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1397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设备,该方法通过日负荷曲线,确定目标区域各时间的储能需求,避免了通过采用平均法确定储能需求所造成的缺乏时间性与区域性的缺陷,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拟储能优化模型,输出确定的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可以有效的保证确定的虚拟储能方案符合作为模型输入的储能需求、第一位置信息、电动车的信息、约束条件的限制,从而提升虚拟储能方案的准确性。从而提升虚拟储能方案的准确性。从而提升虚拟储能方案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储能技术逐渐被引入到电力系统中,储能系统因其灵活的功率吞吐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电动车车载电池作为虚拟储能接入电网后,不仅可以作为可控充电负荷存在,也可以作为微型分布式储能装置为电网提供服务与支持。电动汽车车载电池接入电网与电网进行能量交互,构成了电力系统中一种新式微型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0003]为实现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需要确定储能需求,在相关技术中,储能需求的确定通常采用平均法,通过选取任一时间节点内的历史储能数据,通过取平均数的方式,将平均后的数据与单位时长的乘积作为储能需求,并基于通过平均法的方式确定储能需求,生成虚拟储能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储能需求的确定缺乏时间性、区域性,无法保证确定虚拟储能方案的准确性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设备。
[0005]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日负荷曲线,日负荷曲线用于反映预设的时间段内负荷的变化情况,目标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基于日负荷曲线,确定目标区域各时间的储能需求;获取目标区域的约束条件、每个充电桩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电动车的信息,约束条件用于反映目标区域储能需求的限制,电动车的信息用于反映电动车与储能相关的信息;将储能需求、第一位置信息、电动车的信息与约束条件,输入至虚拟储能优化模型处理,输出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日负荷曲线,确定目标区域各时间的储能需求,包括:通过日负荷曲线的负荷峰谷期,确定与负荷相关的时间信息;基于时间信息,确定各时间段的储能需求。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储能需求、第一位置信息与约束条件,输入至虚拟储能优化模型处理之前,还包括:获取虚拟储能优化模型,获取虚拟储能优化模型,包括:以储能需求作为优化目标,在电动车的信息与第一位置信息满足约束条件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约束条件包括:用户期望电量,电动车信息包括:电动车的第二位置信息与电动车车载电池剩余电量,以储能需求作为优化目标,在电动车的信息与第一位置信息、电动车的信息与约束条件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包括:通过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计算第一距离;基于第一距离,确定用户期
望电量;在剩余电量、
[0009]用户期望电量满足储能需求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约束条件还包括:用户需求电量,电动车信息包括:电动车的第三位置信息,以储能需求作为优化目标,在电动车的信息与第一位置信息、电动车的信息与约束条件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包括:通过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三位置信息,计算第二距离;基于第二距离,确定用户需求电量;在剩余电量、用户需求电量、用户期望电量满足储能需求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约束条件还包括:预设评分阈值,电动车信息包括:用户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用于反映用户参与虚拟储能方案的情况,在输出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之前,方法还包括:基于用户历史数据,确定用户的历史信用评分;在历史信用评分满足预设评分阈值时,输出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输出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与第一位置信息相对应的区域电价;基于区域电价,及与储能方案相对应的时间段,确定储能方案的电价信息;获取用户设置的电价阈值;在电价信息满足电价阈值时,确定与用户对应的储能方案。
[0013]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装置,包括:负荷曲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日负荷曲线,日负荷曲线用于反映预设的时间段内负荷的变化情况,目标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储能需求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日负荷曲线,确定目标区域各时间的储能需求;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约束条件、每个充电桩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电动车的信息,约束条件用于反映目标区域储能需求的限制,电动车的信息用于反映电动车与储能相关的信息;储能方案生成单元,用于将储能需求、第一位置信息、电动车的信息与约束条件,输入至虚拟储能优化模型处理,输出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
[0014]第三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
[001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相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当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实施方式的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日负荷曲线,确定目标区域各时间的储能需求,并通过将储能需求、约束条件、第一位置信息与电动车的信息输入至虚拟储能优化模型,确定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这一过程中,通过日负荷曲线,确定目标区域各时间的储能需求,避免了通过采用平均法所造成的缺乏时间性与区域性的缺陷,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拟储能优化模型,输出确定的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可以有效的保证确定的虚拟储能方案符合作为模型输入的储能需求、第一位置信息、电动车的信息、约束条件的限制,从而提升虚拟储能方案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中关于日负荷曲线的一个示例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中关于日负荷曲线的另一个示例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动车车载电池的虚拟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日负荷曲线,所述日负荷曲线用于反映预设的时间段内负荷的变化情况,所述目标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充电桩;基于所述日负荷曲线,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各时间的储能需求;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约束条件、每个所述充电桩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电动车的信息,所述约束条件用于反映所述目标区域储能需求的限制,所述电动车的信息用于反映电动车与储能相关的信息;将所述储能需求、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电动车的信息与所述约束条件,输入至虚拟储能优化模型处理,输出所述目标区域的储能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日负荷曲线,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各时间的储能需求,包括:通过所述日负荷曲线的负荷峰谷期,确定与负荷相关的时间信息;基于所述时间信息,确定各时间段的储能需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储能需求、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约束条件,输入至虚拟储能优化模型处理之前,还包括:获取虚拟储能优化模型,所述获取虚拟储能优化模型,包括:以所述储能需求作为优化目标,在所述电动车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满足所述约束条件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用户期望电量,所述电动车信息包括:所述电动车的第二位置信息与电动车车载电池剩余电量,所述以所述储能需求作为优化目标,在所述电动车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电动车的信息与所述约束条件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包括:通过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计算第一距离;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确定用户期望电量;在所述电动车车载电池剩余电量、所述用户期望电量满足所述储能需求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还包括:用户需求电量,所述电动车信息包括:所述电动车的第三位置信息,所述以所述储能需求作为优化目标,在所述电动车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电动车的信息与所述约束条件时,确定输出的储能方案,包括:通过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三位置信息,计算第二距离;基于所述第二距离,确定用户需求电量;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蕊潘海宁张若愚周兴达王鹏磊郝峰杰王勉王耀武张玉丽郭永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