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调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77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污泥调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第一污泥转运泵、第二污泥转运泵、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第三组水池、曝气盘、污泥输入口,污泥输送泵、臭氧净化装置组成;真空泵实现微负压,臭氧发生器同步产生臭氧进入第三组水池中,在保证微负压压力一定下,真空泵同步开启,将多余气体抽取供应进入第二组水池中,富含臭氧的气体在第二组水池中通过曝气与污泥进行接触进行调理;同步采用上述流程,进行第一组甚至多组水池,多余气体中臭氧浓度会逐渐降低;臭氧得到充分利用。以上采用臭氧发生器实现一次臭氧供应,分级使用,实现污泥多次调理,提高臭氧利用率和污泥调理效果,降低生产运营成本。降低生产运营成本。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调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调理系统及相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调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在污泥处理等行业,通常需要对污泥进行调理,将污泥中微生物细胞进行破壁,释放细胞内部水成为自由水,如此经过调理后污泥经板框压滤才能大幅降低泥饼含水率;目前污泥调理方式有很多种,有采用化学药剂进行调理的,也有采用臭氧进行调理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臭氧这种高级氧化剂应用于污泥调理具有绿色、无污染、杀菌、除臭、脱色等优点。
[0003]目前在污泥调理过程中使用臭氧进行调理方法如下;
[0004]在密闭水池底部依据池体面积大小敷设不同数量的曝气盘,臭氧发生器依据所需臭氧量产生臭氧,臭氧经过管道进入水池底部通过曝气盘进行曝气分散,加大与池体内部污泥的接触面积;臭氧在与污泥接触的过程中分解成氧气及羟基自由基实现对污泥的调理;臭氧经过曝气与污泥接触后上升至池体上部空间,通过管道由配套的臭氧尾气净化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至空气中。
[0005]现有技术方案缺点:1、臭氧与污泥接触时间极短,排至水池上部直接经处理排放,臭氧利用率太低导致臭氧发生器选型过大,成本较高;2、尾气臭氧浓度还比较高,臭氧尾气净化装置配套功率及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泥调理装置,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污泥处理。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污泥调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第一污泥转运泵、第二污泥转运泵、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第三组水池、曝气盘、污泥输入口、污泥输送泵、臭氧净化装置组成;
[0009]臭氧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第三组水池,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和第三组水池依次连接,第一组水池和第二组水池之间设有第一污泥转运泵,第二组水池和第三组水池之间设有第二污泥转运泵,第一真空泵设于第一组水池和第二组水池之间,第二真空泵设于第二组水池和第三组水池之间,曝气盘设于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第三组水池池底,并且臭氧发生器连接第三组水池的曝气盘3;污泥输入口设于第一组水池上,污泥输送泵设于第三组水池的下端一侧,臭氧净化装置连接第一组水池。
[0010]进一步的,第二组水池和第三组水池上还设有负压压力表。
[0011]进一步的,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两侧分别连接有真空管道,真空管道将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第三组水池连通。
[0012]进一步的,第一污泥转运泵、第二污泥转运泵两侧分别连接有污泥管道,污泥管道将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第三组水池连通。
[0013]进一步的,污泥调理装置还包括臭氧输入管道气动阀、第一真空进口气动阀、第一真空出口气动阀、第二真空进口气动阀,第二真空出口气动阀,尾气净化气动阀、第一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第一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第二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第二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臭氧输入管道气动阀位于与第三组水池连接管道之间,尾气净化气动阀位于臭氧尾气净化装置与污泥管道连接之间,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污泥转运泵出口气动阀位于第一污泥转运泵、第二污泥转运泵与污泥管道之间,污泥输送泵进口气动阀位于第二污泥转运泵与污泥管道连接之间。
[0014]进一步的,第一真空进口气动阀、第一真空出口气动阀位于真空管道与第一真空泵连接之间,第二真空进口气动阀、第二真空出口气动阀位于真空管道与第二真空泵连接之间。
[0015]进一步的,第一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第一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位于第一污泥转运泵与污泥管道之间,第二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第二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位于第二污泥转运泵与污泥管道之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出了由臭氧发生器、真空泵、转运泵、数个密闭水池以及相应管路阀门等组成的污泥调理装置;利用真空泵实现微负压,通过PLC控制,臭氧发生器同步产生臭氧进入第一组水池中,在保证微负压压力一定下,真空泵同步开启,将多余气体抽取供应进入第二组水池中,富含臭氧的气体在第二组水池中通过曝气与污泥进行接触进行调理;同步采用上述流程,进行第三组甚至多组水池,多余气体中臭氧浓度会逐渐降低;臭氧得到充分利用。以上即是采用臭氧发生器实现一次臭氧供应,分级使用,实现污泥多次调理,提高臭氧利用率和污泥调理效果,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现有技术方案;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污泥调理技术技术方案;
[0020]图中,臭氧发生器1、臭氧输入管道气动阀2、曝气盘3、负压压力表4、污泥输入管道5、真空管道6、第一真空进口气动阀7、第一真空泵8、第一真空出口气动阀9、污泥输入口10、尾气净化气动阀11、臭氧尾气净化装置12、第一组水池13、第一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14、第一污泥转运泵15、第一污泥转运泵出口气动阀16、第二组水池17、第三组水池18、污泥输送泵进口气动阀19、污泥输送泵20、第二污泥转运泵进口气动阀21、第二污泥转运泵22、第二污泥转运泵出口气动阀23、第二真空进口气动阀24、第二真空出口气动阀25、第二真空泵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参考图1

图2,本技术提出一种污泥调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第一真
空泵8、第二真空泵26、第一污泥转运泵15、第二污泥转运泵22、第一组水池13、第二组水池17、第三组水池18、曝气盘3、污泥输入口10、污泥输送泵20、臭氧净化装置12组成;
[0023]第二组水池和第三组水池上还设有负压压力表4;
[0024]臭氧发生器1通过管道连接第三组水池18,第一组水池13、第三组水池17和第三组水池18依次连接,第一组水池13和第三组水池17之间设有第一污泥转运泵15,第二组水池17和第三组水池18之间设有第二污泥转运泵22,第一真空泵8设于第一组水池13和第二组水池17之间,第二真空泵26设于第三组水池17和第三组水池18之间,曝气盘3设于第一组水池13、第三组水池17、第三组水池18池底,并且臭氧发生器1连接第三组水池18的曝气盘3;污泥输入口10设于第一组水池上,污泥输送泵20设于第三组水池18的下端一侧,臭氧净化装置12连接第一组水池13。
[0025]在本实施例中,臭氧发生器1用于生成臭氧对污泥进行调理;曝气盘3对臭氧进行分散使得臭氧可以均匀的与污泥进行混合;第一污泥转运泵15、第二污泥转运泵22实现将污泥转运到各水池进行调理;第一真空泵8、第二真空泵26实现密闭水池微负压形式,实现密闭空间富含臭氧气体转运逐级利用;
[0026]在具体实施时,污泥从第一组水池13的污泥输入口10输入,在第一组水池13中进行调理,在此过程之前,需要对第一组水池13中进行臭氧的添加,臭氧由臭氧发生器1生成,经过第三组水池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调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臭氧发生器、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第一污泥转运泵、第二污泥转运泵、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第三组水池、曝气盘、污泥输入口、污泥输送泵、臭氧净化装置组成;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组水池,所述第一组水池、所述第二组水池和所述第三组水池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组水池和所述第二组水池之间设有所述第一污泥转运泵,所述第二组水池和所述第三组水池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污泥转运泵,所述第一真空泵设于所述第一组水池和所述第二组水池之间,所述第二真空泵设于所述第二组水池和所述第三组水池之间,所述曝气盘设于所述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第三组水池池底,并且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三组水池的曝气盘;所述污泥输入口设于所述第一组水池上,所述污泥输送泵设于所述第三组水池的下端一侧,所述臭氧净化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组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调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组水池和所述第三组水池上还设有负压压力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调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二真空泵两侧分别连接有真空管道,真空管道将所述第一组水池、第二组水池、第三组水池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调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污泥转运泵、所述第二污泥转运泵两侧分别连接有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俊庄楚雄肖炳坚周特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包清天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