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09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内部设有分流容腔以及合流容腔,所述分流容腔和合流容腔之间设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均质腔组件,所述均质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容腔连通,均质腔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合流容腔连通,还包括进料管组件以及出料管组件,所述进料管组件与所述分流容腔连通,所述出料管组件与所述合流容腔连通,利用多个并联设置的均质腔组件,解决了单个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流量低的问题。单个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流量低的问题。单个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流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射流纳米均质
,特别地,涉及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射流均质是一种纳米级乳化及分散的处理工艺,该工艺的设备以其独特的金刚石微孔道对射技术可以得到极小且均一的纳米级粒径分布结果;常用于各行业中对粒径控制要求较高的高附加价值纳米级均质应用。
[0003]微射流均质工艺中的核心部件便是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单个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的流量比较低,难以应用于饮料均质、新能源材料分散、精细化工等处理量较大的领域。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大流量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解决单个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流量较低不能满足大流量需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内部设有分流容腔以及合流容腔,所述分流容腔和合流容腔之间设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均质腔组件,所述均质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容腔连通,均质腔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合流容腔连通,还包括进料管组件以及出料管组件,所述进料管组件与所述分流容腔连通,所述出料管组件与所述合流容腔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器呈横置的“日”字型,所述分流器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均质腔组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容腔和合流容腔均设有两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组件包括出料转接头、T型三通管以及卡箍,所述出料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合流容腔连通,其另一端通过卡箍与所述T型三通管的一端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转接头与所述T型三通管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圈。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组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分流容腔连通。
[0013]进一步的,两所述进料管组件的进料端连接有同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采用三通连接块。
[0014]进一步的,所述均质腔组件包括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以及安装在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两端的弯管接头,位于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两侧的弯管接头分别与分流容腔和合流容腔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分流器上开设有分流容腔和合流容腔,并在分流容腔以及合流容腔之间并联设置有若干个均质腔组件,能够提高均质的流速,以便适用于饮料均质、新能源材料分散、精细化工对流量处理量较大的领域,解决了单个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流量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均质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连接块;11、进料口;12、出料口;2、分流器;21、分流容腔;22、合流容腔;3、进料管组件;4、均质腔组件;41、弯管接头;42、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5、出料管组件;51、出料转接头;52、T型三通管;53、密封垫圈;5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提高设备均质的处理流量,满足大流量产品需求。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连接块1、进料管组件3、分流器2、若干个均质腔组件4以及出料管组件5,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块1上设有进料口11以及出料口12,其中进料口11用于向连接块1中输送未进行处理的均质,进料管组件3的其中一端与连接块1上的出料口12连接;
[0025]分流器2上设有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其中,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均质腔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连通,进料管组件3的另一端与分流容腔21连通,将均质输送至分流容腔21内部,然后通过均质腔组件4进行均质处理,然后将均质流入至合流容腔22内。
[0026]为了将合流容腔22内部处理完毕的均质向外排出,在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出料管组件5的端部与合流容腔22连通,进而将处理完毕的均质引出合流容腔22。
[0027]为了提高该装置均质的处理流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若干个均质腔组件4并联在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之间,进而能够提高均质的处理效率,加大均质的处理流量。
[002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分流器2采用横置的“日”字型结构,其中分流器2的前侧以及后侧均设有均质腔组件4,同一组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上并联有10个均质腔组件4,其中,同一组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的前侧与后侧均设有5个。
[0029]为了提高“日”字型分流器2的空间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分流容
腔21和合流容腔22均设有两组,其中,两组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关于分流器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另一组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上同样设有10个并列设置的均质腔组件4;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分流器2上安装有20个均质腔组件4,均质腔组件安装紧凑,缩小占用的空间。
[0030]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均质腔组件4包括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42以及安装在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42两端的弯管接头41,如图2和图3所示,一侧的弯管接头41与分流容腔21连接,另一侧的弯管接头41与合流容腔22连通。
[0031]通过上述设置,均质通过连接块1以及进料管组件3进入分流容腔21内部,然后通过弯管接头41流向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42对均质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另一侧的弯管接头41将处理后的均质输送至合流容腔22内部,然后通过出料管组件5向外输出。
[0032]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组合流容腔22,为了将分流器2中处理后的均质汇聚在一起向外输送,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出料管组件5包括两个出料转接头51,两个出料转接头51分别与两侧的合流容腔22连通,出料管组件5还包括T型三通管52以及将T型三通管52与出料转接头51进行连接的卡箍54,进而能够将两侧合流容腔22内部处理后的均质汇聚至T型三通管52内部,将处理后的均质同时向外输出。
[0033]为了加强出料转接头51和T型三通管52之间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出料转接头51和T型三通管52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圈53,以加强密封效果。
[0034]由于分流容腔21设置有两组,为了能够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器(2),所述分流器(2)内部设有分流容腔(21)以及合流容腔(22),所述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之间设有若干个并联连接的均质腔组件(4),所述均质腔组件(4)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容腔(21)连通,均质腔组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合流容腔(22)连通,还包括进料管组件(3)以及出料管组件(5),所述进料管组件(3)与所述分流容腔(21)连通,所述出料管组件(5)与所述合流容腔(2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2)呈横置的“日”字型,所述分流器(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均质腔组件(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容腔(21)和合流容腔(22)均设有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射流均质交互容腔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组件(5)包括出料转接头(51)、T型三通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辉王伟绪任鹏飞李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吉能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