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84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属于钢管加工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针、送气装置和照明装置;送气装置与照明装置固定于检测针上,送气装置的出气口与照明装置的照明端朝向检测针的针尖设置,所述检测针的针尖凸出于送气口和照明端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针、送气装置和照明装置的设置,解决了钢管内壁加工时人工手指检测其内壁刨削质量所带来的安全及准确度等问题,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易手持操作、准确度高等优点。高等优点。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钢管加工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高频焊接钢管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无缝化处理,需要将焊接后的内焊筋刨削掉,根据后续加工的特点,需要操作人员用手指去对刨削后的质量进行百分百检验,用目视的方式检验钢管刨削后的质量,然而这种传统的检验方法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0003]1)钢管生产速度较快,钢管到检测工位时,产品温度高,无法实现百分之百检测,易导致不良品流到下一道工序;
[0004]2)钢管温度高,水瞬间被汽化,雾气在钢管内环绕遮挡视线,无法用肉眼判断刨削质量;
[0005]3)钢管的内径大小不一,操作人员无法用手指对所有规格的钢管内焊缝进行触摸检测;
[0006]4)热切锯切断钢管后,切断端部飞边毛刺较大,人员将手深入钢管内壁对焊缝检测时容易被划伤。
[0007]因此,亟需一种便于检测钢管内壁是否无缝平整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以解决目前人工手指检测带来的不便与安全隐患问题,以及检测结果不准确导致次品产生等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针、送气装置和照明装置;送气装置与照明装置固定于检测针上,送气装置的出气口与照明装置的照明端朝向检测针的针尖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针的针尖凸出于送气口和照明端设置。针尖凸出设置,不易被其他装置干扰。
[0012]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针为钢针。钢针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强和韧性好等优点,检测时耐磨耐用,成本低。
[001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针的直径为3

4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针的针尖倾斜夹角α为15
°
~20。
[001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针的针尖半径小于0.5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送气装置为气管。
[0017]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包括硬气管和软气管,硬气管固定于检测针上,软气管与硬气管的尾部相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送气装置的出气口倾斜设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为电筒。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代替了人工使用手指检测,避免了操作人员被烫伤或划伤等安全隐患,其安全性高,且检测装置小巧轻便,成本低,易于手持操作,适用于各个内径的钢管;
[0022]2)本技术利用检测针来检测钢管内壁焊缝处的刨削质量,内毛刺光滑平整无缝与否通过检测针的触感来反馈给操作人员从而做出判断,减少了手指检测的主观性,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0023]3)本技术将检测针与送气装置和送气装置结合,在检测的同时可以将管内的水汽吹走,并提高管内亮度,为操作人员提供清晰的视野,利于操作人员了解管内情况,从而便于对内焊缝进行目视检测。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待检测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记分别为:
[0029]1.检测针,2.硬气管,3.软气管,4.电筒,5.内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以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所示,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针1、送气装置和照明装置;送气装置与照明装置通过固定绷带固定于检测针1上,送气装置的出气口与照明装置的照明端朝向检测针1的针尖设置,所述检测针1的针尖凸出于送气口和照明端设置;
[0034]所述检测针1为钢针,其直径为3mm,针尖倾斜夹角α为15
°
,针尖半径小于0.5mm;
[0035]所述送气装置为气管,所述气管包括硬气管2和软气管3,硬气管2固定于检测针1上,软气管3与硬气管2的尾部相连接,软气管3与气瓶相连,在使用时,气瓶进行供气,通过出气口将钢管内部的水汽吹走,另外,送气口倾斜设置,增大了出气口面积;
[0036]所述照明装置为电筒4,检测时提供光线亮度,利于操作人员对内焊缝5进行目视检测。
[0037]实施例2:
[0038]如图2所示,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针1、送气装置和照明装置;送气装置与照明装置通过固定绷带固定于检测针1上,送气装置的出气口与照明装置的照明端朝向检测针1的针尖设置,所述检测针1的针尖凸出于送气口和照明端设置;
[0039]所述检测针1为钢针,其直径为4mm,针尖倾斜夹角α为20
°
,针尖半径小于0.5mm;
[0040]所述送气装置为气管,所述气管包括硬气管2和软气管3,硬气管2固定于检测针1上,软气管3与硬气管2的尾部相连接,软气管3与气瓶相连,在使用时,气瓶进行供气,通过出气口将钢管内部的水汽吹走;
[0041]所述照明装置为电筒4,检测时提供光线亮度,利于操作人员对内焊缝5进行目视检测。
[0042]实施例3:
[004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检测针1、送气装置与照明装置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固定绷带进行固定,还可以合理选择其它的固定方式,如通过有三个固定槽或固定孔的装置将检测针、送气装置和照明装置进行固定;照明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电筒4进行照明,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它的照明设备,如LED灯等;为送气装置供气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气瓶,还可以合理选择其它可供气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针、送气装置和照明装置;送气装置与照明装置固定于检测针上,送气装置的出气口与照明装置的照明端朝向检测针的针尖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针的针尖凸出于送气口和照明端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针为钢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针的直径为3

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壁加工用无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针的针尖倾斜夹角α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圣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