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43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属于精密轴承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易造成滚道表层精研不充分,二次调节间距造成滚道表层受损,以及受油石、油液、接触间距和钢屑等多重因素干扰影响滚道精研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旋转盘顶部对称凹陷开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方便连续性自动化上下料,对轴承内环进行内涨式无损锁紧,并将其旋转移动进行滚道的逐步精研处理,又能实现单次轻量化无损浅层精研处理,降低精研力度强度对滚道表层的损伤,多重复合接触式滚道精研,以及构成旋转盘内油液循环,还对轴承内环精研时实施上冲下吸主动液流降温与钢屑清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轴承加工
,尤其涉及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超精工艺是一种进给运动,以实现微量磨削的一种光整加工方法,超精加工前的表面一般经过精密车削、磨削,具体是指在良好的润滑冷却条件下,用细粒度的磨具(油石)对工件施加很小的压力,并在垂直于工件旋转方向,对以一定速度旋转的工件作快而短促的往复振荡运动的一种光整加工方法,超精是轴承套圈加工的末尾工序,它对于减小或消除磨加工遗留的圆形偏差,修理沟道的形状误差,细化其表面粗糙度,改善表面物理机械性能,降低轴承的振动、噪声,提高轴承的使命,有着重要作用;
[0003]由于轴承内环滚道在表面磨削加工时,受到磨削力和高达750

1200℃的磨削热影响,使表面层(约4

6μm)的金属结晶组织破坏,容易产生拉应力,造成轴承内环外侧滚道缺陷,受抽成内环外侧滚道磨削加工产生的缺陷影响,现有轴承内环外侧滚道进行精研处理时,通过单次调节油石对滚道进行接触式摩擦加工,易造成滚道表层精研不充分,根据精研需要,在过程中二次调节间距造成滚道表层受损,以及受油石、油液、接触间距和钢屑等多重因素干扰,影响轴承内环外侧滚道精研效果;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去解决现有轴承内环外侧滚道进行精研处理时,通过单次调节油石对滚道进行接触式摩擦加工,易造成滚道表层精研不充分,根据精研需要,在过程中二次调节间距造成滚道表层受损,以及受油石、油液、接触间距和钢屑等多重因素干扰,影响轴承内环外侧滚道精研效果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0007]步骤一:轴承内环粗品沿滚道精研处理设备的进料口输送进入旋转盘内,并套设在靠近进料口的上夹具底部,上夹具经传动轴沿滑动架在旋转盘内做逆时针旋转并靠近下夹具,下夹具经限位杆与上夹具套接锁紧轴承内环粗品,伺服电机经限位杆驱动被夹持的轴承内环粗品逆时针旋转;
[0008]步骤二:抽油泵为喷液口提供油液,油液经喷液口喷洒至油石块与被夹持的轴承内环粗品接触区域,滑台调节油石块在Y轴上的位置并与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内壁接触,油石块与被夹持且旋转的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内壁摩擦,构成对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的初步精研,初步精研完成后的轴承内环粗品经上夹具和下夹具移送至下一组油石块区
域,构成对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的多重精研,直至得轴承内环成品;
[0009]步骤三:轴承内环成品精研过程中,产生轴承钢碎料,经喷液口持续冲刷,以及弧形块电磁吸附轴承钢碎料,构成精研过程中液流换热和废料清理。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盘一侧顶部内壁上凹陷开设有多组卡槽,且卡槽侧边固定安装有喷液口,所述喷液口下方设有凹陷开设在旋转盘顶部的漏槽,且漏槽表面设有网罩,所述漏槽中部设有贯穿旋转盘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底部侧边设有与旋转盘底部固定连接的抽油泵,所述抽油泵侧边设有与漏槽连接的过滤器,所述抽油泵一端设有与喷液口连接的输送管,且抽油泵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注液口,所述旋转盘另一侧顶部对称凹陷开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
[0011]优选的,液流换热的具体过程如下:油液经抽油泵增压沿输送管进入喷液口,喷液口喷洒油液至油石块与被夹持的轴承内环粗品精研区域,构成精研过程中的轴承内环粗品进行上冲液流降温处理,油液沿旋转盘内壁流动汇集至漏槽,油液沿漏槽进入过滤器并循环至抽油泵内
[0012]优选的,所述中心孔内部转动套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部套设有上固定件,且上固定件底部设有与传动轴套接的下固定件,所述传动轴底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外壳与旋转盘底部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顶部转动套接有位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顶部外侧边缘固定安装有凸条,且凸条顶部设有靠近出料口和进料口的多组弧形凸块,所述滑动架靠近多组弧形凸块之间的外壁上设有与旋转盘内壁卡接的连接架,所述滑动架底部设有与旋转盘顶部卡接的支撑盘,且支撑盘位于下固定件下方。
[0014]优选的,所述凸条顶部滑动连接有上夹具,所述上夹具一端设有与上固定件转动套接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顶部设有与上固定件滑动卡接的锁紧件,所述上夹具另一端顶部转动套接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底部设有贯穿上夹具的导杆,所述导杆内部设有与旋转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的丝杠,所述导杆顶部滑接有与丝杠螺纹连接的滑块,且导杆固定设有与丝杠套接转动的固定块,所述滑块和固定块之间设有挤压块,所述滑块底部外壁上设有与挤压块转动连接的长连杆,所述固定块顶部外壁上设有与挤压块转动连接的短连杆,所述导杆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多组限位块。
[0015]优选的,所述上夹具下方对称设置有位于滑动架和支撑盘之间的下夹具,所述下夹具一端设有与下固定件卡接的锁头,所述下夹具另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设有贯穿下夹具的限位杆,所述下夹具另一端顶部设有与限位杆套接的密封垫板。
[0016]优选的,所述卡槽内部卡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台,且滑台一侧滑动连接有托架,所述托架顶部卡接有朝向传动轴的油石块,所述托架靠近传动轴一侧底部设有弧形块,且弧形块内部嵌设有电磁铁,所述滑台另一侧贯穿设有限位锁孔。
[0017]优选的,废料清理的具体过程如下:电磁铁间歇性通电生磁,当电磁铁通电时,磁力穿透弧形块吸附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与油石块接触精研产生的钢屑,当电磁铁断电时,弧形块表面磁力吸附的钢屑失力脱离,随油液掉落至旋转盘内。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滑动架辅助上夹具在旋转盘内旋转,并沿凸条和弧形凸块顶部连
续沿固定轨迹滑动,配合进料口和出料口实现自动化翘起方式的上下料;通过传动轴辅助上夹具和下夹具互配使用,利用上夹具对轴承内环进行内涨式锁紧夹持,由下夹具与上夹具对接锁紧限定并旋转,促进被夹持固定的轴承内环在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定速旋转,以及经过传动轴带动被夹持的轴承内环沿旋转盘内运行位移,方便连续性自动化上下料,对轴承内环进行内涨式无损锁紧,并将其旋转移动进行滚道的逐步精研处理;
[0020](2)通过夹持组件辅助旋转盘使用,在旋转盘内壁上构成多重精研结构,配合被夹持且自主转动的轴承内环进行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的滚道精研处理流程,不仅实现单次轻量化无损浅层精研处理,降低精研力度强度对滚道表层的损伤,以及多重复合接触式滚道精研,确保滚道精研效果,避免油石、油液和接触间距等多重因素干扰滚道精研效果;
[0021](3)通过漏槽对旋转盘内油液进行导流汇集,利用抽油泵等部件对汇集的油液进行抽滤处理,并利用喷液口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一:轴承内环粗品沿滚道精研处理设备的进料口(106)输送进入旋转盘(1)内,并套设在靠近进料口(106)的上夹具(5)底部,上夹具(5)经传动轴(4)沿滑动架(2)在旋转盘(1)内做逆时针旋转并靠近下夹具(6),下夹具(6)经限位杆(603)与上夹具(5)套接锁紧轴承内环粗品,伺服电机(601)经限位杆(603)驱动被夹持的轴承内环粗品逆时针旋转;步骤二:抽油泵(107)为喷液口(102)提供油液,油液经喷液口(102)喷洒至油石块(303)与被夹持的轴承内环粗品接触区域,滑台(301)调节油石块(303)在Y轴上的位置并与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内壁接触,油石块(303)与被夹持且旋转的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内壁摩擦,构成对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的初步精研,初步精研完成后的轴承内环粗品经上夹具(5)和下夹具(6)移送至下一组油石块(303)区域,由下一组油石块(303)对经过的轴承内环粗品实施进一步精研处理,构成对轴承内环粗品外侧滚道的多重精研,直至得轴承内环成品;步骤三:轴承内环成品精研过程中,产生轴承钢碎料,经喷液口(102)持续冲刷,以及弧形块(304)电磁吸附轴承钢碎料,构成精研过程中液流换热和废料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精研处理设备包括旋转盘(1),旋转盘(1)的一侧顶部内壁上凹陷开设有多组卡槽(101),且卡槽(101)侧边固定安装有喷液口(102),所述喷液口(102)下方设有凹陷开设在旋转盘(1)顶部的漏槽(103),所述漏槽(103)中部设有贯穿旋转盘(1)的中心孔(104),所述中心孔(104)底部侧边设有与旋转盘(1)底部固定连接的抽油泵(107),所述抽油泵(107)侧边设有与漏槽(103)连接的过滤器(108),所述抽油泵(107)一端设有与喷液口(102)连接的输送管(109),且抽油泵(107)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注液口,所述旋转盘(1)另一侧顶部对称凹陷开设有出料口(105)和进料口(1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液流换热的具体过程如下:油液经抽油泵(107)增压沿输送管(109)进入喷液口(102),喷液口(102)喷洒油液至油石块(303)与被夹持的轴承内环粗品精研区域,构成精研过程中的轴承内环粗品进行上冲液流降温处理,油液沿旋转盘(1)内壁流动汇集至漏槽(103),油液沿漏槽(103)进入过滤器(108)并循环至抽油泵(107)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轴承的高精度滚道精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104)内部转动套接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顶部套设有上固定件(401),且上固定件(401)底部设有与传动轴(4)套接的下固定件(402),所述传动轴(4)底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403),且驱动电机(403)外壳与旋转盘(1)底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美贤孟庆翼靳威彭红飞
申请(专利权)人:久研轴承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