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35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将出坯辊道在火切机前改造为密闭保温辊道,在火切机到定尺间改造为补热辊道,增设补热装置,对连铸坯进行补热提温,定尺后的的运输辊道改造为保温辊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应对加热炉超低排放政策;铸坯不经加热炉,可以大幅度节省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利用直轧技术优化电炉短流程钢轧界面,大幅度缩短了从废钢到建筑钢材的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自发电量,减少工序能耗,降低产品总能耗指标;减少加热炉工序运行安全风险,减少操作维护人员,提高企业平均个人产钢量指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轧制
,具体为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铁行业是耗能和减排的大户,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如何在钢铁工序中找到节能减排的突破口,实现能源的节约,是确保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连铸

轧钢生产中,需要设置轧钢加热炉,将连铸生产的钢坯,进行二次加热后,送入轧钢进行轧制,轧钢加热炉占据工序总能耗的60

70%,以及工序污染排放的90%以上。为降低轧钢工序能耗、节省加热炉煤气、减少氧化烧损等,研究采用连铸坯直轧免加热炉加热技术。
[0003]连铸为3轧供坯,现有设计采用电补热直轧工艺是移钢机将多根连铸坯通过移钢机移至直轧辊道后等待,再根据轧钢需要单根发坯,此工艺连铸坯在无保温措施的情况下转运时间过长以致送到出炉辊道电加热器位置的坯温只有700℃,通过电补热坯温升至980左右再进行轧制,生产节奏慢且电加热吨钢电耗60

70度,电耗高产量低。因此需要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出坯辊道在火切机前改造为密闭保温辊道,在火切机到定尺间改造为补热辊道,增设补热装置,对连铸坯进行补热提温,定尺后的的运输辊道改造为保温辊道;
[0007]步骤二:在移钢冷床后新增等待保温辊道,当多流被同时剪断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只不需等待的连铸坯发往轧钢,需等待的连铸坯在保温辊道内等待发钢。保温辊道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当等待的连铸坯温度无法满足下步轧制工艺需要时,该流连铸坯反向输送至移钢冷床,由移坯车移坯下线落地;
[0008]步骤三:连铸坯改造完成后发钢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满足发钢条件的连铸坯通过链式移钢装置移至保温直轧辊道;移钢装置根据发坯节奏需要,可同时输送一根或多根连铸坯;保温直轧辊道设置两套在线补热装置,可根据连铸坯温度开启补热,并调整补热强度以满足轧线需求;
[0009]步骤四:直轧辊道当轧线故障不进行直接轧制生产或快速保温输送辊道故障时,将连铸冷床后的升降挡板升起,连铸坯由移坯车移坯下线落地。
[0010]优选的,所述的密闭保温辊道为耐热钢绝热辊道。
[0011]优选的,所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供配电自动化、温度检测自动化、位置检测自动化。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应对加热炉超低排放政策;铸坯不经加热炉,可以大幅度节省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利用直轧技术优化电炉短流程钢轧界面,大幅度缩短了从废钢到建筑钢材的生产周期,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自发电量,减少工序能耗,降低产品总能耗指标;减少加热炉工序运行安全风险,减少操作维护人员,提高企业平均个人产钢量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
[0015]步骤一:将出坯辊道在火切机前改造为密闭保温辊道,在火切机到定尺间改造为补热辊道,增设补热装置,对连铸坯进行补热提温,定尺后的的运输辊道改造为保温辊道;
[0016]步骤二:在移钢冷床后新增等待保温辊道,当多流被同时剪断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只不需等待的连铸坯发往轧钢,需等待的连铸坯在保温辊道内等待发钢。保温辊道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当等待的连铸坯温度无法满足下步轧制工艺需要时,该流连铸坯反向输送至移钢冷床,由移坯车移坯下线落地;
[0017]步骤三:连铸坯改造完成后发钢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满足发钢条件的连铸坯通过链式移钢装置移至保温直轧辊道;移钢装置根据发坯节奏需要,可同时输送一根或多根连铸坯;保温直轧辊道设置两套在线补热装置,可根据连铸坯温度开启补热,并调整补热强度以满足轧线需求;
[0018]步骤四:直轧辊道当轧线故障不进行直接轧制生产或快速保温输送辊道故障时,将连铸冷床后的升降挡板升起,连铸坯由移坯车移坯下线落地。
[0019]进一步,所述的密闭保温辊道为耐热钢绝热辊道。
[0020]进一步,所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供配电、自动化、温度检测、位置检测。
[0021]本实施中:1、新增切前保温辊道,拆除现有切前辊道,更换为切前保温辊道(特殊耐热钢绝热辊子,封闭式保温),在现有引锭杆平台下设置起吊装置,连铸机停产检修时可以将保温罩吊开进行设备检修。2、新增切后补热辊道拆除现有火切机和定尺之间的切后辊道,改为切后补热辊道(特殊耐热钢绝热辊子,封闭式补热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并带开罩装置,能快速打开处理连铸坯。3、新增补热配套燃气装置:新增燃气加压装置,燃气、氧气控制阀组、管道及配套安全检测装置。4、新增运输保温辊道,拆除现有定尺和冷床之间的运输辊道,改为运输保温辊道(特殊耐热钢绝热辊子,封闭式保温),包括驱动装置。5、升降挡板,每流一套,气缸驱动。6、连铸区润滑系统改造。7、连铸区电控系统改造,对应连铸区改造设备相关电控系统,包括供配电、自动化、温度检测、位置检测等。8、新增轧钢区汇集、输送保温辊道,新增汇集、输送保温辊道,自冷床升降挡板后至矫直机机为止。9、新增在线补热装置,新增在线补热装置,根据移钢后的坯温监测,根据轧线的轧制需要可对连铸坯进行补热升温,升温强度可调整。10、新增轧钢区润滑系统。11、轧钢区电控系统改造,轧钢区的电控系统改造,包括供配电、温度检测、位置检测等。
[002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高效节能型连铸坯直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出坯辊道在火切机前改造为密闭保温辊道,在火切机到定尺间改造为补热辊道,增设补热装置,对连铸坯进行补热提温,定尺后的的运输辊道改造为保温辊道;步骤二:在移钢冷床后新增等待保温辊道,当多流被同时剪断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只不需等待的连铸坯发往轧钢,需等待的连铸坯在保温辊道内等待发钢。保温辊道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当等待的连铸坯温度无法满足下步轧制工艺需要时,该流连铸坯反向输送至移钢冷床,由移坯车移坯下线落地;步骤三:连铸坯改造完成后发钢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满足发钢条件的连铸坯通过链式移钢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承民谢吉祥赵根社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联鑫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