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及其检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013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0:59
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及其检修方法,连接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管廊通道口两侧边缘的第一凸起,且相邻管廊单体的第一凸起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能够连接相邻的两条第一凸起;导流段两侧自上而下开设有若干倾斜向下的导流槽,导流段内倾斜向下开设有与对应导流槽连通的第一导流孔,第一导流孔连通有第二导流孔,且第二导流孔倾斜向下通向第一密封段外侧。通过第二凸起配合第二连接件对连接处的上下侧进行连接密封,并且第一连接件包括导流段,通过若干条导流槽配合连通的导流孔,可以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凸起接触的缝隙中渗入的雨水导入至导流孔中,最终回流至第一密封段外侧,以引导渗漏水的形式代替了各种提高密封的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连接,具体为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及其检修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共用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和供水等市政公用管线根据规划的要求集中铺设在一个构筑物内,为了提高施工的效率,缩短施工工期,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使用预制管廊代替传统的现浇施工,预制管廊的施工工艺是将其中一块吊装至挖设的基坑内,在一侧安装连接件用于连接和防水,然后吊装另一块预制管廊安装于连接件处,依次流程将所有管廊安装于基坑内。

2、现有的管廊之间的连接件采用止水带的形式,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经常会发生管廊沉降而导致止水带变形发生失效的现象,导致多处位置发生渗漏,对管廊内的设备有一定的影响,需要经常对漏水处进行修补,由于在基坑内安装管廊,基坑是向下挖设,在填埋基坑时,上端开口处容易进行密封,但管廊两侧的为原始的土体,长时间会积存大量的雨水,无论管廊连接部位的两侧如何进行密封,在连接件与管廊的接触部位都会产生渗漏,慢慢进入到管廊内部,并且连接件通常与管廊之间固定连接,只能进行修补,无法拆卸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所述预制管廊包括依次相邻埋设于基坑内的管廊单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32)包括扣装于第二容纳槽(22)内的第二密封段(321)以及延伸至两条第一凸起(2)之间的延伸段(322),且延伸段(322)与导流段(312)相互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段(311)两侧设置有条状插接部(316),所述第一凸起(2)对应开设有用于条状插接部(316)插接的条状插接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所述预制管廊包括依次相邻埋设于基坑内的管廊单体(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32)包括扣装于第二容纳槽(22)内的第二密封段(321)以及延伸至两条第一凸起(2)之间的延伸段(322),且延伸段(322)与导流段(312)相互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段(311)两侧设置有条状插接部(316),所述第一凸起(2)对应开设有用于条状插接部(316)插接的条状插接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的长度与管廊单体(1)的管廊通道口(11)高度一致,所述第二凸起(4)的长度为第一凸起(2)长度的4/5-5/6,且管廊单体(1)的外侧面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凸起(4)的外端面外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设置为u形开口的扣接部(51),所述扣接部(51)的开口两端与第一凸起(2)抵接,u形开口内侧与第二凸起(4)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51)底部设置有与其较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和贺乾张祝勇徐民政郑修利姜义超张秀文周小杭吕其发王磊刘月王清标施振跃田成林王可用孙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