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减阻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93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减阻钢管,包括钢管、管接组件、减阻内板和螺纹杆,所述钢管一侧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减阻内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减阻内板环形均匀间隔分布在放置槽内,每个所述减阻内板前端外侧中部均设有螺纹杆,所述管接组件设置在钢管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阻内板和螺纹杆,通过螺纹杆手动调节多个减阻内板进行一定角度的弧形弯曲,让钢管的出口变大变小的同时,让出口与钢管内壁形成缓冲弧形斜坡,从而减少甚至消除钢管的阻力,给管道运输产生很大的减阻节能效果。的减阻节能效果。的减阻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减阻钢管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内减阻钢管。

技术介绍

[0002]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究减阻问题,且进展十分迅速,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开发出许多种减阻技术,如肋条减阻、微气泡减阻、涂层减阻、壁面振动减阻、添加剂减阻、联合减阻等,并且获得了一些成功的应用。然而由于流体运动的复杂性,许多减阻技术的减阻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减阻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另外尽管目前人们已经提出相当多的减阻方案,但能方便应用于实际并取得较高减阻效果的并不多见,有必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发展新的减阻技术。管道的能量损失主要集中在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对于沿程阻力,目前减阻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而且改变沿程阻力的成本也比较大,而工业管道的各类附件,如阀门、弯管、分岔道突然扩大或缩小管,都会产生很多局部天然气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减阻钢管,用以解决现有工业管道突然扩大或缩小管,都会产生很多局部天然气损失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内减阻钢管,包括钢管、管接组件、减阻内板和螺纹杆,所述钢管一侧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减阻内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减阻内板环形均匀间隔分布在放置槽内,每个所述减阻内板前端外侧中部均设有螺纹杆,所述管接组件设置在钢管另一侧。
[0006]每个所述减阻内板包括前弧形板、橡胶软板和后弧形板,所述后弧形板外侧与放置槽后端连接,所述橡胶软板后端与后弧形板前端连接,所述前弧形板后端与橡胶软板前端连接,所述前弧形板外侧中部与每个螺纹杆内端对应转动连接。
[0007]所述钢管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螺纹孔,每个所述螺纹杆外端对应穿过螺纹孔并与螺纹孔转动连接。
[0008]每个所述螺纹杆外端均设有转动把手,每个所述转动把手包括连接杆、连接轴和连接转杆,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每个螺纹杆外端连接,所述连接转杆上端一侧与连接杆上端一侧通过连接轴对应转动连接。
[0009]每个所述连接转杆下端一侧设有卡板,每个所述连接杆中端一侧设有卡块,每个所述卡板另一侧与卡块另一侧对应接触连接。
[0010]所述管接组件包括套筒、抵块、螺杆、握杆、连接支座和连接转轴,所述套筒前端与钢管后端连接,所述套筒内设空腔,且所述套筒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支座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支座环形均匀间隔副分布在套筒内部下端外侧,每个所述连接支座上端均设有抵块,且每个所述抵块前端下侧与每个连接支座上端通过连接转轴对应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抵块上端均设有螺杆,每个所述螺杆下端与每个抵块后端上侧通过连接转轴对应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螺杆上端穿过套筒并与套筒对应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螺杆上端设有握杆。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设置减阻内板和螺纹杆,通过螺纹杆手动调节多个减阻内板进行一定角度的弧形弯曲,让钢管的出口变大变小的同时,让出口与钢管内壁形成缓冲弧形斜坡,从而减少甚至消除钢管的阻力,给管道运输产生很大的减阻节能效果;
[0013]2.设置转动把手,方便手动带动多个减阻内板移动,从而实现管口的缩小与扩大,设置管接组件,方便快速稳定的外接管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减阻钢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一);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内减阻钢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二);
[0016]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内减阻钢管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内减阻钢管,包括钢管3、管接组件1、减阻内板和螺纹杆4,钢管3一侧内部开设有放置槽5,减阻内板设有多个,多个减阻内板环形均匀间隔分布在放置槽5内,每个减阻内板前端外侧中部均设有螺纹杆4,管接组件1设置在钢管3另一侧。
[0020]每个减阻内板包括前弧形板6、橡胶软板7和后弧形板8,后弧形板8外侧与放置槽5后端连接,橡胶软板7后端与后弧形板8前端连接,前弧形板6后端与橡胶软板7前端连接,前弧形板6外侧中部与每个螺纹杆4内端对应转动连接。减阻内板设置前弧形板6,方便与螺纹杆4连接固定,从而带动橡胶软板7弯曲,设置橡胶软板7,方便在缩小时,形成弧形斜面,从而减少流动阻力,设置后弧形板8,方便与钢管3连接固定,从而固定住橡胶软板7后端。
[0021]钢管3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螺纹孔14,每个螺纹杆4外端对应穿过螺纹孔14并与螺纹孔14转动连接。钢管3设置螺纹孔14,方便安装固定螺纹杆4。
[0022]每个螺纹杆4外端均设有转动把手2,每个转动把手2包括连接杆13、连接轴12和连接转杆15,连接杆13下端与每个螺纹杆4外端连接,连接转杆15上端一侧与连接杆13上端一侧通过连接轴12对应转动连接。转动把手2设置连接杆13,方便与螺纹杆4连接固定,设置连接转杆15,方便手动带动螺纹杆4转动。
[0023]每个连接转杆15下端一侧设有卡板16,每个连接杆13中端一侧设有卡块17,每个卡板16另一侧与卡块17另一侧对应接触连接。连接转杆15设置卡板16,连接杆13设置卡块17,方便在不使用的时候,固定住连接转杆15,防止连接转杆15晃动。
[0024]管接组件1包括套筒9、抵块19、螺杆18、握杆10、连接支座21和连接转轴20,套筒9前端与钢管3后端连接,套筒9内设空腔,且套筒9中部开设有通孔11,连接支座21设有多个,多个连接支座21环形均匀间隔副分布在套筒9内部下端外侧,每个连接支座21上端均设有抵块19,且每个抵块19前端下侧与每个连接支座21上端通过连接转轴20对应转动连接,每个抵块19上端均设有螺杆18,每个螺杆18下端与每个抵块19后端上侧通过连接转轴20对应
转动连接,每个螺杆18上端穿过套筒9并与套筒9对应转动连接,每个螺杆18上端设有握杆10。管接组件1设置套筒9,方便安装固定抵块19、螺杆18、握杆10、连接支座21和连接转轴20,设置连接支座21,方便安装固定抵块19,设置螺杆18和握杆10,方便手动带动抵块19转动角度,从而抵紧管道,防止管道滑动。
[0025]本技术的使用方法:
[0026]管道缩小时,手动扳开多个连接转杆15,在通过连接转杆15带动螺纹杆4转动,螺纹杆4带动前弧形板6向内移动,前弧形板6带动橡胶软板7呈弧形斜面,多个橡胶软板7侧面相互贴合形成管口,管口缩小完成。
[00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减阻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3)、管接组件(1)、减阻内板和螺纹杆(4),所述钢管(3)一侧内部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减阻内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减阻内板环形均匀间隔分布在放置槽(5)内,每个所述减阻内板前端外侧中部均设有螺纹杆(4),所述管接组件(1)设置在钢管(3)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减阻钢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阻内板包括前弧形板(6)、橡胶软板(7)和后弧形板(8),所述后弧形板(8)外侧与放置槽(5)后端连接,所述橡胶软板(7)后端与后弧形板(8)前端连接,所述前弧形板(6)后端与橡胶软板(7)前端连接,所述前弧形板(6)外侧中部与每个螺纹杆(4)内端对应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减阻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3)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螺纹孔(14),每个所述螺纹杆(4)外端对应穿过螺纹孔(14)并与螺纹孔(14)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减阻钢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纹杆(4)外端均设有转动把手(2),每个所述转动把手(2)包括连接杆(13)、连接轴(12)和连接转杆(15),所述连接杆(13)下端与每个螺纹杆(4)外端连接,所述连接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园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