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366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和系统,采集受电弓的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位移偏移量,进而通过所述位移偏移量二次求导,计算出加速度值,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接触网上是否存在硬点,解决基于图形检测的方案,虽然可以计算得到实时的受电弓垂向加速度数据,但无法准确的定性判断是否属于弓网硬点,存在漏判和误判的可能性的问题。判的可能性的问题。判的可能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网硬点检测技术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接触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安全和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状态。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0003]目前,接触网上由于施工时工艺不规范、接触线导高值调整不到位、中锚受力不均匀、轨道线路不平、运行过程中机车晃动等因素而产生硬点。通常我们将引起列车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力突然变化的地点称为接触硬点,简称硬点。硬点对接触网和受电弓的伤害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机械伤害,二是电弧伤害。机械伤害是指对受电弓、接触导线造成的碰伤、刮伤等;电弧伤害则是指硬点引起的弓网离线和离线瞬间所产生的高温电弧对接触网、受电弓的伤害。其中,对受电弓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对弓头的点蚀和汽化,对接触导线的伤害则除了点蚀、汽化以外,还有对导线的高温退火。因此,对接触网硬点的检测是弓网检测中必不可少的检测工作。
[0004]目前国内硬点检测的方法主要有:
[0005]1、利用安装在受电弓碳滑板上的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输出信号来反映受电弓碳滑板加速度的变化,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弓网硬点。
[0006]2、通过安装在受电弓碳滑板区域里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弓网接触力,进而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弓网硬点。
[0007]上述两种方案,采用的装置对受电弓或碳滑板改造较大,成本较高,影响弓网运行关系,使用频率低,不适合轨道交通部门批量应用和实时检测。基于图形检测的方案,虽然可以计算得到实时的受电弓垂向加速度数据,但无法准确的定性判断是否属于弓网硬点,存在漏判和误判的可能性。另外,有部分现有的采用高速相机检测硬点的方法中,由于需要搭配线激光来使用,因而容易产生光污染,且线激光的成像质量,尤其是在图像边缘提取等方面的缺失,使得检测精度偏低。因此,对现有的接触网硬点检测技术进行改进,研发出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和系统监测系统,以解决基于图形检测的方案,虽然可以计算得到实时的受电弓垂向加速度数据,但无法准确的定性判断是否属于弓网硬点,存在漏判和误判的可能性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包括:
[0011]S1:采集受电弓的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
[0012]S2:对所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位移偏移量,进而通过所述位移偏移量二次求导,计算出加速度值;
[0013]S3: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接触网上是否存在硬点。
[0014]优选的,采集所述受电弓两端的所述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的步骤,包括;
[0015]S101:根据特质反光标签的反光特性定位受电弓的羊角区域,所述反光标签贴设在所述羊角区域;
[0016]S102:通过高速面阵相机采集所述受电弓两端的所述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
[0017]优选的,对所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位移偏移量,进而通过所述位移偏移量的二次求导,计算出加速度值的步骤,包括;
[0018]S201:对所述图像中反光标签的位置进行特征提取,将反光标签位置的图像进行格式转换并旋转,利用梯度微分计算,对灰度边缘进行抑制噪声、特征增强等图像处理,使图像边缘更加光滑清晰,再利用hog模型对硬点信息进行提取;
[0019]S202:通过对所述图像中反光标签的位置进行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后,图像边缘变得更加光滑清晰,系统能够更加容易辨识出每一帧图像中,反光标签边缘像素点出现的轻微抖动,便于计算出边缘像素点的位置变化;
[0020]S203:计算出上下两帧图像中反光标签位置像素点的位移偏移量,并通过二次求导,实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加速度值。
[0021]优选的,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接触网上是否存在硬点的步骤,包括:
[0022]S303: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加速度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
[0023]S302:若符合预设阙值范围,则确定接触网上存在硬点;
[0024]S303:若不在预设阙值范围内,则确定接触网上不存在硬点。
[0025]优选的,在确定接触网上存在硬点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S401:根据所述加速度值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程度,系统自动将硬点检测数据通过4G无线网络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0027]S402:通过云端服务器查询硬点检测数据。
[0028]第二方面,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加速度计算模块以及硬点判断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将图像数据传输至加速度计算模块,得到计算结果,加速度计算模块将计算结果传输至硬点判断模块,得到硬点判断结果;
[0029]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受电弓的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
[0030]加速度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位移偏移量,进而通过所述位移偏移量二次求导,计算出加速度值;
[0031]硬点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接触网上是否存在硬点。
[0032]优选的:图像采集模块,包括;
[0033]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特质反光标签的反光特性定位受电弓的羊角区域,所述反光标签贴设在所述羊角区域,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通过高速面阵相机采集所述受
电弓两端的所述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
[0034]优选地,所述加速度计算模块,包括;
[0035]所述加速度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图像中反光标签的位置进行特征提取,将反光标签位置的图像进行格式转换并旋转,利用梯度微分计算,对灰度边缘进行抑制噪声、特征增强等图像处理,使图像边缘更加光滑清晰,再利用hog模型对硬点信息进行提取;
[0036]所述加速度计算模块通过对所述图像中反光标签的位置进行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后,图像边缘变得更加光滑清晰,系统能够更加容易辨识出每一帧图像中,反光标签边缘像素点出现的轻微抖动,便于计算出边缘像素点的位置变化;
[0037]所述加速度计算模块计算出上下两帧图像中反光标签位置像素点的位移偏移量,并通过二次求导,实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加速度值。
[0038]优选地,所述硬点判断模块,包括;
[0039]所述硬点判断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加速度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若符合预设阙值范围,则确定接触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采集受电弓的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S2:对所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位移偏移量,进而通过所述位移偏移量二次求导,计算出加速度值;S3: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接触网上是否存在硬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受电弓两端的所述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的步骤,包括;S101:根据特质反光标签的反光特性定位受电弓的羊角区域,所述反光标签贴设在所述羊角区域;S102:通过高速面阵相机采集所述受电弓两端的所述羊角区域单位时间内的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位移偏移量,进而通过所述位移偏移量的二次求导,计算出加速度值的步骤,包括;S201:对所述图像中反光标签的位置进行特征提取,将反光标签位置的图像进行格式转换并旋转,利用梯度微分计算,对灰度边缘进行抑制噪声、特征增强等图像处理,使图像边缘更加光滑清晰,再利用hog模型对硬点信息进行提取;S202:通过对所述图像中反光标签的位置进行特征提取和图像处理后,图像边缘变得更加光滑清晰,系统能够更加容易辨识出每一帧图像中,反光标签边缘像素点出现的轻微抖动,便于计算出边缘像素点的位置变化;S203:计算出上下两帧图像中反光标签位置像素点的位移偏移量,并通过二次求导,实时计算出所述受电弓的加速度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判断接触网上是否存在硬点的步骤,包括:S303: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加速度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所述加速度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S302:若符合预设阙值范围,则确定接触网上存在硬点;S303:若不在预设阙值范围内,则确定接触网上不存在硬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接触网上存在硬点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S401:根据所述加速度值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程度,系统自动将硬点检测数据通过4G无线网络传输到云端服务器;S402:通过云端服务器查询硬点检测数据。6.一种非接触式弓网硬点检测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含斌王奎赵晓敏陈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链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