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减量菌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70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减量菌剂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32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菌剂既可以用于原位污泥减量,也可应用于异位污泥减量,污泥减量达50%左右,可有效减少生化系统剩余污泥产量,降低后期剩余污泥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减量菌剂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减量菌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供水不断增加,导致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了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0003]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活性污泥技术,活性污泥技术自1914年专利技术以来已有百年历史,具有技术成熟、污水处理稳定且效果好的优点。但是,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工艺中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这也是活性污泥工艺的一大弊端。按照污泥含水率80%计,每万方污水处理后产生剩余污泥约5

10t,按照上述污水处理量,每天将产生约10万

20万吨剩余污泥,且统计显示,对剩余污泥处理的费用约为总运行费用的20%

50%,可见,剩余污泥产生量大、处理费用高。同时,剩余污泥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若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置,容易对土壤和地下水等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因此,剩余污泥必须得到有效处置。
[0004]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创新,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也得到不断发展,目前对剩余污泥处理一般采用以下两种途径:一是更为先进的污泥处置技术,二是污泥减量技术。前者是指剩余污泥的后处理,如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焚烧等;后者是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物化手段、生物技术等尽可能的降低剩余污泥的产生量,这种处理技术目前逐渐发展成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污泥减量,是目前解决剩余污泥问题的一种好办法,即污泥减量技术。<br/>[0005][0006]目前,污泥减量主要通过代谢解偶联、隐性生长、生物强化作用三个方面实现:
[0007](1)代谢解偶联。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当在某个特殊条件下时,分解代谢产生的能量不能有效地储存在ATP中,而以热的形式被释放,进而抑制合成代谢,导致表观产率系数降低,实现污泥减量。目前主要通过投加解偶联剂、高So/Xo条件(高底物浓度/污泥浓度)和改变现场环境等实现。然而,实现代谢解偶联的条件存在投资高、成本昂贵,或存在二次污染等原因,未被大范围推广。
[0008](2)隐性生长。隐性生长是指微生物利用细胞残留物水解形成的二次基质,再次合成细胞所需的一种生长方式。目前常用的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手段使污泥细胞快速死亡(破裂)并水解成二次基质被其他微生物所利用的各种溶胞技术,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溶胞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工艺,污泥减量可达45%

90%,但是工艺尚存在投资大、能耗高等缺陷,仅在部分领域应用。
[0009](3)生物强化。从自然界中或者原系统中筛选出优势微生物菌种,或者通过基因组合手段形成的高校功能菌种,以达到去除污染物或者提高去除效率的方法。生物强化作用机理有直接作用、共代谢作用和生物固定技术,可将其分为利用食物链加强微型动物对细菌捕食的生物捕食和添加微生物菌剂两种方法。通过生物强化进行污泥减量是一种从源头
上进行污泥治理的绿色技术,特别是通过投加微生物菌剂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在污水处理、污泥治理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0010][0011]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减量菌剂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剂既可以用于原位污泥减量,也可应用于异位污泥减量,污泥减量达50%左右,可有效减少生化系统剩余污泥产量,降低后期剩余污泥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0013]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4321。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复合菌,包括上述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6150。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复合菌中,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有效活菌数比为(2~20):(2~30)。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有效活菌数比为2:30、20:2或20:30。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取活化后的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分别接种,培养后,获得种子液;
[0020]S2:取所述种子液分别接种后,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
[0021]S3:取所述发酵液分别吸附、干燥、粉碎后,混合,获得所述复合菌。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取活化后的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接种,培养后,获得种子液;
[0024]S2:取所述种子液接种后,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
[0025]S3:取所述发酵液吸附、干燥、粉碎后,获得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S1中,所述活化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4~8h。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S1中,所述培养的时间为8~18h,温度为25~35℃,转速为100~200r/min。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S2中,所述接种的接种量为1~5%,OD
600
=15~20。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S2中,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为10~30h,温度为25~35℃,转速为100~200r/min。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S2中,所述发酵培养采用发酵培养基2;所述发酵培养基2的pH值为5.5~7.5,所述发酵培养基2包括:玉米粉1~3%(w/v)、葡萄糖0.5~2%(w/v)、玉米浆干粉1.5~3.5%(w/v)、尿素0.1~0.5%(w/v)、硫酸镁0.01~
0.05%(w/v)、氯化钠0.05~0.2%(w/v)、磷酸二氢钾0.1~0.3%(w/v)和硫酸锰0.001~0.003%(w/v)。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S3中,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的有效活菌数不小于10亿/g。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4321。2.复合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615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有效活菌数比为(2~20):(2~30)。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活化后的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分别接种,培养后,获得种子液;S2:取所述种子液分别接种后,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S3:取所述发酵液分别吸附、干燥、粉碎后,混合,获得所述复合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活化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4~8h。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培养的时间为8~18h,温度为25~35℃,转速为100~200r/min。7.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为10~30h,温度为25~35℃,转速为100~200r/min。8.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发酵培养采用发酵培养基;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pH5.5~7.5的发酵培养基1或pH5.5~7.5的发酵培养基2;所述发酵培养基1包括:葡萄糖1~3%(w/v)、玉米淀粉1~3%(w/v)、豆粕2~6%(w/v)、硫酸铵0.1~0.3%(w/v)、硫酸锰0.01~0.06%(w/v)、硫酸镁0.03~0.08%(w/v)和氯化钙0.01~0.05%(w/v);所述发酵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树刚马娜娜杨传伦傅英旬孔凡衡张萧萧王建平蔡倩倩郭南南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