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978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模具结构包括压板抽芯,还包括:伸缩驱动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作伸缩运动;内抽芯拖板,沿着第一方向布置且其一端与所述伸缩驱动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倾斜端面;内抽芯转接块,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倾斜端面和第三倾斜端面,所述第二倾斜端面与所述第一倾斜端面可移动地相配合使得所述内抽芯转接块能够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以及第二倾斜端面的倾斜方向移动;内抽芯结构,其一端与所述第三倾斜端面可移动地配合使得所述内抽芯结构能够沿着分型线的法向方向以及第三倾斜端面的倾斜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内抽芯结构的配合面与所述压板抽芯相配合。内抽芯结构的配合面与所述压板抽芯相配合。内抽芯结构的配合面与所述压板抽芯相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灯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前灯双色配光镜总成一般由透明件和黑件注塑而成;随着汽车车灯领域的迅速发展,配光镜不仅尺寸越来越大,落差也越来越大,而且透明件悬空(无立壁区域)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白件变形收缩很大;白件收缩会导致白件注塑完后与动模型腔脱开,进而注塑黑件时黑料进入动模模型腔发生翻料。因此模具上需要增加压板抽芯防止白件收缩。为保证压板抽芯能正常开合模,压板抽芯上的封胶面必须在开模方向有出模角度,而产品的落成大导致模具上分型面的落差也大,进而导致压板抽芯在透明件的痕迹一边很长,严重影响到产品的外观。例如,如图1所示为双色配光镜的透明件,f为模具开模方向,A、B、C、D为透明件上的压板抽芯。由于压板抽芯A和B处产品出模角度不足20
°
,为避免抽芯配合面不倒扣,模具能正常合模,那么抽芯配合面必须在开模方向能出模,如图2所示,这就导致压板抽芯痕迹拉的很长,严重影响到产品外观。因此,为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前提下,需要找出一种能够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包括压板抽芯,还包括:
[0005]伸缩驱动件,能够沿着第一方向作伸缩运动;
[0006]内抽芯拖板,沿着第一方向布置且其一端与所述伸缩驱动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倾斜端面;
[0007]内抽芯转接块,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倾斜端面和第三倾斜端面,所述第二倾斜端面与所述第一倾斜端面可移动地相配合使得所述内抽芯转接块能够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以及第二倾斜端面的倾斜方向移动;
[0008]内抽芯结构,其一端与所述第三倾斜端面可移动地配合使得所述内抽芯结构能够沿着分型线的法向方向以及第三倾斜端面的倾斜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内抽芯结构的配合面与所述压板抽芯相配合。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定模合模后,伸缩驱动件驱动内抽芯拖板沿着背离所述伸缩驱动件的c2方向运动,内抽芯转接块沿着背离所述内抽芯拖板的b2方向运动,所述内抽芯结构沿着靠近所述压板抽芯的a2方向运动直至与压板抽芯配合完毕,并完成透明件的注塑;伸缩驱动件驱动内抽芯拖板沿着靠近所述伸缩驱动件的c1方向运动,内抽芯转接块沿着靠近所述内抽芯拖板的b1方向运动,所述内抽芯结构沿着背离所述压板抽芯的a1方向运
动直至内抽芯拖板沿着c1方向运动结束而停止;其中,a1方向与a2方向为分型线的法向方向的互为相反的方向,b1方向和b2方向为第二方向的互为相反的方向,c1方向和c2方向为第一方向的互为相反的方向;开模后动模旋转与成型件侧定模合模,合模的同时动模侧的压板抽芯后退,继而合模成型黑件;黑件完成注塑后,模具开模取件;然后动模旋转复位,合模时压板抽芯完成复位;该模具结构能够优化压板抽芯痕迹,提高产品的外观,成本低,对模具结构几乎无影响,实用性高,实现复杂产品的要求,增加模具结构的多样性。
[0010]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在所述内抽芯拖板与所述内抽芯转接块两者中,其中一者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其中另一者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倾斜端面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度。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在所述内抽芯转接块和所述内抽芯结构两者中,其中一者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其中另一者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三倾斜端面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连杆,
[0016]所述连杆配置在所述伸缩驱动件于所述内抽芯拖板之间,其一端与所述伸缩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抽芯拖板固定连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如上述所述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0:动定模合模后,伸缩驱动件驱动内抽芯拖板沿着背离所述伸缩驱动件的c2方向运动,内抽芯转接块沿着背离所述内抽芯拖板的b2方向运动,所述内抽芯结构沿着靠近所述压板抽芯的a2方向运动直至与压板抽芯配合完毕,并完成透明件的注塑;
[0019]S20:伸缩驱动件驱动内抽芯拖板沿着靠近所述伸缩驱动件的c1方向运动,内抽芯转接块沿着靠近所述内抽芯拖板的b1方向运动,所述内抽芯结构沿着背离所述压板抽芯的a1方向运动直至内抽芯拖板沿着c1方向运动结束而停止;其中,a1方向与a2方向为分型线的法向方向的互为相反的方向,b1方向和b2方向为第二方向的互为相反的方向,c1方向和c2方向为第一方向的互为相反的方向;
[0020]S30:开模后动模旋转与成型件侧定模合模,合模的同时动模侧的压板抽芯后退,继而合模成型黑件;黑件完成注塑后,模具开模取件;然后动模旋转复位,合模时压板抽芯完成复位。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10中,
[0022]在所述内抽芯转接块沿着背离所述内抽芯拖板的b2方向运动的同时还包括:内抽芯转接块沿着第一倾斜端面向上f2方向运动;
[0023]在所述内抽芯结构沿着靠近所述压板抽芯的a2方向运动的同时还包括:内抽芯结构沿着第三倾斜端面向下d2方向运动。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
[0025]在所述内抽芯转接块沿着靠近所述内抽芯拖板的b1方向运动的同时还包括:内抽芯转接块沿着第一倾斜端面向下f1方向运动;
[0026]在所述内抽芯结构沿着背离所述压板抽芯的a1方向运动的同时还包括:内抽芯结构沿着第三倾斜端面向上d1方向运动。
[0027]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29]图1为双色配光镜的透明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现有技术中压板抽芯痕迹的视图;
[0031]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的主视图;
[0032]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的立体图;
[0033]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视图;
[0034]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运动方向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列表: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包括压板抽芯(1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驱动件(120),能够沿着第一方向(X)作伸缩运动;内抽芯拖板(130),沿着第一方向(X)布置且其一端与所述伸缩驱动件(120)相连接,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倾斜端面(131);内抽芯转接块(140),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倾斜端面(141)和第三倾斜端面(142),所述第二倾斜端面(141)与所述第一倾斜端面(131)可移动地相配合使得所述内抽芯转接块(140)能够沿着与第一方向(X)相垂直的第二方向(Y)以及第二倾斜端面(141)的倾斜方向移动;内抽芯结构(150),其一端与所述第三倾斜端面(142)可移动地配合使得所述内抽芯结构(150)能够沿着分型线的法向方向以及第三倾斜端面(142)的倾斜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内抽芯结构(150)的配合面(151)与所述压板抽芯(110)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抽芯拖板(130)与所述内抽芯转接块(40)两者中,其中一者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311),其中另一者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311)相适配的第一滑块(14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端面(131)与所述第一方向(X)之间的夹角为6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抽芯转接块(40)和所述内抽芯结构(150)两者中,其中一者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421),其中另一者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1421)相适配的第二滑块(15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倾斜端面(142)与所述第一方向(X)之间的夹角为45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压板抽芯痕迹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160),所述连杆(160)配置在所述伸缩驱动件(120)于所述内抽芯拖板(130)之间,其一端与所述伸缩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内抽芯拖板(130)固定连接。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