的板面平整度。
[0014]进一步地,深度计上设有牵引装置,通过牵引深度计的方式,使深度计沿基座水平滑行,从而避免手推深度计滑动时,容易对深度计形成不均匀的压力,导致深度测量不准确。
[0015]进一步地,基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和钢直尺,底座摆放于面板表面,以使钢直尺相对面板横向设置并与面板垂直,底座还用于稳定测量装置,深度计通过其与钢直尺长边配合设置的滑槽,沿钢直尺横向滑动,深度计的探测端测量深度计与面板表面的距离。
[0016]进一步地,底座设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对钢直尺于面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固定装置为设置在底座上的通过螺丝调节的两个夹片,通过夹持钢直尺,对其进行固定。
[0017]进一步地,底座设有把手和固定装置,把手分别连接底座和固定装置,底座与钢直尺底部连接,固定装置与钢直尺顶部连接,从而对钢直尺与面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固定装置为设置在把手上的夹子,从钢直尺顶部对其固定。
[0018]本技术的优势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的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避免了现有检测方法中钢直尺无法完全垂直于板面的情况,将塞入塞尺确定缝隙大小这一人工操作,改为对深度的测量,从而将原本一个一个缝隙测量的过程,转变为基于水平滑动式的批量测量,通过仪表的全覆盖精确测量代替人工观察的试探性测量,所需的测量时间仅为传统时间的1/2甚至1/3,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也避免了因操作方式的差异而影响测量结果,同时,使用该装置测量,操作简单,测量人员无需跪地和匍匐,仅需弯腰即可获得测量结果,甚至可以单手操作,节约了体力,也避免长时间的不适姿势对身体的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深度计,2、滑块,3、长边,4、滑轨,5、缝隙,6、滑槽,7、钢直尺,8、U形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和深度计1,基座呈条状结构,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深度计1包括滑动端和探测端,基座的下表面设置于面板上,深度计1的滑动端与基座的上表面配合设置,以使深度计1能够沿基座上表面水平滑动,探测端用于探测深度计1与面板表面的距离。
[0025]基座为长条状口字形结构,其中较两条长边3相互平行,长边3之间形成缝隙5,深度计1的滑动端与两条长边3配合设置,以使深度计1能够沿两条长边3滑动,两个滑动端之间为探测端,用于探测深度计1与缝隙5底部面板的距离。使用时,口字形结构放置于面板上,深度计1通过底部滑动端在平行的两条长边3上滑动,由于有两条长边3,使得深度计1滑动时更稳定,探测端通过两条长边3之间的缝隙5,测量缝隙5下的面板深度。长边3顶部设有滑轨4,深度计1底部配合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测量装置还包括深度计(1),基座呈条状结构,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深度计(1)包括滑动端和探测端,基座的下表面设置于面板上,深度计(1)的滑动端与基座的上表面配合设置,以使深度计(1)能够沿基座上表面水平滑动,探测端用于探测深度计(1)与面板表面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长条状口字形结构,其中较两条长边(3)相互平行,长边(3)之间形成缝隙(5),深度计(1)的滑动端与两条长边(3)配合设置,以使深度计(1)能够沿两条长边(3)滑动,两个滑动端之间为探测端,用于探测深度计(1)与缝隙(5)底部面板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3)顶部设有滑轨(4),深度计(1)底部配合设有两个滑块(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5)的长、宽与面板的边长、厚度配合设置,以测量面板棱边平直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板平整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U形底座(8)和钢直尺(7)配合设置形成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得宝卢君强王吉实程柳豪朱清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