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症的方法和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381387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1
发明专利技术人已经在BALB/c小鼠中开发了转移性4T1乳腺肿瘤模型。他们已经证明,异种胚胎干细胞与丙戊酸(VPA)联合接种产生针对乳腺癌的更高的抗肿瘤反应并抑制转移发展。他们确定,与单独使用ESC或iPSC相比,这些反应仅通过在治疗方案中添加丙戊酸实现。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人提供了治疗表达胚胎抗原的癌症的新治疗策略。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患有癌症的受试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受试者同时、分别或依次施用治疗量的作为组合制剂的i)多能细胞群和ii)选自激活MHC表达的组的化合物。ii)选自激活MHC表达的组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癌症的方法和组合物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5月24日、申请号为201780045481X、专利技术名称为“治疗癌症的方法和组合物”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学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癌疫苗联合疗法。
[0003]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产生包含多能细胞的组合物的方法,所述多能细胞呈递多种新抗原,并且其可用于制备癌细胞疫苗。

技术介绍

[0004]大多数癌症是由在发育和组织维持期间所需的正常干细胞的DNA复制期间产生的随机突变引起的。癌症干细胞(CSC)在动态状态中是异质性的并且在表观遗传上是塑性的。由CSC产生的肿瘤细胞由同时积累的存在于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信号传导途径上的突变驱动,导致肿瘤进化的克隆波。在“克隆

进化模型”中,突变的类型随着癌症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个体癌细胞变得越来越变化和侵略性。在早期肿瘤发展中获得的突变在晚期疾病中持续存在。
[0005]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突变导致寡克隆肿瘤扩增,以及与进行性免疫编辑和耗尽相关的癌细胞抗性。癌症的突变特征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高度相关。突变产生具有免疫原性表位的新型非自身新抗原。然而,由于肿瘤微环境通常是免疫抑制的,宿主免疫系统通常不能正确地破坏这些细胞并对抗这些癌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T细胞应答报告的临床益处与肿瘤的突变率和突变谱密切相关。
[0006]癌症干细胞(CSC)代表了一小部分自我更新的癌细胞,这些细胞有助于肿瘤持续存在和复发,因为它们经常对常规治疗产生抗性。在各种来源的实体瘤中描述了最初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现的CSC,包括乳腺癌、成胶质细胞瘤、前列腺癌、结肠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卵巢癌、膀胱癌、肺癌、胰腺癌。CSC的特征在于在小鼠中形成异种肿瘤和肿瘤发生能力。此外,它们具有放射性和化学抗性,导致患者缺乏治疗性反应。因此,在治疗完成后,CSC持续性地引起肿瘤复发和/或转移。一些出版物已经表明了肿瘤发病机制与胚胎干细胞(ESC)状态之间的分子联系。CSC表达大量胚胎抗原,所述胚胎抗原也由人胚胎干细胞(hESC)和人诱导的多能干细胞(hiPSC)表达。
[0007]首先,OCT4、NANOG和SOX2转录因子是主要调节因子,它们作为高度整合网络(与c

myc和多梳(polycomb)网络相关)的一部分一起工作,使用表观遗传机制通过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重塑染色质,以驱动体细胞转变为CSC或iPSC。这些因子在正常成体干细胞中不存在。胚胎干细胞样基因表达和定义人多能干细胞(ESC/IPSC)身份的多梳调控基因的低表达在低分化的人肿瘤中与临床结果差和化疗后远处复发相关,无论癌症来源如何(乳腺癌、胰腺癌、膀胱癌、肺癌、前列腺癌、成神经管细胞瘤...)。具有“干性”特征的低分化肿瘤与具有上皮

间充质“EMT”标志物的癌细胞的间充质性状、低水平的MHC

I表达、具有促肿瘤炎性白细胞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基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相关。经历EMT的肿瘤细胞获得干性
性质并且成为具有在整个生物体中非常早地迁移且长时间持续处于休眠期的能力的CSC。CSC充当种子储库并补充肿瘤隔室。它们还通过自我更新扩增,传播到不同的组织,产生转移。这些CSC具有多能胚胎基因特征,并且对抗癌药物和放疗具有抗性。由于上述原因(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它们也逃避了免疫抗肿瘤防御。
[0008]据报道,胎儿组织可用于使小鼠免疫,并且这可以诱导移植肿瘤的排斥,包括皮肤癌、肝癌和胃肠道癌。这种反应可以通过以下事实来解释:这些肿瘤细胞表达大量癌胚抗原。
[0009]迄今为止,已经建立了几种人类癌症疫苗试验,以靶向胚胎抗原,例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或癌症/睾丸抗原。不幸的是,已经证明单独靶向一种抗原不足以产生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介导肿瘤排斥,因为逃逸突变体的快速出现导致单价癌症疫苗的普遍低效。
[0010]最近对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力的兴趣使得定义明确的ESC系以及在表型上和功能上与ESC相似的iPSC得以广泛应用。
[0011]癌症相关的表观遗传畸变是癌症干细胞的特征性状,涉及表观遗传机制的每个组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特别是microRNA表达)。
[0012]目前,几种具有肿瘤抑制活性的表观遗传修饰药物在肿瘤学中用于临床,包括低甲基化剂如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以及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如伏立诺他或罗米地辛。
[0013]使用这些药物,可以重新编程癌细胞。此外,表观遗传药物对肿瘤微环境的表观遗传重编程是一种癌症治疗的有吸引力的操作方法,因为有明确证据表明癌症发展中癌症

基质的相互作用。
[0014]因此,仍然需要新的方法来预防和/或治疗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癌症。这些癌症表达与ESC/IPSC共有的一组胚胎基因(即,也称为新抗原),尤其包括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癌、成神经管细胞瘤、胆管癌、肝癌、慢性和急性白血病和骨髓瘤。这类癌症主要与间充质样特征相关,其需要开发特异性靶向CSC的疗法以改善癌症患者的存活并提高生活质量。特别地,这样的策略应导致恢复允许的抗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通常是免疫抑制的,因此应重建为具有免疫活性)和免疫抗CSC应答。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全部或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需求和其他需求。
[0015]专利技术简述
[0016]本专利技术基于专利技术人确定,当向患者施用HDACi(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与含有目标抗原或靶向目标抗原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的组合时,任选随后用HDACi进一步治疗,HDACi可用于针对所述目标抗原刺激患者的免疫应答。免疫原性组合物旨在允许针对目标抗原的免疫应答的发生。使用HDACi作为佐剂对于治疗癌症特别令人感兴趣,特别是对于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癌症。本专利技术尤其由权利要求限定。
[0017]专利技术详述
[0018]专利技术人已经表明,将HDACi与多能细胞群一起使用导致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细胞的协同作用和有效应答。
[0019]实际上,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假设,多能干细胞如hESC或hiPSC可用作疫苗以产生针对肿瘤细胞共有的各种胚胎抗原的免疫应答。他们发现,用hESC或hiPSC联合一种能够诱导MHC I的化合物(如丙戊酸)免疫接种小鼠能够诱导针对乳腺癌的有效免疫和抗肿瘤反应,而没
有副作用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迹象。此外,他们发现,这种联合方案与肺转移的显著抑制有关。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证实,与单独使用ESC或iPSC相比,通过在治疗方案中加入HDACI,特别是丙戊酸,可以极大改进这些反应。
[0020]用于改进免疫应答的HDACi
[002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患者中疫苗组合物的功效的方法,包括向患者施用HDACi和所述疫苗组合物。特别地,可以在疫苗组合物中加入HDACi。
[0022]功效增强可以理解为疫苗组合物的免疫原性增强,针对疫苗组合物的免疫应答增强或由免疫组合物产生的免疫应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灭活的多能细胞群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在维持细胞多能性的这种条件下,在扩增步骤期间诱导所述群体中的MHC

I抗原呈递的试剂存在下,扩增多能细胞,其中,所述诱导所述群体中的MHC

I抗原呈递的试剂选自: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DACi)和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ii)将扩增的细胞暴露于将使细胞灭活的灭活剂,同时保持细胞被膜的完整性,iii)回收并调节扩增的灭活细胞。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能细胞群选自:人胚胎干细胞、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同种异体、异种、自体和同基因干细胞。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能细胞进一步在扩增期间暴露于诱变剂以在所述群体的细胞中诱导基因突变。4.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变剂是一种选自以下组的化学诱变剂:烷化剂、活性氧、脱氨剂、多环芳烃、芳香胺、博莱霉素、溴、苯、碱基类似物、嵌入剂、金属、补骨脂素与紫外线辐射相结合和叠氮化钠。5.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变剂是烷化剂,并且其中所述多能细胞暴露于诱变剂持续进行至少15天。6.权利要求3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化剂是乙基亚硝基脲(ENU)。7.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变剂是选自下组的物理诱变剂:电离辐射和UV辐射。8.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导MHC

I抗原呈递的试剂是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DACi),所述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选自丙戊酸(VPA)、伏立诺他、帕比司他、吉维斯特、贝利司他、恩替诺特、莫西诺司他、Practinostat、西达本胺、奎司他斯特和阿昔诺司他。9.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二页说明书三四页附图一三页
申请(专利权)人:巴黎萨克雷大学巴黎西岱大学巴黎公共救济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