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品砖码垛自动留叉车孔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44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砖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成品砖码垛自动留叉车孔用夹具,包括吊架、第一至第五夹砖机构及间距调节机构,吊架设有一对纵向导轨及连接于纵向导轨之间的矩形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与纵向导轨平行的第一至第三丝杆;第一丝杆两端分别与第五、四夹砖机构固定连接;第二丝杆一端与第四夹砖机构定距滑动连接,其杆身及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二夹砖机构固定连接;第三丝杆一端与第二夹砖机构定距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夹砖机构固定连接。设置的间距调节机构通过第一至第三丝杆带动第四、二夹砖机构完成定距滑动,可在成品砖码垛时无需专门机构即可实现自动留叉车孔,简化了夹具的结构和码垛过程,有利于后期维护。有利于后期维护。有利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品砖码垛自动留叉车孔用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砖瓦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成品砖码垛自动留叉车孔用夹具。

技术介绍

[0002]成品砖从生产线出来后,需要经过转场、装车、运输、卸车等多道搬运工序才能最终达到建筑工地。
[0003]目前,为了便于搬运,需要对成品砖逐层堆码成垛后进行捆扎打包。而成品砖堆码打包生产工艺各种各样,为了增加产品堆码的质量、使用性能及节约劳动力,机器堆码打包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在机器堆码过程中,需要预留叉车孔以便在打包后供叉车货叉进行整垛搬运,而且也可以节省使用托盘时的投入成本。但是,现有用于成品砖堆码的机械手都是通过设置专门的伸缩留空机构或者撑砖机构来实现预留叉车孔的功能,这就使得机械手的结构及成品砖的码垛过程均过于复杂,同时也给后期维护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品砖码垛自动留叉车孔用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成品砖堆码的机械手结构复杂和后期维护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品砖码垛自动留叉车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设有一对纵向导轨及连接于所述纵向导轨之间的矩形台;第一夹砖机构,与所述纵向导轨固定连接;第二至第五夹砖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砖机构同一侧且依次滑动吊装于所述纵向导轨;及间距调节机构,吊装于所述矩形台,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夹砖机构相连接;其中,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纵向导轨平行的第一至第三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四夹砖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一端与所述第四夹砖机构定距滑动连接,其杆身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夹砖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丝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砖机构定距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砖机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砖码垛自动留叉车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五夹砖机构结构完全相同,均包括横向导轨、夹爪对及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夹砖机构的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至第五夹砖机构的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夹爪对滑动吊装于所述横向导轨,所述第一气缸连接于所述夹爪对之间且平行位于所述横向导轨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品砖码垛自动留叉车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至第五夹砖机构的横向导轨分别以序号命名为第一至第五横向导轨,所述第一至第五横向导轨分别连接有第一至第五支块,所述第一至第五支块各设有第一、二上下两个U型缺口;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五支块的第二U型缺口、第四支块的第二U型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四支块的第一U型缺口、第三支块的第一U型缺口、第二支块的第一U型缺口相连接,所述第三丝杆与所述第二支块的第二U型缺口、第一支块的第二U型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对、第二螺母对,所述第一螺母对位于所述第五、四支块之间且距离所述第四支块的第一U型缺口一侧有半匹成品砖的长度,所述第二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思嘉秦正英
申请(专利权)人:资阳市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