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67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量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基础参数;构建家庭负荷分类模型;构建家庭用电成本模型;构建社区供能微网模型;优化碳排放系数;构建阶梯碳交易模型;构建供能微网约束条件;利用供能微网目标函数对向电网购买电力的购电成本、设备运维成本、需求响应成本和社区碳交易成本进行优化;利用家庭用电目标函数对家庭的购电成本、家庭碳交易成本、家庭参与需求响应获得的补贴进行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涉及碳交易及测算机制,仅以单纯减少购电量来减少碳排放,在碳减排方面探索较少,对于储能以及EV的充放电过程,也未考虑合理约束条件。未考虑合理约束条件。未考虑合理约束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调度
,尤其涉及一种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社区能量管理系统CEMS(Community Energy Manage

ment System)通过对社区及家庭负荷的优化和直接控制,可以满足家庭便捷化和个性化的用能需求,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能行为,基于CEMS的家庭需求响应行为使得家用负荷成为一种可控资源。将CEMS分为供能层与家庭层两层,在计入碳交易机制后,对储能与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模型按照不同类别家庭的特征建立SOC模型,通过家庭负荷连接为整个系统。家用负荷耗能占比高,可控性大,对这种资源加以利用,并充分优化调度,能有效降低电负荷峰谷差,节约家庭用电费用和提高电网稳定性。
[0003]现有技术文件1(CN104216358 B)提供了一种基于两级能量管理的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管理系统;终端设备层负责对各专业子系统现场运行数据的采集,并上传给上层的监控系统;监控层主要完成对采集数据的汇集、运行状态监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基础参数,基于家庭基础负荷数据实现家庭负荷分类;步骤二、构建包括基础负荷、可削减负荷、电动汽车负荷和可转移负荷的家庭负荷分类模型;步骤三、构建家庭用电成本模型;步骤四、构建包括向电网购买电力的购电成本、设备运维成本的社区供能微网模型;步骤五、构建包括需求响应成本、社区碳交易成本和碳排放系数的优化碳排放系数;步骤六、构建阶梯碳交易模型;步骤七、构建包括功率平衡约束、储能单元约束、电动汽车SOC、EV工作状态和社区购电约束的供能微网约束条件;步骤八、利用供能微网目标函数对向电网购买电力的购电成本、设备运维成本、需求响应成本和社区碳交易成本进行优化;步骤九、利用家庭用电目标函数对家庭的购电成本、家庭碳交易成本、家庭参与需求响应获得的补贴进行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负荷的公式为:式中,表示家庭在t时段第i个基础负荷设备的功率;表示t时段第i个基础负荷设备的运行状态;可削减负荷模型如下:式中,表示第j种负荷t时段运行功率;T
ac
表示t时段设备此时温度;T
p,hl
、T
p,ht
分别为设备需求温度上下限;表示可削减负荷的制冷系数;电动汽车负荷模型如下:式中,表示可转移负荷的充放电额定功率,为0

1变量,分别表示EV充电、放电的状态;可转移负荷模型如下:式中,为可转移负荷的额定功率;为可转移负荷k的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电成本模型公式如下:式中,表示t时段第n个家庭的用电成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电网购买电力的购电成本公式为:式中,表示t时段向电网购电的价格,表示t时段向电网购电的购电量;设备运维成本公式为:式中,c
pv
、c
wt
、c
est
、c
EV
分别表示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储能设备和EV充放电的单位出力运维成本;分别表示风电和光伏机组出力;分别表示风电和光伏机组出力;分别表示储能设备的放电功率和充电功率;分别表示EV的放电功率和充电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碳交易机制的社区能量管理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需求响应成本的公式为:式中,a、b分别表示可削减负荷和可转移负荷的需求响应激励系数,b分别表示可削减负荷和可转移负荷的需求响应激励系数,分别表示第n个家庭t时参与调度的可削减、转移负荷量;c
dr
表示第家庭参与需求响应的激励单价;社区碳交易成本公式为:C
s,co2
=c
c
×
(E
u

E
s
)(16)式中,c
c
表示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价格,E
u
表示供能微网碳排放总量,E
s
表示社区总体碳配额;碳排放系数公式为:式中,EF
O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花邓奎衡陈星瑞宫一博张潘杰吴林轩陈柏霖刘其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