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机构及应用该减振机构的三大件式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76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机构及应用该减振机构的三大件式转向架,涉及轨道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减振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的弹性减振组件,所述弹性减振组件背离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磨耗件。以及一种三大件式转向架,包括摇枕、侧架及上述减振机构。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得摇枕和侧架在水平面内具有一定的旋转自由度,并且减振机构安装定位可靠,拆装方便,从而不仅能有效提高三大件式转向架临界速度,还有助于减少后期检修维护的拆装工作量,大大提高轨道车辆检修维护效率。护效率。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机构及应用该减振机构的三大件式转向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转向架
,尤其涉及一种减振机构及应用该减振机构的三大件式转向架。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一般由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转向架包括侧架、摇枕及轮对等部件,其作用是支承车体,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并承受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
[0003]长期以来三大件式转向架都是采用斜楔减振,而采用斜楔减振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首先,斜楔本身是刚性体,故当摇枕和斜楔在水平面内发生相对转动时会存在冲击,而且其在水平旋转方向上没有提供合适旋转刚度的能力,导致三大件式转向架仅靠斜楔在水平面内的控制作用难以保证较高的临界速度;其次,传统斜楔拆装相对复杂,导致检修维护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机构及应用该减振机构的三大件式转向架,通过在侧架的斜弦与摇枕的斜面之间安装该轨道车辆用减振机构,实现摇枕与侧架的弹性连接,提高三大件式转向架的临界速度,并提高三大件式转向架检修维护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减振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的弹性减振组件,所述弹性减振组件背离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磨耗件。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减振组件包括至少两块呈堆叠设置的弹性块,任意相邻两所述弹性块之间固定有隔板。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弹性减振组件抵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设所述弹性减振组件的定位销。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销包括长杆部及短杆部,所述长杆部和所述短杆部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长杆部用于穿设所述弹性减振组件。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磨耗件上开设有穿接孔;所述定位销的端部穿过所述弹性减振组件并穿设于所述穿接孔中,且所述定位销的端部未穿出所述穿接孔。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弹性减振组件固定连接或采用间隙配合方式组装。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磨耗件为磨耗板,所述磨耗板采用非金属耐磨材料制成。
[0012]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三大件式转向架,包括侧架、摇枕及上述轨道车辆用减振机构。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机构安装在所述侧架的斜弦和所述摇枕的斜面之间;所述侧架的斜弦上设有两个分别对底板上下两侧进行限位的定位挡块,所述斜弦在两所述定位挡块之间还开设有用于穿设短杆部的定位孔;所述摇枕的斜面的宽度大于与之抵
接的磨耗板的宽度。
[0014]通过本实施方式,两个定位挡块对底板进行上下限位,短杆部与定位孔穿接,实现精确定位;同时,磨耗板与摇枕的斜面抵接,摇枕的斜面与磨耗板之间形成一对滑动摩擦副,磨耗板能够在摇枕的斜面上滑动,配合弹性块,对摇枕和侧架实现弹性连接,使得摇枕和侧架在水平面内具有一定的旋转自由度,避免摇枕与侧架之间的冲击;此外,借助设置在弹性块之间的隔板,还能保证摇枕与侧架之间具有合适的旋转刚度,从而提高三大件式转向架临界速度;最后,借助这种安装方式,不仅安装定位可靠,而且拆装更加方便,可减少检修维护的拆装工作量,以提高检修维护工作效率。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摇枕的端部穿出所述侧架并固定设置有止挡,所述止挡与所述侧架的相邻侧面之间设置有预留间隙。
[0016]通过本实施方式,止挡能够将摇枕和侧架之间的相对横移和水平面内旋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大的横移或相对转动造成摇枕和侧架分离掉落、损失抗菱刚度、减振机构剪切变形过大损坏等后果。
[0017]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减振机构对摇枕和侧架实现弹性连接,使得摇枕和侧架在水平面内具有一定的旋转自由度,并且减振机构安装定位可靠,拆装方便,从而不仅能有效提高三大件式转向架临界速度,还有助于减少后期检修维护的拆装工作量,大大提高轨道车辆检修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减振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三大件式转向架的第一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减振机构的安装结构;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三大件式转向架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个三大件式转向架的第二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止挡及预留间隙。
[0023]附图标记:100、底座;110、底板;120、定位销;121、长杆部;122、短杆部;200、弹性减振组件;210、弹性块;220、隔板;300、磨耗板;310、穿接孔;400、侧架;410、斜弦;420、定位挡块;430、定位孔;500、摇枕;510、斜面;600、止挡;700、预留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参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减振机构,包括底座100以及设置于底座100一侧的弹性减振组件200,弹性减振组件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设置有磨耗件。
[0026]实际应用中,该减振机构目前主要应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中;在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中,底座100用于连接转向架上的侧架400,而弹性减振组件200则通过磨耗件与转向架上的摇枕500抵接,从而实现转向架上侧架400与摇枕500之间的弹性连接,使得侧架400与摇枕500之间具有一定的旋转自由度。当然,也不排除将上述减振机构应用到其他具有弹性连接及减振需求的工作环境中的可能性。
[0027]本实施例中,上述底座100包括底板110,底板110采用金属材质,其实际尺寸可根据对应安装位置的尺寸空间来确定。以转向架的使用情形为例,底板110与侧架400的斜弦410抵接,应保证底板110的宽度不超过侧架400的斜弦410的宽度,确保底板110与侧架400的斜弦410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类似的,当将该减振机构应用到其他场合中时,底板110的宽度则应不超过与之抵接的部件的宽度。
[0028]同时,底板110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定位销120,定位销120主要用于弹性减振组件200的安装定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定位销120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具体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以设置两个为例,两个定位销120在底板110上可以沿底板110的长边对称设置,提高减振机构受力均匀性。
[0029]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该减振机构在对应应用环境中定位的可靠性,上述定位销120可穿设固定在底板110中。此时,定位销120包括长杆部121及短杆部122;其中,长杆部121和短杆部122分别垂直固定在底板110厚度方向的两侧。实际组装时,长杆部121穿设上述弹性减振组件200,而短杆部122则可用于与对应安装环境下的其他部件之间的定位插接。
[0030]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定位销120也可以仅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的弹性减振组件,所述弹性减振组件背离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磨耗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振组件包括至少两块呈堆叠设置的弹性块,任意相邻两所述弹性块之间固定有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弹性减振组件抵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设所述弹性减振组件的定位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包括长杆部及短杆部,所述长杆部和所述短杆部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长杆部用于穿设所述弹性减振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件上开设有穿接孔;所述定位销的端部穿过所述弹性减振组件并穿设于所述穿接孔中,且所述定位销的端部未穿出所述穿接孔。6.根据权利要求3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峰王洪昆刘洋边志宏高玉峰翟慧建侯会会乔志刚马子钦焦杨董俊良张家萌方智超李兴城尹美琳聂苒李利方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