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系统、方法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553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外观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系统及方法。其基于物料面除尘装置及面阵检测装置以实现并适用于前述所述的除尘及检测方法,除尘装置和面阵检测装置沿x轴方向依次布置;除尘装置处沿x轴方向依次布置有翻料位、举料位和除尘台风系统;除尘台风系统的上方布置有用于在翻料位、举料位、形成于除尘台风系统上侧的除尘位以及面阵检测装置中的检测位之间运送检测对象的除尘两轴模块;面阵检测装置处设有用于对待检测检测对象进行面阵视觉检测的面阵相机。的面阵相机。的面阵相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系统、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外观缺陷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系统、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产品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这类智能产品。
[0003]现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该类产品的产量及消费需求均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类产品均属于基于中框而装配成型的电子产品,故而这些产品的中框质量直接影响到这个产品的质量。
[0004]该类产品的中框分为用于安装屏幕的BG面和用于安装电池的CG面;由于在中框的加工及运输过程中,BG面以及CG面处容易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的外观缺陷,如应力痕、碰伤、压伤、刮伤、棱边毛刺、棱边毛边、棱边卷边、过铣、漏铣以及未铣到位等外观缺陷。
[0005]传统的对于此类物件的外观缺陷检测方式中大多为人工通过肉眼检测,或者通过检测设备依次逐个的进行采图识别检测;这些检测方式一方面检测精度不够高,因为这些方式中外观检测的覆盖区域不够完全,并且没有针对不同的检测区域进行系统化针对性的相机布置,所以传统的检测方式容易出现不良品漏检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些检测方式没有形成一个成套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以及方法,从上料到下料,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从上料、除尘、不同区域针对性外观缺陷检测直至下料的外观缺陷检测设备;故而现有的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大产量下的产品外观检测需求。
[0006]针对于除尘装置而言,由于该类物件的加工车间内环境较差,可能导致该类物件的表面存在着积尘,这些灰尘可能会导致在后续的采图识别检测过程中,对外观上的缺陷存在着遮挡的情况,从而可能导致外观缺陷因积尘而未被检出的情况,进而可能影响到整个检测精度的问题,故而在采图检测前需要对于该类物件的物料面(通常选择为BG面,因为BG面的凹陷比较大从而容易积尘)进行除尘。
[0007]现有的除尘装置一方面难以较佳地直接与外观检测设备中的其他装置相配合使用,另一方面也无法较佳地适用于该类物件的除尘,故而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能够适用于整套外观缺陷检测设备的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上料以用于除尘
[0010]将待除尘的检测对象放置于翻料位处并保持BG面朝下;
[0011]步骤二、翻转待除尘检测对象
[0012]将位于翻料位处的检测对象翻转180度至举料位处,此时检测对象CG面朝上的定
位于举料位;
[0013]步骤三、举升待除尘检测对象
[0014]将位于举料位处的检测对象向上举升至后续除尘两轴模块可拾取的高度处;
[0015]步骤四、拾取检测对象并移动至除尘位
[0016]移动除尘两轴模块并将举升至可拾取高度处的检测对象吸取;并保持检测对象BG面朝下,吸取后先沿x轴方向横移至除尘位正上方,然后沿z轴下移至除尘位;
[0017]步骤五、除尘
[0018]通过位于除尘位下侧的除尘台风系统对位于除尘位处的检测对象进行除尘,将灰尘吹起并从顶上抽走;
[0019]步骤六、检测对象运送至面阵检测位
[0020]将除尘结束后的检测对象通过除尘两轴模块移动至面阵相机处的面阵检测位;
[0021]步骤七、面阵检测
[0022]面阵检测位具有绕y轴旋转方向以及相对于自身中心轴线两个旋转方向上的自由度;面阵相机具有沿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的自由度;通过面阵检测位和面阵相机五个轴向上的运动相配合以调整待检测检测对象与面阵相机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通过调整位置关系逐次对于检测对象易出现缺陷的四个侧边和四个对角检测以及平面上四条边进行检测。
[0023]具体说明地,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翻转机构将从前一上料工位中CG面朝上的检测对象经过翻料至BG面朝下,因为BG面形成有凹槽和夹缝等容易积灰的部位,故而保持BG面朝下地通过除尘位除尘,从而能够较佳地对于容易积灰的BG面进行除尘,除尘效果较佳;同时,这样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检测对象的BG面表面积灰过多而导致后续的BG面外观缺陷采图受灰尘影响的情况;进而能够确保后续的检测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对BG面表面情况进行采图识别。
[0024]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除尘方法能够较佳地与在先的上料装置以及后续的面阵检测相平顺连接,从而使得整个视觉检测过程高效地不间断进行,无需额外通过其余外部设备对检测对象进行除尘;此外,在除尘之后,检测对象直接移运至面阵检测处,从而检测对象不会与外界环境再次接触进而避免因接触外界环境而再次积尘的情况,故而本专利技术中的除尘方法能够确保了除尘结束后检测对象在除尘后能够较佳地保持表面清洁。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系统,其基于物料面除尘装置及面阵检测装置以实现并适用于前述所述的除尘及检测方法,除尘装置和面阵检测装置沿x轴方向依次布置;除尘装置处沿x轴方向依次布置有翻料位、举料位和除尘台风系统;除尘台风系统的上方布置有用于在翻料位、举料位、形成于除尘台风系统上侧的除尘位以及面阵检测装置中的检测位之间运送检测对象的除尘两轴模块;面阵检测装置处设有用于对待检测检测对象进行面阵视觉检测的面阵相机。
[0026]作为优选,翻料位包括沿y轴方向间隔安装于翻料转轴处的通过吸附CG面吸附检测对象的翻料放置部;翻料转轴的一端与动力轮相连接,动力轮通过传动带以及传动轮与翻料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以实现控制转动,翻料放置部通过真空吸盘以实现对于检测对象的吸附和松开;举料位包括沿y轴方向与翻料放置板一一对应间隔布置的通过吸附BG面吸附检测对象的举料放置部,举料放置部的下部连接于沿y轴布置的举料底板,多个举料
放置板对称布置于举料底板的中部两侧,举料底板的中部下端与举料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以随之沿z轴方向移动;翻料放置部包括CG面定位工装,CG面定位工装包括用于连接布置气路的CG面定位底板,CG面定位底板的上端面处贴合布置有CG面吸嘴布置板,CG面吸嘴布置板的上端面处形成有CG面吸附位置,CG面吸嘴布置板处布置有多个与气路相连接的CG面吸嘴,多个CG面吸嘴共同配合对CG面吸附位置处的检测对象进行吸附。
[0027]CG面吸嘴布置板长边侧壁处形成有CG面安装槽,CG面安装槽内安装有CG面接近传感器,CG面接近传感器的感应方向朝向CG面吸附位置以感应识别;CG面定位底板的侧壁和底壁中心处分别布置有两个CG面气路通口,CG面定位底板的底壁中心处的CG面气路通口布置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CG面定位底板设有CG面气路通口的侧壁处形成有用于加工内部气路的CG面工艺孔,CG面气路通口通过内部气路与CG面吸嘴相连通;CG面吸嘴布置板处的吸嘴数量为四个,四个吸嘴分别相对与CG面吸嘴布置板的中心位置布置于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处;CG面定位底板靠近CG面接近传感器的一侧外壁的边角处形成有布线槽,布线槽沿边角延伸至接近传感器所处CG面安装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方法,其基于相互配合的物料面除尘装置及面阵检测装置实现,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上料以用于除尘将待除尘的检测对象放置于翻料位(1310)处并保持BG面朝上;步骤二、翻转待除尘检测对象将位于翻料位(1310)处的检测对象翻转(180)度至举料位(1320)处,此时检测对象CG面朝上的定位于举料位(1320);步骤三、举升待除尘检测对象将位于举料位(1320)处的检测对象向上举升至后续除尘两轴模块(1330)可拾取的高度处;步骤四、拾取检测对象并移动至除尘位移动除尘两轴模块(1330)并将举升至可拾取高度处的检测对象吸取;并保持检测对象BG面朝下,吸取后先沿x轴方向横移至除尘位正上方,然后沿z轴下移至除尘位;步骤五、除尘通过位于除尘位下侧的除尘台风系统对位于除尘位处的检测对象进行除尘,将灰尘吹起并从顶上抽走;步骤六、检测对象运送至面阵检测位(1713)将除尘结束后的检测对象通过除尘两轴模块(1330)移动至面阵相机(1714)处的面阵检测位(1713);步骤七、面阵检测面阵检测位(1713)具有绕y轴旋转方向以及相对于自身中心轴线两个旋转方向上的自由度;面阵相机(1714)具有沿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的自由度;通过面阵检测位(1713)和面阵相机(1714)五个轴向上的运动相配合以调整待检测检测对象与面阵相机(1714)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通过调整位置关系逐次对于检测对象易出现缺陷的四个侧边和四个对角检测以及平面上四条边进行检测。2.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基于物料面除尘装置及面阵检测装置以实现并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及检测方法,除尘装置和面阵检测装置沿x轴方向依次布置;除尘装置(1300)处沿x轴方向依次布置有翻料位(1310)、举料位(1320)和除尘台风系统;除尘台风系统的上方布置有用于在翻料位(1310)、举料位(1320)、形成于除尘台风系统上侧的除尘位以及面阵检测装置(1700)中的检测位之间运送检测对象的除尘两轴模块(1330);面阵检测装置(1700)处设有用于对待检测检测对象进行面阵视觉检测的面阵相机(17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翻料位(1310)包括沿y轴方向间隔安装于翻料转轴(1312)处的通过吸附CG面吸附检测对象的翻料放置部(1311);翻料转轴(1312)的一端与动力轮相连接,动力轮通过传动带以及传动轮与与翻料伺服电机(1313)的输出端相连接以实现控制转动,翻料放置部(1311)通过真空吸盘以实现对于检测对象的吸附和松开;举料位(1320)包括沿y轴方向与翻料放置板一一对应间隔布置的通过吸附BG面吸附检测对象的举料放置部(1321),举料放置部(1321)的下部连接于沿y轴布置的举料底板(1322),多个举料放置板对称布置于举料底板(1322)的中部两侧,举料
底板(1322)的中部下端与举料气缸(1323)的活塞杆相连接以随之沿z轴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料面除尘及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翻料放置部包括CG面定位工装(200),CG面定位工装(200)包括用于连接布置气路的CG面定位底板(210),CG面定位底板(210)的上端面处贴合布置有CG面吸头布置板(220),CG面吸头布置板(220)的上端面处形成有CG面吸附位置,CG面吸头布置板(220)处布置有多个与气路相连接的CG面吸嘴(221),多个CG面吸嘴(221)共同配合对CG面吸附位置处的检测对象进行吸附。CG面吸头布置板(220)长边侧壁处形成有CG面安装槽(222),CG面安装槽(222)内安装有CG面接近传感器(223),CG面接近传感器(223)的感应方向朝向CG面吸附位置以感应识别;CG面定位底板(210)的侧壁和底壁中心处分别布置有两个CG面气路通口(211),CG面定位底板(210)的底壁中心处的CG面气路通口(211)布置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212);CG面定位底板(210)设有CG面气路通口(211)的侧壁处形成有用于加工内部气路的CG面工艺孔(213),CG面气路通口(211)通过内部气路与CG面吸嘴(221)相连通;CG面吸头布置板(220)处的吸嘴数量为四个,四个吸嘴分别相对于CG面吸头布置板(220)的中心位置布置于靠近四个边角的位置处,CG面定位底板(210)靠近CG面接近传感器(223)的一侧外壁的边角处形成有布线槽,布线槽沿边角延伸至接近传感器所处CG面安装槽(222)处并形成连通,布线槽和CG面安装槽(222)的连接区域形成有圆角;CG面定位底板(210)和CG面吸头布置板(220)相贴合的四个边角处形成有贯通的螺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哲梁正南赖勉力李恩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九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