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44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涉及轴承测量的技术领域。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包括平台支架、压紧件、上侧检测件、下侧检测件、第一承载座和第二承载座;压紧件设置在平台支架的顶部,第一承载座设置在平台支架的下部,第二承载座套设在第一承载座内,且第一承载座与第二承载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下侧检测件设置在第二承载座的下方,且下侧检测件能够与第二承载座的底部抵接;压紧件的底部具有能够压紧轴承内圈的内圈压紧盘,压紧件上滑动套设有用于压紧轴承外圈的外圈压紧环,上侧检测件设置在外圈压紧环上,且上侧检测件的检测头能够与内圈压紧盘的顶部抵接。达到了提高轴承凸出量测量效率的技术效果。高轴承凸出量测量效率的技术效果。高轴承凸出量测量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测量
,具体而言,涉及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精密仪器和设备中使用的高精度轴承,多数使用配对的角接触轴承。角接触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但是这类轴承不但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还要求轴系具有较强的刚度以及能够满足在重载下运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准确测量出单个角接触轴承在一定预载荷作用下的轴承凸出量。轴承凸出量即轴承的外圈端面与内圈端面高度差。
[0003]但是,目前测量轴承凸出量的测量基本依靠人力完成,费时费力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轴承凸出量测量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包括平台支架、压紧件、上侧检测件、下侧检测件、能够承载轴承外圈的第一承载座和能够承载轴承内圈的第二承载座;
[0006]所述压紧件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承载座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的下部,所述第二承载座套设在所述第一承载座内,且所述第一承载座与所述第二承载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下侧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座的下方,且所述下侧检测件能够与所述第二承载座的底部抵接;
[0007]所述压紧件的底部具有能够压紧轴承内圈的内圈压紧盘,所述压紧件上滑动套设有用于压紧轴承外圈的外圈压紧环,所述上侧检测件设置在所述外圈压紧环上,且所述上侧检测件的检测头能够与所述内圈压紧盘的顶部抵接。
[0008]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压紧件包括伺服压缸、安装板、连接杆、所述内圈压紧盘和所述外圈压紧环;
[0009]所述伺服压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上,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伺服压缸的输出端;
[0010]所述内圈压紧盘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外圈压紧环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
[0011]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转接板,所述内圈压紧盘通过连杆与所述转接板连接;
[0012]所述转接板上开设有多个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插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转接板抵接的限位块,所述滑杆的底部与所述外圈压紧环连接。
[0013]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上侧检测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一测量传感器;
[0014]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圈压紧环上,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一固定支架上,且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的触发端能够与所述内圈压紧盘的顶部抵接。
[0015]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旋转驱动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所述旋转驱动件传动连接。
[0016]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承载座上开设有用于承载轴承外圈的第一承载槽,所述第一承载槽内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承载座的第二承载槽,所述第二承载槽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承载座穿过的通孔;
[0017]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承载槽的槽底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承载座的外沿抵接。
[0018]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下侧检测件包括第二固定支架和第二测量传感器;
[0019]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二测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且所述第二测量传感器的触发端能够与所述第二承载座的底部抵接。
[0020]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承载座上设置有镂空复位板,所述镂空复位板上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一承载槽和所述第二承载座两者的避让孔;
[0021]所述第一承载座上开设有下陷槽,以使所述镂空复位板能够随待测轴承向下移动;
[0022]所述平台支架上设置有复位气缸,所述复位气缸的顶部与所述镂空复位板连接。
[0023]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镂空复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多根导向柱,所述平台支架上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设在所述导向孔内。
[0024]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还包括标准对照件,所述标准对照件包括位移驱动件和用于承载标准件轴承的对照支撑座;
[0025]所述位移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上,所述对照支撑座设置在所述位移驱动件上,以使所述位移驱动件将所述对照支撑座移送至所述压紧件和所述第一承载座之间。
[0026]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包括平台支架、压紧件、上侧检测件、下侧检测件、能够承载轴承外圈的第一承载座和能够承载轴承内圈的第二承载座;压紧件设置在平台支架的顶部,第一承载座设置在平台支架的下部,第二承载座套设在第一承载座内,且第一承载座与第二承载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下侧检测件设置在第二承载座的下方,且下侧检测件能够与第二承载座的底部抵接;压紧件的底部具有能够压紧轴承内圈的内圈压紧盘,压紧件上滑动套设有用于压紧轴承外圈的外圈压紧环,上侧检测件设置在外圈压紧环上,且上侧检测件的检测头能够与内圈压紧盘的顶部抵接。
[0028]具体的,在进行测量前,工作人员先将标准件轴承放置在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内进行测量,记录并以下上侧检测件和下侧检测件的测量数据为基准。然后工作人员将待测
轴承放置在第一承载座上并定位,然后压紧件下降对待测轴承进行压紧,此时待测轴承的内圈被内圈压紧盘压紧在第二承载座上,待测轴承的外圈被压紧在第一承载座上,然后位于第二承载座下方的下侧检测件能够测量出相对标准件轴承的差值,并且外圈压紧环能够自由落地压在待测轴承的外圈上,此时位于外圈压紧环上的上侧检测件能够与内圈压紧盘抵接并测量出相对标准件轴承的差值,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一次操作快速准确的测出待测轴承的上下两面的凸出量,无需人工对待测轴承进行翻转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的剖视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支架(10)、压紧件(100)、上侧检测件(20)、下侧检测件(30)、能够承载轴承外圈的第一承载座(200)和能够承载轴承内圈的第二承载座(300);所述压紧件(100)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10)的顶部,所述第一承载座(200)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10)的下部,所述第二承载座(300)套设在所述第一承载座(200)内,且所述第一承载座(200)与所述第二承载座(300)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201),所述下侧检测件(30)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座(300)的下方,且所述下侧检测件(30)能够与所述第二承载座(300)的底部抵接;所述压紧件(100)的底部具有能够压紧轴承内圈的内圈压紧盘(110),所述压紧件(100)上滑动套设有用于压紧轴承外圈的外圈压紧环(120),所述上侧检测件(20)设置在所述外圈压紧环(120)上,且所述上侧检测件(20)的检测头能够与所述内圈压紧盘(110)的顶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100)包括伺服压缸(130)、安装板(140)、连接杆(150)、所述内圈压紧盘(110)和所述外圈压紧环(120);所述伺服压缸(130)固定设置在所述平台支架(10)上,所述安装板(140)安装在所述伺服压缸(130)的输出端;所述内圈压紧盘(110)通过所述连接杆(150)与所述安装板(140)连接,所述外圈压紧环(120)滑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5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50)的底部设置有转接板(160),所述内圈压紧盘(110)通过连杆与所述转接板(160)连接;所述转接板(160)上开设有多个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插设有滑杆(161),所述滑杆(16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转接板(160)抵接的限位块,所述滑杆(161)的底部与所述外圈压紧环(12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凸出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检测件(20)包括第一固定支架(21)和第一测量传感器(22);所述第一固定支架(21)设置在所述外圈压紧环(120)上,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22)安装在所述一固定支架上,且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22)的触发端能够与所述内圈压紧盘(110)的顶部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马盈丰曹景山赵雷雷刘孙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亿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