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绢纺牵切制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556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绢纺牵切制绵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精干绵进行牵切,再依次进行皮圈牵伸、第一次针梳、直型精梳和第二次针梳制得精绵。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取代了现有精梳制绵中的开绵和罗拉梳绵两道工序,避免了锯齿对纤维剧烈作用所引起的纤维损伤,有效地减少了绵结,从而为提高精绵和绢丝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与开绵和罗拉梳绵相比,牵切设备机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缩短了整个绢纺制绵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工程

技术介绍
绢纺是把天然丝纤维加工成为绢丝的纺纱加工过程,其主要将蚕丝和缫丝的废料或下脚整理切断后进行纺纱。绢纺的纺纱加工流程为绢纺原料(蚕丝和缫丝的废料或下脚)—初步加工(精练)一制绵一纺纱一绢丝。绢纺系统的工艺流程很长,其中,制绵是其工艺过程中较为繁杂和关键的工序之一。目前,制绵有圆梳制绵和精梳制绵两种加工系统。绢纺圆梳制绵中,先将呈块状或束状的各种精干绵经开绵机进行开松处理,使精干绵得到必要的开松、并使丝纤维具有一定的平行伸直度,同时清除精干绵中的部分蛹屑和其他杂质,混合精干绵,制成一定规格和厚薄均匀的绵张。经切绵工序,切断绵张和前道圆梳落绵中过长的纤维,使纤维进一步松解、伸直和平行,并清除一定的杂质,制成供圆梳梳理的棒绵。再经圆梳工序的精细梳理,使受梳纤维成为平行伸直的单纤维,去除杂质、短纤维和绵粒数。接下来,由排绵工序剔除精绵中残留的杂质、绵结、束丝和其他不适合纺制绢丝的纤维,如油污丝。并将精绵扯成一定重量(6-10g)的小块,再折成一定宽度(12-14cm)的绵片。最后经过两道延展机制成符合要求的精绵。如图2所示,为绢纺圆梳制绵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绢纺牵切制绵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精干绵进行牵切,再依次进行皮圈牵伸、第一次针梳、直型精梳和第二次针梳制得精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军郁崇文杨建平郭建生张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