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雾器固定装置和除雾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13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雾器固定装置和除雾器装置,用于设置至脱硫塔,除雾器固定装置包括环板、支撑梁和压紧件。其中,环板的外边缘用于密封连接至脱硫塔的内壁,环板的内边缘形成有气流通道。支撑梁包括支撑板和立板,支撑板平行于环板所在的平面设置,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环板,立板沿垂直于支撑板的平面设置至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立板在靠近与支撑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排水通道。压紧件设置至立板的远离支撑板的端部,压紧件构造为至少部分地向立板的外侧延伸,支撑板、立板、压紧件和环板将气流通道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放置除雾器的放置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轻便,除雾器能够在放置区卡紧,且便于清洗。清洗。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雾器固定装置和除雾器装置


[0001]本技术总地涉及脱硫设备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除雾器固定装置和除雾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柴油机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硫氧化物,直接排放会污染海洋和大气环境,因此船舶通常会设置脱硫塔,尾气经过洗涤后排放。在船舶脱硫的项目中,废气脱硫洗涤是通过与喷淋液体充分接触来实现的,经过洗涤后的烟气虽然去除了大部分的硫氧化物,但是也夹带了过多的雾滴,这些雾滴会随着烟气排放而不断的在空中碰撞形成液滴,如果不控制,就可能在排烟管出口附近出现“下雨”、“雾凝水”的现象,甚至可能会腐蚀船体甲板。此外,过多的雾滴也可能在排烟管里堵塞压差传感器或烟气分析仪,导致电气设备的损坏。
[0003]通常需要在船舶的脱硫塔内设置除雾器以解决脱硫后废气中的雾滴。目前相关技术的分块式的除雾器通过设置在脱硫塔内的支架与脱硫塔固定,支架通常采用矩形方管或T型梁结构制成,支架本体在气流界面阻挡面积过大,且会形成气流旋涡,对废气经过除雾器处的流场有明显影响,除雾效率因此降低,压降较大。除此之外,矩形方管用材浪费,T型梁结构又存在侧向刚度不足、且在除雾器清洗时排水不畅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除雾器固定装置和除雾器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除雾器固定装置,用于设置至脱硫塔,所述除雾器固定装置包括:
[0007]环板,所述环板的外边缘用于密封连接至所述脱硫塔的内壁,所述环板的内边缘形成有气流通道;
[0008]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
[0009]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平行于所述环板所在的平面设置,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环板;和
[0010]立板,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板设置至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0011]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设置至所述立板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端部,所述压紧件构造为至少部分地向所述立板的外侧延伸,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板、所述压紧件和所述环板将所述气流通道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放置除雾器的放置区;
[0012]其中,所述立板在靠近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排水通道。
[0013]可选地,所述除雾器固定装置还包括:
[0014]盲板,所述盲板平行于所述环板所在的平面设置,所述盲板密封连接至所述环板和所述支撑板以调整所述气流通道的形状;以及
[0015]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至所述盲板和/或所述立板以调整所述放置区的尺寸。
[0016]可选地,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垂直设置至所述盲板并形成有用于托举所述除雾器的台阶部。
[0017]可选地,所述除雾器固定装置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平行于所述环板所在的平面设置至所述环板,且所述拉杆倾斜或垂直于所述支撑板设置。
[0018]可选地,所述除雾器固定装置还包括上拉件,所述上拉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撑梁的所述立板,所述上拉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脱硫塔的内壁。
[0019]可选地,所述排水通道构造为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置至所述立板的靠近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位置;或者
[0020]所述立板的靠近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支撑板形成有所述排水通道。
[0021]可选地,多根所述支撑梁相互平行且以预定间距间隔开设置至所述环板,所述预定间距与所述除雾器的尺寸相匹配。
[0022]可选地,所述支撑板构造为与所述环板平齐。
[0023]可选地,沿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所述立板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水通道;并且/或者
[0024]所述立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正中间。
[0025]可选地,所述压紧件为压板,所述压板通过可拆卸式连接件固定连接至所述立板。
[0026]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除雾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除雾器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除雾器固定装置,所述除雾器设置至所述放置区。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除雾器固定装置和具有该除雾器固定装置的除雾器装置,用于设置至脱硫塔。除雾器固定装置包括环板、支撑梁和压紧件。其中,环板的外边缘用于密封连接至脱硫塔的内壁,环板的内边缘形成有气流通道。支撑梁包括支撑板和立板,支撑板平行于环板所在的平面设置,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环板,立板沿垂直于支撑板的平面设置至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立板在靠近与支撑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排水通道。压紧件设置至立板的远离支撑板的端部,压紧件构造为至少部分地向立板的外侧延伸,支撑板、立板、压紧件和环板将气流通道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放置除雾器的放置区。根据本技术的除雾器固定装置结构轻便,除雾器能够在放置区卡紧,且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0028]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除雾器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
[0030]图2为除雾器安装至本技术的除雾器固定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根据图1的除雾器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隐去了压板;以及
[0032]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除雾器固定装置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隐去了压板。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0:除雾器固定装置110:环板
[0035]111:放置区120:支撑梁
[0036]121:支撑板122:立板
[0037]122A:排水通道130:压紧件
[0038]131:螺柱140:拉杆
[0039]150:盲板151:台阶部
[0040]160:限位件170:上拉件
[0041]200:除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43]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器固定装置,用于设置至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固定装置包括:环板,所述环板的外边缘用于密封连接至所述脱硫塔的内壁,所述环板的内边缘形成有气流通道;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平行于所述环板所在的平面设置,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环板;和立板,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板设置至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并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压紧件,所述压紧件设置至所述立板的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端部,所述压紧件构造为至少部分地向所述立板的外侧延伸,所述支撑板、所述立板、所述压紧件和所述环板将所述气流通道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放置除雾器的放置区;其中,所述立板在靠近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排水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固定装置还包括:盲板,所述盲板平行于所述环板所在的平面设置,所述盲板密封连接至所述环板和所述支撑板以调整所述气流通道的形状;以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至所述盲板和/或所述立板以调整所述放置区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垂直设置至所述盲板并形成有用于托举所述除雾器的台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固定装置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平行于所述环板所在的平面设置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伟黄园园杜明赛陆逸胡盛凯谭文阳熊碧波田叶薛京郭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