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土墙以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64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土墙以及施工方法,涉及挡土墙或防护墙领域,包括墙面板,墙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底,墙面板的墙背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支撑框上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高压囊,高压囊的内部填充有液体,高压囊位于安装槽开口处的一侧安装有承力板,承力板位于安装腔边缘处,承力板局部受到外界撞击时,能够向安装腔的内部移动,对高压囊产生挤压,高压囊受挤压产生的压力会在安装腔中均匀传递给墙面板。落石的撞击力直接作用在承力板上,承力板挤压液体,对液体提供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力会直接作用在墙面板上,液体把承力板承受的压力均匀分散在安装槽的侧壁上,即减小墙面单位面积内承受的力。内承受的力。内承受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土墙以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挡土墙或者防护墙领域,具体为一种挡土墙以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挡土墙或者防护墙作为一种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包括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山坡墙(或者抗滑挡土墙)等,而在山区路段比较复杂的地区,比如可能发生塌方、泥石流或者滑坡的不良地质段,需要修建抗滑挡土墙,该种挡土墙的地基深埋在地面以下,而墙面则高出地面数米(一般是2

3m左右),用于抵抗或者减缓滑坡或者出现泥石流时,用于减缓泥土砂石对居民区或者路面或者建筑物的冲击。
[0003]而现有的抗滑挡土墙一般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由于石头具有棱角,在石头对混凝土墙进行撞击时,石头与墙面的接触面比较小,也就导致石头对墙面产生的局部压强比较大,会使得墙面出现裂痕、局部倒塌,甚至会出现把墙面撞击出窟窿的情况,影响了墙面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土墙以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挡土墙,包括墙面板,墙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底,墙面板的墙背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支撑框上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高压囊,高压囊的内部填充有液体,高压囊位于安装槽开口处的一侧安装有承力板,承力板位于安装腔边缘处,并填充满安装腔的外侧;承力板局部受到外界撞击时,能够向安装腔的内部移动,并对高压囊产生挤压,高压囊受挤压产生的压力会在安装腔中均匀传递给墙面板。
[0006]优选的,支撑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与基底利用混凝土浇筑在一起。
[0007]优选的,安装腔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内板,内板将安装腔分为前、后两个腔室,内板上开设有贯穿槽,贯穿槽连通前、后两个腔室,贯穿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板,前腔室中安装有高压囊,高压囊与内板贴合的一侧中部伸入到贯穿槽中;后腔室中安装有压板,压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与贯穿槽匹配的凸块,凸块的面积小于承力板的面积;压板与安装槽的侧壁接触,凸块能够在贯穿槽中滑动,使得压板具有向墙面板运动的趋势,能够把力传递给墙面板。
[0008]优选的,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贯穿底座的前后侧壁。
[0009]假设对承力板提供的压力为F1,承力板的面积为S,承力板承受压力F1时,对高压囊产生挤压,高压囊内部的液体受到挤压产生的压强p为:,高压囊内部的液体将压
强p传递给墙面板墙背的安装槽侧壁,从而将压力均匀传递给墙面板。
[0010]假设对承力板提供的压力为F1,承力板的面积为S,承力板承受压力F1时,对高压囊产生挤压,高压囊内部的液体受到挤压产生的压强p为:;压板凸块的面积为S2,则压板受到的力F3为:;即;可见,承力板承受的压力F1,最终传递给墙面板时,是压力F1的倍,使得墙面板承受的力大幅度减小。
[0011]优选的,墙面板的墙背侧固定安装有扶肋。
[0012]优选的,凹槽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底座上,在把底座与基底浇筑在一起时,混凝土会填充在凹槽中,基底为一个整体结构。
[0013]优选的,一种挡土墙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挡土墙,利用混凝土将基底和底座浇筑在一起,随后在基底上浇筑墙面板,支撑框浇筑在墙面板的墙背;并在支撑框的安装腔中放入高压囊,并往高压囊中充入液体,在安装腔的开口中放置承力板即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承力板、高压囊、高压囊内部的液体,在落石的撞击力直接作用在承力板上,承力板挤压液体,对液体提供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力会直接作用在墙面板上,而且由于液体受挤压产生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因此液体把承力板承受的压力均匀分散在安装槽的侧壁上,即减小墙面单位面积内承受的力,提高墙面的使用寿命和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墙面板、承力板和高压囊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墙面板、承力板、安装框和高压囊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墙面板、承力板和高压囊的受力分析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墙面板、承力板、高压囊、内板和压板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墙面板、承力板、高压囊、内板和压板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墙面板、承力板、高压囊、内板和压板受力分析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墙面板和扶肋的结构图。
[0016]图中:1、墙面板;2、支撑框;3、承力板;4、高压囊;5、基底;6、底座;7、扶肋;8、内板;9、压板;10、导向板;12、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挡土墙,包括墙面板1,墙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墙面板1的底部安装有基底5,所述墙面板1的墙背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2,支撑框2为不锈钢材质,能够承载较大的力。所述支撑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6,支撑框2上开设有安装腔12,如图1和图2所示。
[0019]墙面板1和基底5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在浇筑时首先把支撑框2和底座6放置在需要设置挡土墙的地基位置,然后浇筑基底5,把底座6和基底5浇筑在一起。在基底5的混凝土干燥之后,在基底5上浇筑墙面板1。在浇筑墙面板1时,需要把支撑框2位于墙面板1的墙背侧,并把支撑框2与墙面板1浇筑在一起。如图7所示,所述墙面板1的墙背侧固定安装有扶肋7,扶肋7的底部与基底5浇筑在一起,扶肋7增加了墙面板1与基底5的接触面,使得墙面板1更加稳定。
[0020]如图2和图5所示,在所述底座6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且凹槽贯穿底座6的前后侧壁,在浇筑底座6与基底5时,基底5的混凝土会从凹槽中穿过,并填充在凹槽中,使得基底5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提高基底5对墙面板1的支撑力。
[0021]所述安装腔12的内部安装有高压囊4,高压囊4为橡胶材质,能够发生变形。所述高压囊4的内部填充有液体,所述高压囊4位于安装槽开口处的一侧安装有承力板3,承力板3位于安装腔12边缘处,填充满安装腔12的外侧开口处,承力板3能够在开口处滑动,如图1所示。
[0022]在墙背侧受到落石的撞击时,落石会与承力板3接触,并把作用力压在承力板3上。承力板3局部受到外界撞击时,能够向安装腔12的内部移动,并对高压囊4产生挤压,高压囊4内部的液体受到挤压会产生压强p,压强p作用在墙面板1的安装槽侧壁中,从而把压力F2传递给墙面板1,如图3所示。承力板3的面积与安装槽侧壁的面积相同,由于液体受挤压产生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因此液体把承力板3承受的压力F1均匀分散在安装槽的侧壁上(即把外界的撞击力或者压力均匀分散在墙面板1上,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面板(1),墙面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底(5),所述墙面板(1)的墙背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2),支撑框(2)上开设有安装腔(12);所述安装腔(12)的内部安装有高压囊(4),所述高压囊(4)的内部填充有液体,所述高压囊(4)位于安装槽开口处的一侧安装有承力板(3),承力板(3)位于安装腔(12)边缘处,并填充满安装腔(12)的外侧;承力板(3)局部受到外界撞击时,能够向安装腔(12)的内部移动,并对高压囊(4)产生挤压,高压囊(4)受挤压产生的压力会在安装腔(12)中均匀传递给墙面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6),底座(6)与基底(5)利用混凝土浇筑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内板(8),内板(8)将安装腔(12)分为前、后两个腔室,所述内板(8)上开设有贯穿槽,贯穿槽连通前、后两个腔室,所述贯穿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板(10),前腔室中安装有高压囊(4),高压囊(4)与内板(8)贴合的一侧中部伸入到贯穿槽中;后腔室中安装有压板(9),压板(9)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与贯穿槽匹配的凸块,凸块的面积小于承力板(3)的面积;压板(9)与安装槽的侧壁接触,凸块能够在贯穿槽中滑动,使得压板(9)具有向墙面板(1)运动的趋势,能够把力传递给墙面板(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底部开设有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蛟赵永刚王立豪徐庆海肖小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