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85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获取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数据,对所述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进行区域划分,得到测试区域;在预设时间范围内采集每个施氮测试区内的水稻种植产量,得到水稻施氮产量数据集;将所述施氮产量数据集内数据进行聚类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筛选出在标准面积下水稻产值最大的施氮值作为最佳施氮值,将最佳施氮值代入施氮装置进行施氮。通过采集耕地的数据,对耕地进行划分,对普通耕地的产量进行采集,然后再根据需要,对测试区域进行不同的施氮量,获得测试区域的数据,选择最优的数据作为当地环境下最佳的施氮量,解决在不同环境下对低谷蛋白水稻施氮量无法确定施氮量的问题。对低谷蛋白水稻施氮量无法确定施氮量的问题。对低谷蛋白水稻施氮量无法确定施氮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低谷蛋白水稻顾名思义就是将水稻中的蛋白质去掉。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国产天然大米,通过生物酶技术将米中的蛋白质去掉,保留了其他大部分的营养成分,特点是口感好,低谷蛋白水稻和普通稻米的口感是一样的,缺点是价格相对有点高。另外一种是淀粉低蛋白米,是采用玉米淀粉或者小麦淀粉等脱蛋白后挤压成型的颗粒米,特点是经济实惠,缺点是口感不好。
[000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市场对低谷蛋白水稻需求量逐渐增加,但由于低谷蛋白水稻的种植成本较高,所以导致低谷蛋白水稻的价格贵,在大规模种植低谷蛋白水稻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低谷蛋白水稻种植的环境不同,导致低谷蛋白水稻的产量会出现不同,通过施氮的方式对低谷蛋白水稻进行施肥,由于不同地域的低谷蛋白水稻的种植地不同,采用统一标准量的施氮量是无法满足处于不同环境下的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肥,同样的施氮量会导致会出现一些区域低谷蛋白水稻种植产量高,另一些区域低谷蛋白水稻种植产量低的问题。因此,适宜的施氮量是确保低谷蛋白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为此研发出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以解决在不同环境下对低谷蛋白水稻施氮量无法确定施氮量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包括;
[0006]获取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数据,对所述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进行区域划分,得到测试区域;
[0007]对测试区域田地进行种植种类区域划分,建立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和施氮水稻种植区域,在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内进行水稻种植,采集普通水稻种植区域产量数值;
[0008]对水稻施氮量进行分级划分,确定第一级施氮量、第二级施氮量、第三级施氮量以及第四级施氮量,组成水稻种植施氮量测试组;
[0009]将所述水稻种植施氮量测试组与所述施氮水稻种植区域建立关联关系,得到第一施氮测试区、第二级施氮测试区、第三级施氮测试区以及第四级施氮测试区,在预设时间范围内采集每个施氮测试区内的水稻种植产量,得到水稻施氮产量数据集;
[0010]将所述施氮产量数据集内数据进行聚类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筛选出在标准面积下水稻产值最大的施氮值作为最佳施氮值,将最佳施氮值代入施氮装置进行施氮。
[0011]进一步地,获取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数据,对所述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进行区域划分,得到测试区域,包括;
[0012]所述测试区域包括第一测试区域、第二测试区域、第三测试区域以及第四测试区域;
[0013]将所述测试区域建立标签,并将标签数据与标签对应的所述测试区域面积数据建立匹配关系;
[0014]根据匹配结果,生成数字化测试区域,并将数字化测试区域通过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图像展示。
[0015]进一步地,对测试区域田地进行种植种类区域划分,建立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和施氮水稻种植区域,在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内进行水稻种植,采集普通水稻种植区域产量数值,包括;
[0016]确定测试区域田地有效耕种面积,对所述测试区域田地有效耕种面积进行数据采集;
[0017]根据采集到的有效耕种面积数据,生成有效耕种面积数据,对有效耕种面积数据进行划分,得到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和施氮水稻种植区域;
[0018]将所述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和施氮水稻种植区域进行耕种环境测试,若测试区域不满足耕种环境则重新进行耕种区域划分。
[0019]进一步地,对水稻施氮量进行分级划分,确定第一级施氮量、第二级施氮量、第三级施氮量以及第四级施氮量,组成水稻种植施氮量测试组,包括;
[0020]对第一级施氮量、第二级施氮量、第三级施氮量以及第四级施氮量设置不同的施氮量;
[0021]根据所述第一级施氮量、第二级施氮量、第三级施氮量以及第四级施氮量,将所述第一级施氮量、第二级施氮量、第三级施氮量以及第四级施氮量施入对应的耕地内;
[0022]实时不同耕地施氮数据进行采集,生成测试耕地施氮区域信息。
[0023]进一步地,将所述施氮产量数据集内数据进行聚类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筛选出在标准面积下水稻产值最大的施氮值作为最佳施氮值,将最佳施氮值代入施氮装置进行施氮,包括;
[0024]对施氮后耕地的产量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与施氮信息进行匹配;
[0025]建立施氮数据集合,进行施氮后的产地产量数据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将产地对应的施氮量进行特征对应,生成数据处理结果;
[0026]在数据处理结果中进行数据筛选,若数据由于环境因素造成不完整,则重新进行施氮耕种产量测试。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获取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数据,对所述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进行区域划分,得到测试区域;对测试区域田地进行种植种类区域划分,建立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和施氮水稻种植区域,在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内进行水稻种植,采集普通水稻种植区域产量数值;对水稻施氮量进行分级划分,确定第一级施氮量、第二级施氮量、第三级施氮量以及第四级施氮量,组成水稻种植施氮量测试组;将所述水稻种植施氮量测试组与所述施氮水稻种植区域建立关联关系,得到第一施氮测试区、第二级施氮测试区、第三级施氮测试区以及第四级施氮测试区,在预设时间范围内采集每个施氮测试区内的水稻种植产量,得到水稻施氮产量数据集;将所述施氮产量数据集内数据进行聚类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筛选出在标准面积下水稻
产值最大的施氮值作为最佳施氮值,将最佳施氮值代入施氮装置进行施氮。通过采集耕地的数据,对耕地进行划分,对普通耕地的产量进行采集,然后再根据需要,对测试区域进行不同的施氮量,获得测试区域的数据,选择最优的数据作为当地环境下最佳的施氮量,解决在不同环境下对低谷蛋白水稻施氮量无法确定施氮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中步骤S101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中步骤S102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中步骤S103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中步骤S105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谷蛋白水稻种植施氮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数据,对所述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进行区域划分,得到测试区域;对测试区域田地进行种植种类区域划分,建立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和施氮水稻种植区域,在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内进行水稻种植,采集普通水稻种植区域产量数值;对水稻施氮量进行分级划分,确定第一级施氮量、第二级施氮量、第三级施氮量以及第四级施氮量,组成水稻种植施氮量测试组;将所述水稻种植施氮量测试组与所述施氮水稻种植区域建立关联关系,得到第一施氮测试区、第二级施氮测试区、第三级施氮测试区以及第四级施氮测试区,在预设时间范围内采集每个施氮测试区内的水稻种植产量,得到水稻施氮产量数据集;将所述施氮产量数据集内数据进行聚类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筛选出在标准面积下水稻产值最大的施氮值作为最佳施氮值,将最佳施氮值代入施氮装置进行施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数据,对所述种植田地区域有效面积进行区域划分,得到测试区域,包括;所述测试区域包括第一测试区域、第二测试区域、第三测试区域以及第四测试区域;将所述测试区域建立标签,并将标签数据与标签对应的所述测试区域面积数据建立匹配关系;根据匹配结果,生成数字化测试区域,并将数字化测试区域通过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图像展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测试区域田地进行种植种类区域划分,建立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和施氮水稻种植区域,在普通水稻种植区域内进行水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振鹏易晴辉葛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