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29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活性污泥输向污泥浓缩池形成浓缩污泥,污泥浓缩池中的浓缩污泥输入到两个消解池中,将臭氧接触池未消耗的臭氧通入到消解池中,消解池中的浓缩污泥经过臭氧的催化氧化作用使浓缩污泥失去活性,失活的污泥流入到厌氧消化罐中,在厌氧消化罐中接种厌氧消化菌经过反应在厌氧消化罐中形成清液、残渣和气体,将活性污泥变性成厌氧消化菌的原料产生沼气,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厌氧消化产生的残渣经好氧发酵技术产生肥料产品,在节省活性污泥的处置费用的同时获得了产品效益,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缓解能源危机。缓解能源危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其实是一种潜在的绿色能源,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本身就是一种含能物质,且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国内处理污泥的最常用方法是填埋;但是污泥本身含水率高,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而且填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随着我国土地利用紧张和环境污染整治,开辟新的污泥处置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针对目前活性污泥采用填埋手段处理问题,通过一种适合自身污水处理厂特定工艺方案,将污水处理产生的活性污泥采用臭氧催化消解,利用厌氧消化菌种代谢,产生沼气,沼气通过回收系统输送利用,厌氧消化产生的残渣进行好氧发酵工艺,制备成有机肥料,从而达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变废为宝的生产环保理念。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活性污泥输向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经过泥水分离形成含水率97%

98%的浓缩污泥;
[0006]步骤二、污泥浓缩池中的浓缩污泥分两路流出,分别输入到两个消解池中,将臭氧接触池未消耗的臭氧通入到消解池中,消解池中的浓缩污泥经过臭氧的催化氧化作用使浓缩污泥失去活性;
[0007]步骤三、失活的污泥流入到厌氧消化罐中,在厌氧消化罐中接种厌氧消化菌经过反应在厌氧消化罐中形成清液、残渣和气体;
[0008]步骤四、在厌氧消化罐中形成的清液经过处理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残渣经过处理进入到好氧堆肥系统中进行好氧发酵,生成肥料产品,气体通过沼气系统回收利用。
[0009]可选地,在步骤二中,所述将臭氧接触池未消耗的臭氧通入到消解池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0]消解池中未被利用的臭氧经尾气破坏器产生高浓度氧气,高浓度氧气通过管路输送到好氧堆肥系统中。
[0011]可选地,在步骤四中,所述清液经过处理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2]清液经过板框过滤自流到滤液池,所述滤液池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通,滤液池内的清液经管道输入到污泥浓缩池中。
[0013]可选地,在步骤四中,所述残渣经过处理进入到好氧堆肥系统中进行好氧发酵,生成肥料产品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4]在厌氧消化罐中形成的残渣输入到板框中,经过板框压滤产生滤饼,滤饼进入好
氧堆肥系统,向好氧堆肥系统内的滤饼中撒入好氧堆肥菌,经过不间断向好氧堆肥系统中输入高浓度氧气和进行搅拌处理,使滤饼腐熟发酵,形成有机肥料。
[0015]可选地,在步骤四中,所述气体通过沼气系统回收利用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6]所述沼气系统包括沼气包和氧化炉设备,厌氧消化罐中产生的气体经管道依次流入到沼气包和氧化炉设备成为氧化炉的燃料。
[0017]可选地,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底部设有污泥管道,所述污泥管道上设有两个出水管道,所述两个第一出水管道上均设有螺杆泵,所述两个第一出水管道内的浓缩污泥经螺杆泵通过两个第一出水管道上的出水端分别排放至两个消解池内进行污水处理。
[0018]可选地,所述两个消解池的上端均设有输气管道,所述两个消解池上的输气管道共用一个进气口,所述输气管道的进气口处设有第一增压风机,臭氧接触池未消耗的臭氧经第一增压风机增压后流量为30m3/h通入到两个消解池中,在臭氧催化氧化的作用下使浓缩污泥失去活性。
[0019]可选地,所述两个消解池的下端均设有第二出水管道,两个所述第二出水管道通过连接管与厌氧消化罐的下端连通,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一供料泵,所述失活的污泥通过第一供料泵以40m3/h输入到厌氧消化罐中。
[0020]可选地,所述厌氧消化罐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厌氧消化罐的外壁的上端设有第三出水管道,所述第三出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板框连通,所述厌氧消化罐的外壁的下端设有第四出水管道,所述第四出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板框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道和第四出水管道上均安装有第二供料泵,所述厌氧消化罐的顶部设有第二增压风机,所述第二增压风机与沼气包连通。
[0021]可选地,所述厌氧消化罐罐内液位保持15m,罐内温度保持在35

38℃,循环泵流量保持在100m3/h左右,残渣通过第四出水管道上的第二供料泵以流量1m3/h排出。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23](1)、将臭氧催化塔和臭氧接触池未利用的臭氧再次收集输入到消解池消解活性污泥变成失活的污泥,失活的污泥经过厌氧消化菌种吸收利用,产生沼气,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提高了臭氧的利用效率而且完成了污泥消解预处理的目的。
[0024](2)、厌氧消化产生的残渣经好氧发酵技术,产生肥料产品,在节省活性污泥的处置费用的同时获得了产品效益。
[0025](3)、活性污泥产生的沼气和肥料作为生产原料,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
[0026](4)、此污泥处置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投资小回报快,环保效益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0030]标识含义为:1、活性污泥;2、污泥浓缩池;3、消解池;4、厌氧消化罐;5、沼气系统;51、沼气包;52、氧化炉设备;6、好氧堆肥系统;7、板框;8、滤液池;9、第一出水管道;10、螺杆泵;11、输气管道;12、第一增压风机;13、第二出水管道;14、连接管;15、第一供料泵;16、循环泵;17、第三出水管道;18、第四出水管道;19、第二供料泵;20、第二增压风机;21、尾气破坏器;22、污泥管道;23、臭氧接触池未消耗的臭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活性污泥(1)输向污泥浓缩池(2),污泥浓缩池(2)中的污泥经过泥水分离形成含水率97%

98%的浓缩污泥;S2.污泥浓缩池(2)中的浓缩污泥分两路流出,分别输入到两个消解池(3)中,将臭氧接触池未消耗的臭氧(23)通入到消解池(3)中,消解池(3)中的浓缩污泥经过臭氧的催化氧化作用使浓缩污泥失去活性;S3.失活的污泥流入到厌氧消化罐(4)中,在厌氧消化罐(4)中接种厌氧消化菌经过反应在厌氧消化罐(4)中形成清液、残渣和气体;S4.在厌氧消化罐(4)中形成的清液经过处理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残渣经过处理进入到好氧堆肥系统(6)中进行好氧发酵,生成肥料产品,气体通过沼气系统(5)回收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将臭氧接触池未消耗的臭氧(23)通入到消解池(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21.消解池(3)中未被利用的臭氧经尾气破坏器(21)产生高浓度氧气,高浓度氧气通过管路输送到好氧堆肥系统(6)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清液经过处理再次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以下步骤:S41.清液经过板框(7)过滤自流到滤液池(8),所述滤液池(8)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2)连通,滤液池(8)内的清液经管道输入到污泥浓缩池(2)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残渣经过处理进入到好氧堆肥系统(6)中进行好氧发酵,生成肥料产品还包括以下步骤:S42.在厌氧消化罐(4)中形成的残渣输入到板框(7)中,经过板框(7)压滤产生滤饼,滤饼进入好氧堆肥系统(6),向好氧堆肥系统(6)内的滤饼中撒入好氧堆肥菌,经过不间断向好氧堆肥系统(6)中输入高浓度氧气和进行搅拌处理,使滤饼腐熟发酵,形成有机肥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气体通过沼气系统(5)回收利用还包括以下步骤:S43.所述沼气系统(5)包括沼气包(51)和氧化炉设备(52),厌氧消化罐(4)中产生的气体经管道依次流入到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明贾伟邹方起赵登科张春悦岑啸希宗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