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60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制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生胶软化后进行切块;S2:对软化切块后的生胶通过塑炼机进行加工;S3:将S2中的产物与配合剂在胶炼机中进行混合;S4:将S3中的产物在压延设备中制成不同的形状;S5:在S4中的产物中加入硫化剂。对生胶烘软后切成小块。小块的生胶放入塑炼机中进行加工,将加工后的产物与配合剂在胶炼机中混合。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滑石等。将混合后的产物在压延设备上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半成品,在该半成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硫化剂,使塑性的胶料变成具有高弹性的硫化胶。弹性的硫化胶。弹性的硫化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橡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硅橡胶制品是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胶,加入各种填料(补强剂、耐热剂、改性剂等)经混炼、簿通、过滤、加硫、模压、挤出、粘接等生产工艺制成。
[0003]申请号为201810430042.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硅橡胶生产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生胶烘软后切胶或破胶成小块,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滑石等放入研磨设备中研磨;将破碎后的生胶放入塑炼机中加热,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将研磨均匀的配合剂在炼胶机上与塑性状态的生胶混合均匀;将混练胶在压延机或压出机上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半成品;在该半成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硫化剂,使塑性的胶料变成具有高弹性的硫化胶。
[0004]上述专利公开了硅橡胶生产的方法,在硅橡胶生产中需要塑炼机对生胶进行加热使其便于加工。申请号为202110903300.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原料生胶塑炼装置,包括塑炼箱、预热箱和塑炼辊,塑炼箱的内部设置有塑炼辊,塑炼箱的一侧设置有预热箱,预热箱的进料端设置有下料斗,预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塑炼箱内的原料进行加热的预热辊,预热辊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塑炼箱内的原料起到碾压作用的碾压辊,所述预热箱远离下料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塑炼箱进行间歇性供料的供料组件。
[0005]现有的硅橡胶制备工艺中,采用塑炼机进行加工时,塑炼设备需要通过塑炼箱不停的转动对原料进行循环加热,旋转的稳定影响整体硅橡胶的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硅橡胶制备工艺。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对生胶软化后进行切块;
[0009]S2:对软化切块后的生胶通过塑炼机进行加工;
[0010]S3:将S2中的产物与配合剂在胶炼机中进行混合;
[0011]S4:将S3中的产物在压延设备中制成不同的形状;
[0012]S5:在S4中的产物中加入硫化剂。
[0013]本技术方案中,对生胶烘软后切成小块。小块的生胶放入塑炼机中进行加工,将加工后的产物与配合剂在胶炼机中混合。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滑石等。将混合后的产物在压延设备上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半成品,在该半成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硫化剂,使塑性的胶料变成具有高弹性的硫化胶。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塑炼机包括:
[0015]壳体;
[0016]预热箱,其置于壳体的上部;
[0017]塑炼箱,其置于壳体的下部;
[0018]泵料组件,其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塑炼箱对应,出料口与预热箱对应;
[0019]其中,所述塑炼箱上设有用于进料的第一开口和用于出料的第二开口,所述预热箱上设有用于进料的第三开口和用于出料的第四开口,
[0020]所述第一开口嵌入第四开口内,第一开口内设有第一下料板,第四开口内设有第二下料板,第一下料板上设有第一下料孔,第二下料板上设有第二下料孔,
[0021]所述塑炼箱上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区塑炼箱转动使第一下料孔重合或错位。
[0022]本技术方案中,预热箱与塑炼箱在壳体内上下设置,同时在塑炼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进料的第一开口,在塑炼箱的侧面设置用于出料的第二开口,在预热箱的上部设置由于进料的第三开口,在预热箱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出料的第四开口。泵料组件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与第二开口对应,出料口则嵌入预热箱内。
[0023]第一开口嵌入第四开口内,同时在第一开口内设置有第一下料板,在第四开口内设置有第二下料板。第一下料板上设置有第一下料孔,第二下料板上设置有第二下料孔,通过塑炼箱的转动能使第二下料孔转动,从而使第一下料孔与第二下料孔重合,原料能够从预热箱流入塑炼箱。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0025]支撑板,其置于壳体内;
[0026]传动齿轮,其置于塑炼箱上;
[0027]驱动电机,其与传动齿轮配合驱动塑炼箱转动;
[0028]其中,所述塑炼箱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旋转组件。
[0029]本技术方案中,支撑板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在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在塑炼箱的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通过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配合能够驱动塑炼箱的转动。同时在塑炼箱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旋转组件,能够保证塑炼箱转动的稳定。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
[0031]第一导向环,其置于支撑板上;
[0032]第一导向件,其置于塑炼箱上且嵌入第一导向环内并能够沿第一导向环移动;
[0033]第二导向环,其置于支撑板上;
[0034]第一抵触件,其置于塑炼箱上;
[0035]第二抵触件,其置于第二导向环内;
[0036]其中,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能够相互抵触,第二抵触件连接有缓冲组件。
[0037]本技术方案中,塑炼箱转动时,第一导向件嵌入第一导向环内并沿第一导向环移动,从而保证塑炼箱转动的稳定。同时在支撑板上设置第二导向环,在塑炼箱上设置第一抵触件,第二导向环内设置第二抵触件,第二抵触件能够在第二导向环内沿第二导向环移动。第二抵触件连接有缓冲组件,当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碰撞抵触时,通过缓冲组件能够对塑炼箱的旋转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提高塑炼箱转动的稳定性。
[003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抵触件包括第一上抵触块和第一下抵触块,
第一上抵触块和第二上抵触块可转动连接,
[0039]所述第二抵触件包括第二上抵触块和第二下抵触块,第二上抵触块和第二下抵触块可转动连接,
[0040]所述第一上抵触块与第二下抵触块抵触,所述第二上抵触块与第一下抵触块抵触,
[0041]所述第二上抵触块连接所述缓冲组件。
[0042]本技术方案中,第一上抵触件和第二下抵触件抵触,第二上抵触件和第一下抵触件抵触,当塑炼箱往复转动时,能够使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保持处于抵触状态,从而保证塑炼箱在转动以及回转时均能够得到良好的缓冲,保证稳定性。
[0043]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0044]导向槽,其置于第二导向环上;
[0045]缓冲弹簧,其置于导向槽内;
[0046]固定板,其中置于导向槽内;
[0047]其中,第二上抵触块上设有朝向导向槽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连接部固定,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
[0048]本技术方案中,在第二导向环的一侧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为弧形使其能够第二导向环贴合,缓冲弹簧嵌入导向槽内且能够沿弧形的导向槽伸缩。在导向槽内设置有固定板,第二上抵触块上设置有连接部,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生胶软化后进行切块;S2:对软化切块后的生胶通过塑炼机进行加工;S3:将S2中的产物与配合剂在胶炼机中进行混合;S4:将S3中的产物在压延设备中制成不同的形状;S5:在S4中的产物中加入硫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炼机包括:壳体(100);预热箱(110),其置于壳体(100)的上部;塑炼箱(120),其置于壳体(100)的下部;泵料组件(140),其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塑炼箱(120)对应,出料口与预热箱(110)对应;其中,所述塑炼箱(120)上设有用于进料的第一开口(121)和用于出料的第二开口(122),所述预热箱(110)上设有用于进料的第三开口(111)和用于出料的第四开口(114),所述第一开口(121)嵌入第四开口(114)内,第一开口(121)内设有第一下料板(124),第四开口(114)内设有第二下料板(112),第一下料板(124)上设有第一下料孔(125),第二下料板(112)上设有第二下料孔(113),所述塑炼箱(120)上设置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区塑炼箱(120)转动使第一下料孔(125)重合或错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撑板(160),其置于壳体(100)内;传动齿轮(130),其置于塑炼箱(120)上;驱动电机,其与传动齿轮(130)配合驱动塑炼箱(120)转动;其中,所述塑炼箱(120)与支撑板(160)之间设置有旋转组件(2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橡胶制备工艺,其特征杂鱼,所述旋转组件(200)包括:第一导向环(210),其置于支撑板(160)上;第一导向件(211),其置于塑炼箱(120)上且嵌入第一导向环(210)内并能够沿第一导向环(210)移动;第二导向环(220),其置于支撑板(160)上;第一抵触件,其置于塑炼箱(120)上;第二抵触件,其置于第二导向环(220)内;其中,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能够相互抵触,第二抵触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小民周尚靖赵康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汇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