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242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的环形盖板、垫板、滤纸和箱体,环形盖板与箱体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环形盖板设有通孔及与通孔相通的固定槽,固定装置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呈大头状,穿过通孔并滑入固定槽后与环形盖板连接,箱体设有水槽,水槽顶部外沿设有垫圈,试件设置于相互配合的垫圈和滤纸之间,水槽内部配合设有活塞及压力装置。下压环形盖板,使固定装置呈大头状的一端经通孔滑入固定槽后,松开环形盖板,在反弹力的作用下,完成环形盖板相对箱体的固定;只需设置一次固定装置使试件保持水平,后续通过旋转环形盖板,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便能替换试件,并保持后续试件的水平状态,提高了试验效率。了试验效率。了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防水卷材不透水性试验的试验方法主要参考标准GB/T 328.10

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不透水性》,该标准5.2方法B中简述了检测不透水性的仪器要求。
[0003]不透水性作为防水卷材的基本性能,一直是各防水卷材产品标准的主要指标之一,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常规检测报告、出厂检验报告的必检项。但实际情况中,实验室的不透水性试验仪器都无法携带,也不便于安装、拆卸替换试件,检测人员无法对防水卷材的不透水性进行现场检验,只能裁取样品带回实验室;部分生产企业因不透水仪价格昂贵且需要培养专业检测人员而没有购置不透水仪,无法确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不透水性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建筑防水卷材不透水仪便于检测携带,且方便试件的替换,既能现场试验又易上手,以及便于操作培训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的环形盖板、垫板、滤纸和箱体,环形盖板与箱体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环形盖板设有通孔及与通孔相通的固定槽,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与箱体连接,另一端呈大头状,穿过通孔并滑入固定槽后与环形盖板连接,所述箱体设有水槽,水槽顶部外沿设有垫圈,试件设置于相互配合的垫圈和滤纸之间,水槽内部配合设有活塞及压力装置。
[0006]由于环形盖板、垫板、防水卷材、垫圈等的材质,多少都会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下压环形盖板,使固定装置呈大头状的一端经通孔滑入固定槽后,松开环形盖板,在反弹力的作用下,完成环形盖板相对箱体的固定;另一方面,只需设置一次固定装置使试件保持水平,后续通过旋转环形盖板,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便能替换试件,并保持后续试件的水平状态,提高了试验效率。
[0007]通孔和/或固定槽与安装好的滤纸边沿配合设置,使得通过通孔和/或固定槽能够观测到滤纸边沿。由于测定装置是水平放置,当垫板为不透明的材料时,要观测滤纸是否被水浸湿,则需横向从环形盖板与箱体之间的缝隙处观察,如果环形盖板较宽,或试件和垫板较薄,则增加了观测的难度,通过与滤纸边沿位置相配合的在环形盖板上开设通孔和/或固定槽,则在安装好环形盖板后,能够透过通孔和未被固定装置遮挡的部分固定槽,观测到滤纸边沿是否被水浸湿。
[0008]自通孔侧开始,沿固定槽边沿,设有斜向上的突出部,突出部与固定装置呈大头状
的一端配合设置,用于固定环形盖板。环形盖板、垫板、防水卷材、垫圈等材质的弹性不够时,或者试件或垫板过薄时,旋转环形盖板后仍有松动,无法有效固定,通过突出部,能够相对固定装置下压微调环形盖板,从而在不调整固定装置本身的前提下,完成环形盖板相对箱体的有效固定。
[0009]突出部上设有限位槽。用于定位固定装置与环形盖板的相对位置,防止突出部因其为斜面导致的滑动,另一方面,当环形盖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和固定槽时,统一限定了各突出部抬升固定装置的高度,即统一限定了固定装置下压环形盖板的高度,使其完成水平下压,进一步使试件保持水平。
[0010]固定装置为双头螺栓,箱体上表面设有螺孔,双头螺栓的螺钉一端穿过其螺母与螺孔连接,另一端螺母与螺钉配合设置呈大头状,与环形盖板连接。
[0011]水槽顶部外沿的箱体上设有一圈凹槽,用于放置垫圈。
[0012]环形盖板设有两对以上的通孔及与通孔相通的固定槽。
[0013]压力装置底部设有压力显示面板。当试件安装好后,能够将测定装置倒扣在桌上,一方面便于通过环形盖板与箱体的缝隙观察滤纸是否被水浸湿,另一方面能够从测定装置底部的显示面板上观测压力值。
[0014]本技术的优势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的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其体积小巧、轻便,便于拆卸、安装、替换试件和观察测试结果,便于携带,成本低、脱离电源纯机械操作,测试过程方便快捷,适用于工地现场及生产企业生产线合格性的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状态下的测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环形盖板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突出部的固定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垫板,2、滤纸,3、试件,4、垫圈,5、环形盖板,6、水槽,7、活塞,8、千斤顶,9、箱体,10、螺孔,11、双头螺栓,12、凹槽,13、通孔,14、固定槽,15、限位槽,16、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21]如图1、2所示,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的环形盖板5、垫板1、滤纸2和箱体9,环形盖板5与箱体9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环形盖板5设有通孔13及与通孔13相通的固定槽14,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与箱体9连接,另一端呈大头状,穿过通孔13并滑入固定槽14后与环形盖板5连接,所述箱体9设有水槽6,水槽6顶部外沿设有垫圈4,试件3设置于相互配合的垫圈4和滤纸2之间,水槽6内部配合设有活塞7及压力装置。
[0022]由于环形盖板5、垫板1、防水卷材、垫圈4等的材质,多少都会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下压环形盖板5,使固定装置呈大头状的一端经通孔13滑入固定槽14后,松开环形盖板5,在反弹力的作用下,完成环形盖板5相对箱体9的固定;另一方面,只需设置一次固定装置使试件3保持水平,后续通过旋转环形盖板5,对其进行安装和拆卸,便能替换试件3,并保持
后续试件3的水平状态,提高了试验效率。
[0023]通孔13和/或固定槽14与安装好的滤纸2边沿配合设置,使得通过通孔13和/或固定槽14能够观测到滤纸2边沿。由于测定装置是水平放置,当垫板1为不透明的材料或垫板1的开缝处难以观测滤纸2是否被水浸湿时,则需横向从环形盖板5与箱体9之间的缝隙处观察,如果环形盖板5较宽,或试件3和垫板1较薄,则增加了观测的难度,通过与滤纸2边沿位置相配合的在环形盖板5上开设通孔13和/或固定槽14,则在安装好环形盖板5后,能够透过通孔13和未被固定装置遮挡的部分固定槽14,观测到滤纸2边沿是否被水浸湿。
[0024]如图3所示,自通孔13侧开始,沿固定槽14边沿,设有斜向上的突出部16,突出部16与固定装置呈大头状的一端配合设置,用于固定环形盖板5。环形盖板5、垫板1、防水卷材、垫圈4等材质的弹性不够时,或者试件3或垫板1过薄时,旋转环形盖板5后仍有松动,无法有效固定,通过突出部16,能够相对固定装置下压微调环形盖板5,从而在不调整固定装置本身的前提下,完成环形盖板5相对箱体9的有效固定。
[0025]突出部16上设有限位槽15。用于定位固定装置与环形盖板5的相对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的环形盖板(5)、垫板(1)、滤纸(2)和箱体(9),环形盖板(5)与箱体(9)之间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板(5)设有通孔(13)及与通孔(13)相通的固定槽(14),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与箱体(9)连接,另一端呈大头状,穿过通孔(13)并滑入固定槽(14)后与环形盖板(5)连接,所述箱体(9)设有水槽(6),水槽(6)顶部外沿设有垫圈(4),试件(3)设置于相互配合的垫圈(4)和滤纸(2)之间,水槽(6)内部配合设有活塞(7)及压力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和/或所述固定槽(14)与安装好的所述滤纸(2)边沿配合设置,使得通过通孔(13)和/或固定槽(14)能够观测到滤纸(2)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通孔(13)侧开始,沿所述固定槽(14)边沿,设有斜向上的突出部(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银彬虞凯凯黄秀弟杨一辉洪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