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系统及具有其的平台车底盘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747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升系统及具有其的平台车底盘,其中顶升系统包括传动轴、安装支架、顶升组件及安装座,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铰接有顶升组件,传动轴两端的侧边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座,顶升组件与安装座相铰接,传动轴通过安装支架带动顶升组件,以使顶升组件相对传动轴收起或者放下;平台车底盘包括底盘和上述的顶升系统,底盘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顶升系统的传动轴和安装座分别连接于底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轴来带动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动作来带动顶升组件相对传动轴收起或者放下,顶升系统所需的安装空间小,更加有利于平台车的小型化,且顶升系统无需液压执行件来配合完成顶升动作,使用成本更低。使用成本更低。使用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升系统及具有其的平台车底盘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顶升系统及具有其的平台车底盘。

技术介绍

[0002]平台车因具有灵活性好、作业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农作物施药、果蔬采摘、产品运输等辅助作业的场合,用途非常广泛,对于平台车来说,尤其是轨道式的平台车,平台车的换向结构是整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结构。
[0003]现有平台车的换向结构很多都是采用顶升换向的结构形式,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091911.1,名称为一种轮距调节装置及果蔬采摘机的现有技术,果蔬采摘机包括底盘、轮距调节装置、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包括支撑座、连接件、万向轮、伸缩件,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底盘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支撑座上万向轮均匀设置于支撑座的底部伸缩件的一端铰接于底盘的底部,伸缩件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座上。当需要在轨道以及平地移动之间互相切换时,启动伸缩件(伸缩件可采用油缸),伸缩件伸出四边形机构可以将支撑座顶出,支撑座向下顶出后会使万向轮着地并将整个装置顶起,此时可以通过万向轮使整个装置实现换向。上述顶升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切换机构的体积较大,使得其所需的安装空间大,不利于平台车的小型化,且还需要伸缩件配合来完成顶升动作,使得顶升结构的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顶升系统及具有其的平台车底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顶升系统,包括传动轴、安装支架、顶升组件及安装座,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顶升组件,所述传动轴两端的侧边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安装座,所述顶升组件与安装座相铰接,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带动所述顶升组件,以使所述顶升组件相对所述传动轴收起或者放下。
[0007]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两个顶升臂和两个顶升轮,所述顶升臂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其中一个所述顶升臂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另一顶升臂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顶升臂的下端铰接有所述顶升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柱、第二铰接柱及第三铰接柱,所述顶升臂通过所述第一铰接柱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并通过所述第二铰接柱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所述顶升轮通过所述第三铰接柱连接于所述顶升臂的下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升臂包括两个顶升杆,所述顶升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端部的所述第二铰接柱上,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铰接柱连接于两所述顶升杆上,所述顶升轮通过所述第三铰接柱连接于两所述顶升杆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柱上,所述第一杆部往所述传动轴方向弯折形成所述第二杆部,所述第二杆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三铰接柱。
[0011]进一步地,顶升系统还包括摆臂,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摆臂,所述摆臂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相对其两侧向下凹陷,所述摆臂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摆臂的转动角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固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外侧面,所述限位件中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摆臂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0014]进一步地,顶升系统还包括操作臂,所述操作臂安装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并相对所述传动轴向上延伸设置。
[0015]一种平台车底盘,包括底盘和上述的顶升系统,所述底盘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沿着所述底盘的宽度方向进行安装,所述顶升系统的传动轴和安装座分别连接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传动轴沿着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进行安装。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技术通过传动轴来带动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动作来带动顶升组件相对传动轴收起或者放下,顶升系统的体积较小,其所需的安装空间小,更加有利于平台车的小型化,且顶升系统无需液压执行件来配合完成顶升动作,使用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一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之一;
[0021]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之二;
[0022]图5为实施例一中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传动轴100;
[0026]安装支架200、限位件210、限位槽211;
[0027]顶升臂310、第一杆部311、第二杆部312、顶升轮320、第一铰接柱340、第二铰接柱330、第三铰接柱350;
[0028]安装座400;
[0029]摆臂500;
[0030]操作臂600;
[0031]底盘700、行走轮710。
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0033]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者“设置于”或者“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5]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0036]配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顶升系统,包括传动轴100、安装支架200、顶升组件、安装座400、摆臂500及操作臂600。
[0037]传动轴100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安装支架200,安装支架200的两端分别铰接有顶升组件,传动轴100两端的侧边分别固定设置有安装座400,顶升组件与安装座400相铰接,传动轴100通过安装支架200带动顶升组件,以使顶升组件相对传动轴100收起或者放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四边形的顶升结构,这种结构设计的体积更小,顶升系统所需的安装空间小,更加有利于平台车的小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安装支架、顶升组件及安装座,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铰接有所述顶升组件,所述传动轴两端的侧边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安装座,所述顶升组件与安装座相铰接,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安装支架带动所述顶升组件,以使所述顶升组件相对所述传动轴收起或者放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两个顶升臂和两个顶升轮,所述顶升臂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其中一个所述顶升臂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另一顶升臂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顶升臂的下端铰接有所述顶升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柱、第二铰接柱及第三铰接柱,所述顶升臂通过所述第一铰接柱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并通过所述第二铰接柱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部,所述顶升轮通过所述第三铰接柱连接于所述顶升臂的下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臂包括两个顶升杆,所述顶升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端部的所述第二铰接柱上,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铰接柱连接于两所述顶升杆上,所述顶升轮通过所述第三铰接柱连接于两所述顶升杆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都郭耀煌韩锋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