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新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纳米防护材料存在纤维直经较大、纤维之间的孔径大、防护和抗菌作用差的弊病。 通过国家专利文献检索了解到,为了增强纳米防护材料对病毒和固体颗粒的过滤作用,中 国专利CN 03131586. 0和CN 200810042074. 6通过在纳米防护材料的形成过程中使用添加 剂和抗菌剂来增强材料对病毒和固体颗粒的吸附作用,以此来提高纳米材料的防护效果, 但添加剂和抗菌剂的加入不利于静电纺丝过程中纤维的形成,因此同样会出现纤维之间孔 径大,防护效果不好的缺点。现有的纳米防护材料不能对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马流 感、非典型性肺炎病原体等直径在80-120纳米流感病毒及固体颗粒进行有效的防护,这 些病毒通过上、下呼吸道和支气管进入肺部,并通过肺泡进入人体的血液,给人类的健康 带来重大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上 述防护材料孔径大、过滤病毒效果差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纳米蛛网/纳米纤维复合型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在室温下,将纺丝用高分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蛛网/纳米纤维复合型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在室温下,将纺丝用高分子以转速50-2500rpm/min搅拌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得到质量分数为5-30%的电纺原料; 第二步:在室温、湿度不大于3 0%的条件下,将第一步得到的电纺原料以0.1-10mL/h的流速输入到喷丝头上,同时将喷丝头连接10-80千伏电源进行静电纺丝,纺出的丝用一层基材接收后再覆盖一层顶材,在40-250℃以压力0.1-20MPa热压得到纳米蛛网/纳米纤维复合型防护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彬,毛雪,林金友,俞建勇,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