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63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包括本体部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下端,所述本体部呈中空的圆锥体状,包括圆锥体形外壳及具有开口向下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农作物苗;所述外壳包括顶尖端和底部的圆弧端,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圆弧端的周边并向下延伸,用于支撑所述本体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将小苗地上部保护在内,避免了植株受损,提高了覆膜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使农作物保湿,出芽率高,通常使用覆膜。覆膜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传统的覆膜方式为先定植种苗,待苗长致现蕾期,使用黑色或银黑色农膜覆盖小苗,从膜上掏洞,后将苗穿过小口掏出来。这样的覆膜方式在操作过程易折断花枝叶柄,增加病害感染率;覆膜过程中易造成草莓叶片与花枝遗留在膜内,造成叶片和花枝黄化。同时,人工开口使难免大小不一,影响美观;也会造成覆膜效率低下,造成劳动力成本增加。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农作物覆膜方式在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农作物覆膜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又没有适切的方法及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农作物覆膜方式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农作物覆膜方式,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覆膜方式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覆膜的辅助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农作物生长良好,降低病害感染率,提高工人的覆膜效率并降低劳动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包括本体部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下端,所述本体部呈中空的圆锥体状,包括圆锥体形外壳及具有开口向下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农作物苗;所述外壳包括顶尖端和底部的圆弧端,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圆弧端的周边并向下延伸,用于支撑所述本体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本体部由第一半锥形构件、第二半锥形构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半锥形构件底部的半圆弧周边,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半锥形构件底部的半圆弧周边,当所述第一半锥形构件和所述第二半锥形构件匹配形成所述本体部时,使得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匹配,从而形成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本体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卡箍或者搭扣。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齿形支脚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圆弧端的周边并向下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中所述齿形支脚的尖部朝下。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覆膜辅助装置整体上位圆锥体形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在覆膜过程中保护幼苗免受人为或者膜的压迫损坏;另一方面,圆锥体的顶部尖端能够刺破幼苗上方的膜,从而免去了人工一个一个从膜中抠出幼苗,有效的节省了人工成本。本装置为长圆锥形,直径较小,能够保证每个开口大小一致合理。覆膜前,将本装置扣在苗上,后覆盖农膜,轻压农膜即可形成开口,提高了覆膜效率,节省了劳动时间。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能够有效保护幼苗免受损坏,提高了覆膜效率,节省了劳动时间。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结构中未见有类似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及其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的分解图。其中,附图中各标号如下:本体部-1;支撑件-2;第一半锥形构件-3;第二半锥形构件-4;连接件-5;外壳-10;空腔-11;第一支撑结构-20;第二支撑结构-21;顶尖端-100;圆弧端-101。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的分解图。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主要包括:本体部1和支撑件2。支撑件2设置于本体部1下端。本体部1呈中空的圆锥体状,包括圆锥体形外壳10及具有开口向下的空腔11,空腔11用于容纳农作物苗。外壳10包括顶尖端100和底部的圆弧端101。支撑件2设置在圆弧端101的周边并向下延伸,用于支撑本体部1。如图2的分解图来进一步描述该装置的结构,本体部1由第一半锥形构件3、第二半锥形构件4通过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支撑件2包括第一支撑结构20和第二支撑结构21。第一支撑结构20设置于第一半锥形构件3底部的半圆弧周边,第二支撑结构21设置于第二半锥形构件4底部的半圆弧周边。当第一半锥形构件3和第二半锥形构件4匹配并通过连接件5连接固定而形成本体部1时,同时能够使得第一支撑结构20和第二支撑结构21匹配,从而形成该支撑件2的整体,用于支撑该本体部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5可以包括两个卡箍或者搭扣,可分别设置在本体部1的底部的圆弧端和本体部1上方的任何位置,优选地,该位置可以是中间,这样能够保证连接的牢固性。支撑件2可以是包括多个齿形支脚,该多个齿形支脚均匀分布在本体部1的圆弧端的周边并向下延伸,用于支撑本体部1。齿形支脚的尖部朝下,这样能够使整个装置插入泥土中保存很好的稳定性。基于上述论述,可知本技术所述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即使用连接件5将第一半锥形构件3和第二半锥形构件4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个辅助装置,空腔11能够将待覆膜的幼苗容纳在其中,支撑件2一方面能够将本体部1支撑起来,另一方面,能够使整个装置在插入到泥土过程中保持稳定。将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下端,所述本体部呈中空的圆锥体状,包括圆锥体形外壳及具有开口向下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农作物苗;所述外壳包括顶尖端和底部的圆弧端,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圆弧端的周边并向下延伸,用于支撑所述本体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下端,所述本体部呈中空的圆锥体状,包括圆锥体形外壳及具有开口向下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农作物苗;所述外壳包括顶尖端和底部的圆弧端,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圆弧端的周边并向下延伸,用于支撑所述本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覆膜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由第一半锥形构件、第二半锥形构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半锥形构件底部的半圆弧周边,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半锥形构件底部的半圆弧周边,当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俊杰金振鹏王光李志杰鲁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