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复合导流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36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复合导流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导流层是由两层纤网所组成。其上层采用纤维长度为38~60mm、纤维细度为5~10旦经亲水处理或未经亲水处理的皮芯型双组份纤维所制成的纤维网;其下层采用纤维长度为38~60mm、纤维细度为1.2~3旦经亲水处理的皮芯型双组份纤维所制成的纤维网。所述双组份纤维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聚酯中任意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先分别制备具有不同结构设计的上、下两层纤网,再将两层纤维网叠合,经热熔复合加固而成。所制得的导流层材料是一种强度高、吸液能力强、导流效果好和舒适性好的非织造材料,能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中。本制备方法能耗低,不使用化学粘合剂,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中的一种导流层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内,导流层是置于表层包覆材料和吸收芯 体之间的一层非织造材料,它能有效地帮助液体从表层包覆材料向下 快速传导并使液体扩散分布和暂时储存液体,从而使液体很快离开使 用者的肌肤,保持皮肤干爽。目前,制备导流层材料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纤维素纤维/热塑性纤维经热粘合制成导流层材料。以美国BKI公司申请的US 6, 479, 415 Bl专利为代表,该导流层由纤维素纤维/热塑性纤维经热 粘合制成,其中纤维素纤维可以是木浆纤维或化学改性纤维素纤维, 该导流层能提供垂直方向的毛细作用力,使液体能被吸收芯吸收。使 用热粘合工艺加工该导流层时,必须添加热塑性纤维。热塑性纤维添 加过少,该导流层的强力较低;热塑性纤维添加过多,导流性能会受 到损害。因此,这种制备方法使所得的导流层材料强力和导流性能很 难达到平衡。(2)气流成网制成的纤维素或改性纤维素纤维纤网经 化学粘合法制成导流层材料。以加拿大公司Johnson & Johnson公司 申请的US 5,665,082专利为代表,该导流层采用纤维素纤维气流成 网,再经化学粘合加工而成,所得的导流层材料上表层含有较多的粘 合剂,下表层含有较少的粘合剂,中间几乎不含粘合剂。制备该导流 层材料使用了粘合剂,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上述两种方法所制成的导流层材料存在着导流性能差或污染环 境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复合导流层材料,以解决 现有导流层材料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材料是一种强 度高、吸液能力强、导流效果好和舒适性好的非织造材料,具有比以 往的导流层材料更强的吸液能力和导流效果;当液体从表层包覆材料 向下传导时,该复合导流层材料能吸收大量的液体,起到暂存液体的作用;另外,该导流层材料的特殊纤网结构设计,不仅能使液体沿着复合导流层材料平面方向扩散,而且还能使液体沿垂直于复合导流层 材料平面方向渗透,大大提高了吸收芯的利用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 复合导流层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中卫生巾、纸尿 裤和成人失禁垫等产品。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复合导流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导流层材料由两层纤网叠合后经热熔复合而制成,其纵/横向断裂强力比为7.5 9.5 : 1,其厚度为1.40 3.00mm, 其面密度为36 80g/m2。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上层采用纤维长度为38 60ram、细度为5 10旦的皮芯型双组份纤维纤网,所述双组份纤维具体为聚乙烯/聚丙 烯或聚乙烯/聚酯中任意一种,两种双组份纤维的皮层纤维均为聚乙 烯,其熔点范围为132 135°C。为增加复合导流层渗透吸收性能, 所述双组份纤维采用亲水处理;为减少液体反渗,所述双组份纤维采 用未亲水处理。该纤网的纵/横向断裂强力比为10 12 : l,纤网的 面密度为18 40g/m2。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下层采用纤维长度为38 60mm、细度为 1. 2 3旦的皮芯型双组份纤维纤网,所述双组份纤维具体为聚乙烯/ 聚丙烯或聚乙烯/聚酯中任意一种,两种双组份纤维的皮层纤维均为 聚乙烯,其熔点范围为132 135°C。所述双组份纤维经亲水处理。 该纤网的纵/横向断裂强力比为5 6 : l,纤网的面密度为18 40g/m2 。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具有特殊的纤网结构设计,其特点(1) 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材料上下两层均采用皮芯型双组份纤维,具 体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聚酯纤维中任意一种,由于两种双组份纤维的皮层纤维均为聚乙烯,其熔点范围为132 135°C,当加热到 聚乙烯熔点的温度时,聚乙烯首先熔化,因此,皮芯型双组份纤维是 靠自身而不需另添加任何一种化学粘合剂而粘结纤网的。另外,采用 皮芯型双组份纤维作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导流层材料的原料,可降低热熔复 合的加工温度,节约能耗,降低成本。(2) 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上层是采用亲水处理或未亲水处理的皮芯型双组份纤维中的一种,其有两种不同的目的①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减 少液体的反渗,其上层则需选用未亲水处理的纤维;②为了加强复合 导流层材料的吸收性能和导流性能,则应选用亲水处理的纤维;由于 该复合导流层下层是仅采用亲水处理的纤维,因此本专利技术复合导流层 的下层纤网比其上层纤网的亲水性能好,这就会形成一个复合导流层 上下层纤网的亲水梯度,有利于液体向下渗透吸收。(3) 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上下两层所采用纤维的细度是不同的,具体 为上层纤维细度为5 10旦,而下层纤维细度仅为1.2 3旦。因此 在相同面密度条件下,复合导流层上层纤网中纤维之间的孔隙要大于 复合导流层下层纤网中纤维之间的孔隙,这样会使复合导流层上下层 之间产生差动毛细效应,有利于液体由上层向下层传递,也可以有效 地阻止液体从吸收芯向表层包覆材料反渗。(4) 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上层纤网的纵/横向断裂强力比为10 12 : 1,其下层纤网的纵/横向断裂强力比为5 6 :1。由于在纵/横向断 裂强力比大的纤网中,纤维沿纵向排列比沿横向排列要多,使这层纤 维网有利于液体在纤网平面方向扩散;而在纵/横向断裂强力比较小 的纤网中,纤维沿纵向和横向的排列是比较均匀的,则使这层纤维网7有利于液体沿垂直于复合导流层材料平面方向渗透。现通过组合纵/ 横向断裂强力比不同的纤网分别作为复合导流层上下层结构,就使液 体沿导流层材料的平面方向扩散和沿垂直于复合导流层材料平面方 向渗透达到平衡,扩大了位于导流层下面的吸收芯的吸液面积,提高 吸收芯的利用效率。一种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流层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先分别制备具 有不同特殊结构的上、下两层纤网,再将两层纤网叠合,最后经热熔 复合加固而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 上层纤网的制备将细度较粗的皮芯型双组份纤维先经开松混和,然后将上述开松 的纤维通过气流喂棉箱送入1号梳理机,经该机主要机构锡林、工作 辊和道夫的反复梳理后成网,最后通过剥棉罗拉将纤网剥离下来,制 成由单纤维组成、孔隙较大、平行顺直的纤网,即上层纤网。所述皮芯型双组份纤维是采用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聚酯中任意一种,其长度为38 60mm、细度为5 10D。根据产品不同性能 的需求,所述皮芯型双组份纤维是采用亲水处理或未亲水处理中的一 种。所述1号梳理机为双锡林双道夫结构,且每个道夫后面均配备一 个剥棉罗拉。锡林、工作辊、道夫和剥棉罗拉均是一种包有金属针布 的而直径各不相同的滚筒,通过配置金属针布针齿的植针方向、滚筒 转速和旋转方向,达到梳理、转移、成网和剥取纤网的目的。其工艺 参数(1) 道夫与剥棉罗拉的线速比为1.15 1.35 : 1。(2) 前锡林转速为480 550m/min,其针布针齿排列密度为148齿 尖/平方英寸;后锡林转速为1100 1300m/min,其针布针齿排列密 度为224齿尖/平方英寸。(B) 下层纤网的制备将细度较细的皮芯型双组份纤维先经开松混和,然后将已开松的 纤维通过气流喂棉箱送入2号梳理机,经该机的主要机构锡林、工作 辊、道夫和凝聚罗拉的反复梳理后成网,最后通过剥离辊将纤网剥离 下来,制成由单纤维组成、空隙较小、杂乱的纤网,即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导流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导流层材料是由两层纤网叠合后经热熔复合而制成的,其纵/横向断裂强力比为7.5~9.5∶1,厚度为1.40~3.00mm,面密度为36~80g/m↑[2];其中,复合导流层上层采用纤维长度为38~60mm、纤维细度为5~10旦经亲水处理或未经亲水处理的皮芯型双组份复合纤维所制成的纤维网;复合导流层下层采用纤维长度为38~60mm、纤维细度为1.2~3旦经亲水处理的皮芯型双组份复合纤维所制成的纤维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波殷保璞靳向煜王洪王欢高海根徐熊耀唐守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绍兴县庄洁无纺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