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除尘式喷雾-流化干燥器及其干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37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及其干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及其干燥工艺,属于干燥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喷雾干燥系统,喷雾塔往往外接布袋除尘器,使得现场管路复杂,设备占地面积大,排出的尾气从喷雾塔到布袋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而降温,为使尾气中水汽不出现冷凝,需提高排气温度,热损失较高。
[0003]目前也有内置布袋的喷雾干燥塔,但布袋是直接排布在喷雾塔顶部,喷嘴喷出的雾滴能直接接触到布袋,布袋容易粘结不干物料,导致布袋的板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自除尘式喷雾干燥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及其干燥工艺。
[0005]自除尘式喷雾干燥装置喷雾干燥段顶部内设置雾化整流筒(即整流筒筒体),物料

喷雾干燥介质在雾化整流筒内向下并流干燥,喷雾干燥介质温度可以较高,避免喷雾干燥介质走短路,防止喷嘴喷出的雾滴直接接触布袋;物料、喷雾喷雾干燥介质到达雾化整流筒下方,喷雾干燥介质夹带喷雾干燥段蒸发的水分及少量粉尘转而向上,经布袋过滤自排气口排出;物料继续向下落,物料

流化干燥介质在塔体内逆流干燥,物料到达分布板,继续流化干燥至达到产品要求;流化干燥介质夹带流化干燥段蒸发的水分及少量粉尘向上流动,经布袋过滤自排气口排出;雾化整流筒与喷雾塔筒体之间设置布袋,减少设备占地,简化喷雾干燥流程,同时也因布袋安装在喷雾塔内,尾气水蒸气不易冷凝,可以降低尾气排气温度,减少热量损失。
[0006]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

流化干燥塔,分为上部的喷雾干燥段和下部的流化干燥段;所述喷雾干燥段包括三个同心圆筒体,外筒为喷雾塔筒体,内筒为整流筒筒体,中间筒体为滤袋筒体;所述整流筒筒体顶部外壁设置有塔顶进气口、顶部内设有气体分布器以及位于其正下方的二流体喷嘴,气体分布器设于塔顶进气口的下方,二流体喷嘴的进料管通过气体分布器并从整流筒筒体顶部向上穿出;滤袋筒体与喷雾塔筒体之间环隙设置滤袋,滤袋上方设置有分室反吹腔;喷雾塔筒体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排气口,排气口上方设有反吹气进口,喷雾干燥段、流化干燥段内的气体以及反吹气进口送入的气体在喷雾

流化干燥塔内汇合,经滤袋过滤后通过所述排气口向外排出;所述流化干燥段包括流化段筒体、分布板、流化气室、塔底进气口、溢流口、排放口、出料口、星型出料机和受料罐;分布板水平设置于流化段筒体内;流化气室设置在分布板下方;塔底进气口设置在流化气室侧面,位于分布板下方;出料口设置在流化气室另一侧外部;溢流口设置在分布板上方出料口侧;排放口设置在分布板上方出料口侧,排放口紧贴
分布板,用于排团块料;出料口再依次连接星型出料器和受料罐。
[0007]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筒筒体直径比喷雾塔筒体直径小,整流筒筒体直径与喷雾塔筒体直径之比= 1 : 1.2 ~ 3,优选1 : 1.5 ~ 2.0。
[0008]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筒筒体下端比滤袋筒体下端要低,两筒体下端高度差为5~800mm,优选100~250mm。
[0009]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筒筒体和滤袋筒体之间留有缝隙,缝隙宽度为30 ~ 200 mm,优选50 ~ 100 mm,缝隙内存在不流动气体,起到隔热效果,避免滤袋受到整流筒筒体温度较高的影响。
[0010]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滤袋筒筒体与喷雾塔筒体之间环隙顶部设有分室反吹腔,分室反吹腔外壁设有反吹气进气口,用于对滤袋反吹气体。
[0011]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II、塔底风机和塔底流化气加热器,所述塔底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过滤器II,塔底风机的出气口通过塔底流化气加热器与流化干燥段的塔底气进口由管路连接。
[0012]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I、塔顶风机、塔顶加热器I、塔顶气加热器II和引风机,所述过滤器I、塔顶风机与塔顶加热器I依次由管路连接,塔顶加热器I的出气口分为两路,一路经塔顶气加热器II通过管路与整流筒筒体的塔顶进气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路连接至喷雾塔筒体顶部的反吹气进口;所述引风机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喷雾塔筒体顶部的排气口。
[0013]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1)物料流程:物料通过二流体喷嘴雾化后进入上部的喷雾干燥段,在整流筒筒体内与来自塔顶的喷雾干燥介质接触进行并流干燥,流出整流筒筒体之后,与来自塔底的流化干燥介质接触进行逆流干燥,进入下部的流化干燥段进一步干燥,最后自溢流口溢出,进入受料罐;2)喷雾干燥流程:喷雾干燥介质经过过滤器Ⅰ过滤、由塔顶风机送入塔顶加热器I加热至一定温度进入塔顶气加热器II加热至所需温度,经塔顶进气口、气体分布器后进入整流筒筒体,对物料进行并流干燥;3)流化干燥流程:流化干燥介质经过过滤器Ⅱ过滤,由塔底风机送入塔底流化气加热器加热至所需温度,进入塔底气进口至流化气室,穿过分布板对物料进行流化干燥,使其产品达到干燥要求;4)尾气排放流程:自喷雾干燥段塔顶进入的喷雾干燥介质、流化干燥段塔底进入的流化干燥介质夹带自物料脱除的水分形成的尾气经滤袋过滤掉粉尘,由喷雾塔筒体顶部的排气口排出,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送尾气处理。
[0014]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袋反吹流程,喷雾干燥介质经过过滤器Ⅰ过滤、由塔顶风机送入塔顶加热器I加热至反吹所需温度,然后分出一部分通过反吹气进气口对布袋进行反吹。
[0015]本申请中布袋反吹过程是:干燥过程中同时进行反吹,把整个布袋分成几个区域,
每次一个区域进行反吹,其余的正常工作,轮流进行。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喷雾

流化干燥器 ,将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和布袋除尘集成于一个设备中,使得设备投资小、占地面积减少,干燥流程简化。
[0017]2)在本专利技术一体化设备内,湿含量高的干燥介质被引风机从设备顶部引出,物料则通过设备底部排出,产品的湿含量由流化干燥介质决定,物料返潮概率减小。
[0018]3)本专利技术设备上部内设置整流筒筒体,物料

喷雾干燥介质在整流筒筒体内并流干燥,喷雾干燥介质温度可以较高,并能避免干燥介质走短路;物料出整流筒筒体后,物料

流化干燥介质在流化床干燥区逆流干燥,落入流化床分布板上继续流化干燥,能满足产品的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

流化干燥塔,分为上部的喷雾干燥段(3

1)和下部的流化干燥段(3

2);所述喷雾干燥段(3

1)包括三个同心圆筒体,外筒为喷雾塔筒体(3

15),内筒为整流筒筒体(3

4),中间筒体为滤袋筒体(3

14);所述整流筒筒体(3

4)顶部外壁设置有塔顶进气口(3

10)、顶部内设有气体分布器(3

3)以及位于其正下方的二流体喷嘴(4),气体分布器(3

3)设于塔顶进气口(3

10)的下方,二流体喷嘴(4)的进料管通过气体分布器(3

3)并从整流筒筒体(3

4)顶部向上穿出;滤袋筒体(3

14)与喷雾塔筒体(3

15)之间环隙设置滤袋(3

5),滤袋上方设置有分室反吹腔(3

6);喷雾塔筒体(3

15)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排气口(3

11),排气口(3

11)上方设有反吹气进口(3

12),喷雾干燥段(3

1)、流化干燥段(3

2)内的气体以及反吹气进口(3

12)送入的气体在喷雾

流化干燥塔内汇合,经滤袋过滤后通过所述排气口(3

11)向外排出;所述流化干燥段(3

2)包括流化段筒体(3

16)、分布板(3

7)、流化气室(3

17)、塔底进气口(3

13)、溢流口(3

8)、排放口(3

9)、出料口(3

18)、星型出料机(8)和受料罐(9);分布板(3

7)水平设置于流化段筒体(3

16)内;流化气室(3

17)设置在分布板(3

7)下方;塔底进气口(3

13)设置在流化气室(3

17)侧面,位于分布板(3

7)下方;出料口(3

18)设置在流化气室(3

17)另一侧外部;溢流口(3

8)设置在分布板(3

7)上方出料口(3

18)侧;排放口(3

9)设置在分布板(3

7)上方出料口(3

18)侧,排放口(3

9)紧贴分布板(3

7),用于排团块料;出料口(3

18)再依次连接星型出料器(8)和受料罐(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筒筒体(3

4)直径比喷雾塔筒体(3

15)直径小,整流筒筒体(3

4)直径与喷雾塔筒体(3

15)直径之比= 1 : 1.2 ~ 3,优选1 : 1.5 ~ 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除尘式喷雾

流化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筒筒体(3

4)下端比滤袋筒体(3

14)下端要低,两筒体下端高度差为5~800mm,优选100~2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榕游远增张振兴孙勤郑燕萍杨阿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开一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