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82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8
本申请涉及一种砂芯冷却装置,包括输送机、支架、通风管和冷却管,冷却管通过支架架设于输送机上方,冷却管内的分隔层将冷却管内部从上至下分隔为上流道、空气流道和下流道。空气流道内设有若干降温管,降温管两端分别连通上流道和下流道,空气流道两端均通过管道连通有鼓风机,上流道和下流道两端连通有冷却液循环管道,若干通风管沿输送机长度方向分布于两条冷却管之间,通风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风口。输送机上输送砂芯,鼓风机向空气流道鼓入空气,空气从出风口喷出吹向砂芯,为砂芯降温。上流道和下流道两端连通冷却液循环管道,冷却液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空气的温度。本申请具有提高空气冷却效率,增强砂芯冷却效果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芯冷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铸件生产技术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砂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砂芯在铸造生产中用来形成铸件中的腔体,把砂芯固定在砂模中的特定位置,然后浇铸。浇铸完成后,通过砂芯冷却装置将高温液态金属冷却成型,敲碎砂芯,就会得到成型的铸件。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06768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砂芯冷却风道,包括辊式输送机以及沿长度方向排列在辊式输送机上的若干待冷却的砂芯,辊式输送机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架设有总风管,总风管的两端均连接有风机,两个总风管之间设有若干架设在砂芯上方的子风管,子风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总风管,子风管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风孔。总风管和子风管上设有贴合在总风管和子风管上表面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进出水口分别连接至外部水管道上。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冷却水管与总风管和子风管贴合,总风管和子风管中的气体需要与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液间隔两层管壁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效率较低,吹向砂芯的气体难以被及时冷却,对砂芯的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空气冷却效率,增强砂芯冷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砂芯冷却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砂芯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砂芯冷却装置,包括输送机、支架、通风管和冷却管,所述冷却管通过支架架设于输送机上方,所述冷却管沿输送机长度方向架设且两条所述冷却管在水平方向上分别位于输送机两侧,所述冷却管内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将冷却管内部从上至下分隔为上流道、空气流道和下流道。所述空气流道内设有若干降温管,所述降温管两端分别连通上流道和下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两端均通过管道连通有鼓风机,所述上流道和下流道两端连通有冷却液循环管道,若干所述通风管沿输送机长度方向分布于两条冷却管之间且通风管两端均与空气流道连通,所述通风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输送机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机上输送刚刚浇铸完成的砂芯。鼓风机连通空气流道,向空气流道持续鼓入空气,空气从空气流道通向通气管随后从出风口喷出,吹向砂芯,带动砂芯周围空气流动,为砂芯降温。上流道和下流道两端连通冷却液循环管道,冷却液通过分隔板与空气流道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降温管可以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空气冷却效率,增强了砂芯冷却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上流道内设置有若干上挡流板,所述上挡流板将上流道沿宽度方向封堵,所述下流道内设置有若干下挡流板,所述下挡流板将下流道沿宽度反方向封堵,所述上挡流板与下挡流板在长度方向上相间分布。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挡流板将上流道封堵,下挡流板将下流道封堵,上流道内的冷却液流经上挡流板会通过降温管流向下流道,下流道内的冷却液流经下挡流板会通过降温管流向下流道。促进了冷却液在上流道和下流道内的交互流动,增加了冷却液在上流道和下流道内流动的路程和时间。提高了空气冷却效率,进而增强了砂芯冷却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空气流道内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垂直于空气流道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间分布于空气流道宽度方向两侧,所述扰流板面积小于空气流道截面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流板使空气不断改变行进方向,增加了空气流道内空气的移动路程,进而增加了空气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的时间。提高了空气冷却效率,进而增强了砂芯冷却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冷却管和通风管外表面均敷设有保温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减弱了冷却管和通风管与外界的热交换,有利于保持冷却液和空气的低温,提高空气冷却效率,进而增强砂芯冷却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处设有聚风筒,所述聚风筒与通风管固定连接,所述聚风筒朝向输送机设置且直径向远离通风管一侧逐渐增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风筒可以将出风口吹出的低温空气向输送机方向汇聚导流,使低温空气更集中的吹向砂芯,减少了低温空气的散失和浪费,增强了砂芯冷却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聚风筒远离通风管一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封堵聚风筒的阻风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芯模具多种多样,不同工件的砂芯浇铸部位不同,各个部位的浇铸厚度也会不同。通过阻风板可以根据实际需将不需要使用的聚风筒封闭,使低温空气更多地从指定部位的聚风筒吹出。减少了低温空气的浪费,增强了砂芯冷却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通风管两端均设有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框架和滤布,所述滤布固定连接于框架内,所述通风管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更换口,两个所述更换口分别位于两个框架上方且更换口形状大小与框架上表面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框架竖直滑动连接于通风管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与冷却液热交换后会有部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空气持续通入空气流道,液态水会增加空气的湿度,湿润空气在出风口冷凝处液态水滴落至砂芯和铸铸件造成局部温差影响铸件成品质量。除湿机构的滤布可以将水蒸气滤除,保证铸件成品的质量。
[0021]可选的,所述冷却管远离通风管一端开设有若干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通空气流道底端,所述排液口处设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与冷却管螺纹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在空气流道内与冷却水热交换,期间空气中的水蒸气失热冷凝成液态水,液态水积聚与空气流道内会阻碍空气的热交换。可以定期取下封堵盖将液态水从排液口排出。保证了砂芯冷却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上流道和下流道两端连通冷却液循环管道,冷却液通过分隔板与空气流道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降温管可以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空气冷却效
率,增强了砂芯冷却效果;
[0025]2.上挡流板将上流道封堵,下挡流板将下流道封堵,上流道内的冷却液流经上挡流板会通过降温管流向下流道,下流道内的冷却液流经下挡流板会通过降温管流向下流道,促进了冷却液在上流道和下流道内的交互流动,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冷却效率,进而增强了砂芯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展示上流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展示空气流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实施例中用于展示下流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机;2、支架;3、通风管;31、出风口;32、聚风筒;33、阻风板;34、除湿机构;341、框架;342、滤布;35、更换口;4、冷却管;41、分隔层;42、上流道;421、上挡流板;43、空气流道;431、扰流板;44、下流道;441、下挡流板;45、排液口;46、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芯冷却装置,包括输送机(1)、支架(2)、通风管(3)和冷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4)通过支架(2)架设于输送机(1)上方,所述冷却管(4)沿输送机(1)长度方向架设且两条所述冷却管(4)在水平方向上分别位于输送机(1)两侧,所述冷却管(4)内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分隔层(41),所述分隔层(41)将冷却管(4)内部从上至下分隔为上流道(42)、空气流道(43)和下流道(44),所述空气流道(43)内设有若干降温管(47),所述降温管(47)两端分别连通上流道(42)和下流道(44),所述空气流道(43)两端均通过管道连通有鼓风机(5),所述上流道(42)和下流道(44)两端连通有冷却液循环管道,若干所述通风管(3)沿输送机(1)长度方向分布于两条冷却管(4)之间且通风管(3)两端均与空气流道(43)连通,所述通风管(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风口(31),所述出风口(31)朝向输送机(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道(42)内设置有若干上挡流板(421),所述上挡流板(421)将上流道(42)沿宽度方向封堵,所述下流道(44)内设置有若干下挡流板(441),所述下挡流板(441)将下流道(44)沿宽度反方向封堵,所述上挡流板(421)与下挡流板(441)在长度方向上相间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道(43)内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扰流板(431),所述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增王新超王贵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源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