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09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主要解决现有模拟工作台架均较为笨重,不便于移动,不能直观体现变速箱电路系统连接状态和故障的问题。包括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控制器TCU、电源、换挡组件、变速箱油温传感器、刹车、故障灯、TC电磁阀、多个离合电磁阀;控制器TCU的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变速箱油温传感器连接,控制器TCU的电源连接端与电源连接,控制器TCU的控制端与换挡组件连接;控制器TCU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故障灯连接,控制器TCU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TC电磁阀连接,控制器TCU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刹车连接,控制器TCU的数据连接端用于与外部计算机连接;控制器TCU的多个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多个离合电磁阀连接。个离合电磁阀连接。个离合电磁阀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工作台,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的使用环境非常复杂,必须满足各种恶劣路况又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这就对汽车的相关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汽车的变速箱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对汽车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多为“发动机+自动变速箱”或“电机+自动变速箱”组合结构,由于发动机和电机的重量均较大,造成现有模拟工作台架均较为笨重,不便于移动携带,且不能直观体现变速箱的电路系统连接状态和变速箱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模拟工作台架均较为笨重,不便于移动携带,且不能直观体现变速箱的电路系统连接状态和变速箱故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其特殊之处在于:
[0007]包括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控制器TCU、电源、换挡组件、变速箱油温传感器、刹车、故障灯、TC电磁阀、多个离合电磁阀;
[0008]所述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用于输出发动机转速信号、变速箱输入转速信号或变速箱输出转速信号;
[0009]所述控制器TCU的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输出端、变速箱油温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控制器TCU的电源连接端与电源连接,控制器TCU的控制端与换挡组件连接;
[0010]所述控制器TCU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故障灯连接,控制器TCU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TC电磁阀连接,控制器TCU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刹车连接,控制器TCU的数据连接端用于与外部计算机连接,对控制器TCU进行软件刷写、配置修改、故障诊断和数据读取;
[0011]所述控制器TCU的多个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多个离合电磁阀连接,控制器TCU用于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变速箱输入转速信号和变速箱输出转速信号,在变速箱速比达到对应挡位的换挡点后,向换挡组件发出换挡命令,同时控制对应的离合电磁阀动作。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包括定时器、电容器C1、电容器C2、电容器C3、电容器C4、定值电阻R1、定值电阻R2、滑动电阻RP1、发光二极管D1、稳压电源;
[0013]所述定时器为555定时器;
[0014]所述定时器的1脚与控制器TC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并接地;所述定时器的2脚与6脚连接,并与滑动电阻RP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定时器的3脚与控制器TCU的信号输入端连
接,所述定时器的4脚与控制器TCU的信号输入端、稳压电源连接;所述定时器的5脚与电容器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定时器的7脚与滑动电阻RP1的一个固定端连接,所述定位器的8脚与稳压电源连接;
[0015]所述定值电阻R2、定值电阻R1、电容器C1、电容器C2的一端分别与稳压电源连接,所述定值电阻R2的另一端与滑动电阻RP1的一个固定端连接,所述滑动电阻RP1的另一固定端其滑动端连接,并且与电容器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器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定值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电容器C2和电容器C1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器C1的电容值为10uF,电容器C2、电容器C3、电容器C4的电容值均为0.1uF;
[0017]所述定值电阻R1的电阻值为1KΩ,定值电阻R2的电阻值为10KΩ,滑动电阻RP1的最大电阻值为1MΩ;
[0018]所述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5V。
[0019]进一步地,所述故障灯为两个,所述控制器TCU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为两个;
[0020]两个所述故障灯分别与控制器TCU的两个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换挡组件包括换挡手柄和换挡面板;
[0022]所述换挡手柄与换挡面板连接,所述换挡面板与控制器TCU连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TCU的数据连接端连接有OBD接口,所述OBD接口用于与外部计算机连接。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三指示灯和多个第二指示灯;
[0025]所述控制器TCU的第三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指示灯与TC电磁阀连接,控制器TCU的第四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指示灯与刹车连接,控制器TCU的多个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多个第二指示灯与多个离合电磁阀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指示灯和离合电磁阀的数量均为五个。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替代现有的发动机,可以模拟发动机转速信号、变速箱输入转速信号和变速箱输出转速信号,并向控制器TCU发送带有发动机转速信息、变速箱输入转速信息、变速箱输出转速信息的脉冲信号,从而在变速箱升降挡工作模拟过程中,无需设置发动机,大大减小了整体模拟工作台架的体积,从而便于携带移动;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第三指示灯、故障灯可以分别实时显示变速箱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不仅可以应用于变速箱的检测试验中,还可便于变速箱的原理演示和培训教学。
[0029]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555定时器为基础,搭建电路系统实现转速脉冲信号的模拟,通过设置的滑动电阻RP1可以改变其自身的电阻值,从而改变不同的脉冲频率,实现不同的转速信号模拟。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实施例中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的结
构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实施例中换挡组件挡位与离合电磁阀的对应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其次,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包括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控制器TCU、电源、换挡组件、变速箱油温传感器、刹车、故障灯、TC电磁阀、第一指示灯、第三指示灯、多个第二指示灯、多个离合电磁阀。
[0036]由于控制器TCU接收的转速信号为脉冲信号,因此可通过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可以模拟发动机转速信号、变速箱输入转速信号或变速箱输出转速信号,从而在整个模拟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控制器TCU、电源、换挡组件、变速箱油温传感器、刹车、故障灯、TC电磁阀、多个离合电磁阀;所述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用于输出发动机转速信号、变速箱输入转速信号或变速箱输出转速信号;所述控制器TCU的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输出端、变速箱油温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控制器TCU的电源连接端与电源连接,控制器TCU的控制端与换挡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TCU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故障灯连接,控制器TCU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TC电磁阀连接,控制器TCU的第四信号输出端与刹车连接,控制器TCU的数据连接端用于与外部计算机连接,对控制器TCU进行软件刷写、配置修改、故障诊断和数据读取;所述控制器TCU的多个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多个离合电磁阀连接,控制器TCU用于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变速箱输入转速信号和变速箱输出转速信号,在变速箱速比达到对应挡位的换挡点后,向换挡组件发出换挡命令,同时控制对应的离合电磁阀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箱的模拟工作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信号脉冲发生器包括定时器、电容器C1、电容器C2、电容器C3、电容器C4、定值电阻R1、定值电阻R2、滑动电阻RP1、发光二极管D1、稳压电源;所述定时器为555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1脚与控制器TC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并接地;所述定时器的2脚与6脚连接,并与滑动电阻RP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定时器的3脚与控制器TC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定时器的4脚与控制器TCU的信号输入端、稳压电源连接;所述定时器的5脚与电容器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定时器的7脚与滑动电阻RP1的一个固定端连接,所述定时器的8脚与稳压电源连接;所述定值电阻R2、定值电阻R1、电容器C1、电容器C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垚牟翌飞马斌刘文涛许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