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866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涉及环保电梯技术领域,改善电梯内部风机无法间歇性工作的问题,该电梯环保通风系统,包括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内部上侧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壁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主液压缸,主液压缸的伸缩端相对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中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副液压缸。本申请通过,通过软管输送风源到环形管内部,环形管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道的喷头,在乘客区上侧形成一个圆环形通风区域,使得电梯轿厢内部的乘客区通风更加均匀,位于支撑板右侧安装的控制器可间断性对风机进行供电,可任意时间段设置定时,不仅可达到节约电源的目的,还可避免风机长时间电机发热现象,进一步延长电机寿命。进一步延长电机寿命。进一步延长电机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环保电梯
,尤其为涉及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一种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由于其结构特殊性,电梯轿厢往往为一相对较为密封的腔体,空气流通性差,在载客量较多的情况下,电梯轿厢内的闷热感尤为明显,因此电梯轿厢内往往设置有送风设备。
[0003]目前的电梯环保通风系统,如公告号CN215479074U的专利所述,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设置有出风框架和进风框架,所述出风框架和进风框架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引气风机和抽气风机,所述电梯轿厢的内壁上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抽气风机的出风端上设置有夹层隔板,所述夹层隔板的下方设置有声控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下方设置有香薰设备,所述夹层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感应风铃,且感应风铃的顶部吊绳与夹层隔板的下表面通过粘胶固定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该现有方案的电梯内的风机在需要通风时只能人为手动进行开启,若长时间开启则会浪费电源,同时,若长时间关闭则又会导致电梯内部通风不佳而产生异味,故本申请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电梯内部风机无法间歇性工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包括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内部上侧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壁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主液压缸,主液压缸的伸缩端相对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中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副液压缸,副液压缸的伸缩端相对应固定连接有风机,风机前后两端出风口均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出风口均通过管道连接有集中管,所述集中管外侧一端左右两侧的出风口均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相对应固定连接有环形管,环形管底端开设的多个出风口均通过管道贯穿电梯轿厢内壁顶端并固定连接有喷头,支撑板顶端右侧安装有时控开关,支撑板顶端位于时控开关后侧安装有控制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液压缸以空腔内壁顶端为支撑点,可使得支撑板在电梯轿厢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并且支撑板顶端通过副液压缸连接有风机,通过支撑板下降到电梯轿厢内部便于对风机进行清洗以及维护,而风机底端连接的副液压缸是为了使得风机在进入到电梯轿厢乘客区后,可在支撑板顶端上再次进行下降高度,便于工人清理维护,并且风机前后两侧的出风口连接有第三电磁阀,使用控制器即可控制第三电磁阀的开启,第三电磁阀的出风口则连接有集中管,集中管可将风机吸入的风分为四个通道,进一步由软管输送到环形管内部,而环形管底端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并且出风口通过连接管道的喷头在电梯轿厢的乘客区上侧形成一个圆环形通风区域,使得电梯轿厢内部的乘客区通风更加均匀,位于支撑板右侧安装的控制器可间断性对风机进行供电,非常的方便,可任意
时间段设置定时,可以不同的星期组合循环工作,每日开关时段可分别设定,精确到分钟,单日设定的开关次数可达多组,利用这一方法,不仅可达到节约电源的目的,还可避免风机长时间电机发热现象,进一步延长电机寿命。
[0008]可选的,支撑板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七氟丙烷储气罐,七氟丙烷储气罐的出气口安装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有转换腔,转换腔前后两端出气口均通过管道连接在集中管底端另一进气口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支撑板顶端左侧安装的七氟丙烷储气罐具有灭火效果,七氟丙烷是一种以化学灭火为主兼有物理灭火作用的洁净气体化学灭火剂,它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不会对财物和精密设施造成损坏,是一种理想化的灭火气体,并且七氟丙烷储气罐出气口要保持开启状态,而位于七氟丙烷储气罐出气口安装的第一电磁阀则可控制七氟丙烷储气罐内部气体是否流出,如果电梯内部发生火情则由七氟丙烷储气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软质管道输送到转换腔内部,进一步由转换腔输送到集中管中,在由集中管通过管道把七氟丙烷气体分散到电梯内部,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0010]可选的,支撑板顶端左侧位于七氟丙烷储气罐前侧安装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的出风口安装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通过管道连接在转换腔另一进气口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喷头可以把液体进行雾化,并且可以更换液体,当电梯内部有异味可在雾化喷头储液区放入香薰精油,进一步由雾化喷头将液体雾化通过管道输送到转换腔内部,再由转换腔通过管道输送到电梯内部,从而使得电梯内部异味减少,并且雾化喷头内部也可放入消毒水进行液化,将电梯内部进行消毒,但是雾化喷头不可加入消毒酒精,酒精汽化输送到电梯内部具有危险性,会发生较大危险。
[0012]可选的,支撑板底端安装有感温探测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检测器可监视电梯中有没有火灾的发生,一旦有了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向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进一步由灭火装置启动进行灭火。
[0014]可选的,电梯轿厢左右两侧排风口处均设置有滤筒,电梯轿厢左右两侧位于滤筒内侧均螺纹连接有盖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内部在送风的同时也许开设排风口,位于排风口设置的滤筒可除去气体中的小颗粒物,同时也可防止轿厢外部的气体从排风口进入轿厢内部,而位于滤筒内测的盖子与排风口处螺纹连接,不但便于开启,还便于取出滤筒进行更换或者清洗,滤筒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小铁条,而排风口内壁上下两侧开设有滑槽,便于滤筒进行取出。
[0016]可选的,风机顶端贯穿空腔设置在电梯轿厢顶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的顶端贯穿空腔并设置在电梯轿厢顶端的入风口处,保障风机的扇叶处于电梯外部,使得电梯内部可顺畅通风。
[0018]可选的,环形管安装在空腔内壁底端。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管底端安装在空腔的内壁底端可避免晃动,电梯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环形管假设不进行固定,会在空腔内部晃动。
[0020]可选的,电梯轿厢顶端进风口处安装有滤网。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外形为空心半球体盖体,可提前对吸入到电梯内部的气体进行过滤,同时也可防止电梯井内部有杂物掉落损坏通风设备。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3]1.通过支撑板下降到电梯轿厢内部便于对风机进行清洗以及维护,并且集中管可将风机吸入的风分为四个通道,进一步由软管输送到环形管内部,环形管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道的喷头,在电梯轿厢的乘客区上侧形成一个圆环形通风区域,使得电梯轿厢内部的乘客区通风更加均匀,位于支撑板右侧安装的控制器可间断性对风机进行供电,可任意时间段设置定时,单日设定的开关次数可达多组,不仅可达到节约电源的目的,还可避免风机长时间电机发热现象,进一步延长电机寿命;
[0024]2.通过七氟丙烷储气罐内部的气体由软质管道输送到转换腔内部,进一步由转换腔输送到集中管中,在由集中管通过管道把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包括电梯轿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2)内部上侧开设有空腔(22),所述空腔(22)内壁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主液压缸(7),所述主液压缸(7)的伸缩端相对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顶端中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副液压缸(11),所述副液压缸(11)的伸缩端相对应固定连接有风机(8),所述风机(8)前后两端出风口均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电磁阀(18),所述第三电磁阀(18)的出风口均通过管道连接有集中管(6),所述集中管(6)外侧一端左右两侧的出风口均固定连接有软管(4),所述软管(4)相对应固定连接有环形管(5),所述环形管(5)底端开设的多个出风口均通过管道贯穿电梯轿厢(2)内壁顶端并固定连接有喷头(19),所述支撑板(16)顶端右侧安装有时控开关(15),所述支撑板(16)顶端位于时控开关(15)后侧安装有控制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环保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6)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七氟丙烷储气罐(10),所述七氟丙烷储气罐(10)的出气口安装有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9),所述第一电磁阀(9)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陈一帆宋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