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08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切线装置,其将若干切刀环布,且通过径向驱动切刀进行径向切削动作,其即能对应扁线电机的扁线端部进行端面全切、又能进行径向内切和径向外切,其可同时满足扁线端部的旋切和径切,具有较高兼容性,满足不同扁线定子的出线需求,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安装支承板;轨迹驱动圆环盘;切刀安装圆环盘;若干切刀安装总成,每个切刀安装总成包括安装座、切刀;所述第一电机的上部输出端固接所述安装支承板的中部区域,所述安装支承板的上部中心上凸形成安装轴,所述轨迹驱动圆环盘通过轴承套装于所述安装轴,所述切刀安装圆环盘固套于所述安装轴,所述轨迹驱动圆环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导向线槽。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导向线槽。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导向线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扁线电机加工的
,具体为切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扁线电机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采用的一种电机,它的特点是定子绕组部分采用的是扁线。因为扁线会有一些特有的好处:使用扁线可以大大提高槽填充率,因为圆导线之间有明显间隙,而扁线则更紧凑。槽填充率越高,线圈中的导线越多,产生的磁场越强,电机功率越大。
[0003]扁线是一个U形的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把线束通过上料、切断、弯折等步骤,最后加工成U形的扁线。在生产过程中,有一步是需要把已经排列好的扁线的端部进行切割,以使得端部形成一个工艺角,借助该工艺角便于后续的生产加工;现有的技术均是切割刀位置固定后,然后通过上部的电机下降,然后进行单次切割,之后上部电机上升旋转设定角度后再次下降,再次完成切割,其切割刀单次完成电机上的扁线的切割周期长,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此,急需研发一款适用于扁线电机的扁线的端部切线装置,从而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切线装置,其将若干切刀环布,且通过径向驱动切刀进行径向切削动作,其即能对应扁线电机的扁线端部进行端面全切、又能进行径向内切和径向外切,其可同时满足扁线端部的旋切和径切,具有较高兼容性,满足不同扁线定子的出线需求。
[0005]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06]第一电机;
[0007]第二电机;
[0008]安装支承板;
[0009]轨迹驱动圆环盘;
[0010]切刀安装圆环盘;
[0011]若干切刀安装总成,每个切刀安装总成包括安装座、切刀;
[0012]所述第一电机的上部输出端固接所述安装支承板的中部区域,所述安装支承板的上部中心上凸形成安装轴,所述轨迹驱动圆环盘通过轴承套装于所述安装轴,所述切刀安装圆环盘固套于所述安装轴,所述轨迹驱动圆环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导向线槽,所述导向线槽用于驱动切刀安装总成径向伸缩完成切线和复位动作,所述轨迹驱动圆环盘的外环周为齿圈,所述第二电机固装于所述安装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一端、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圈;
[0013]所述切刀安装圆环盘的上表面环布有若干径向轨迹槽,所述每个所述安装座嵌装于所述径向轨迹槽、且每个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下凸导向柱,所述下凸导向柱贯穿轨迹槽后
定位于对应的导向线槽的对应位置,所述导向线槽转动带动安装座沿着径向轨迹槽径向伸缩、进而带动切刀朝向扁线端部进行切线作业、或复位作业;
[0014]待加工的扁线设置的数量为切刀的N倍,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001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6]根据扁线端部的定子出线需求,切刀径向而外进行扁线端部径向内侧切割、或切刀径向自外而内进行扁线端部径向外侧切割;
[0017]根据扁线端部的定子出线需求,切刀径向自内而外或自外而内进行扁线端部整体径向厚度方向切割;
[0018]每块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还盖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紧固件固设于所述切刀安装圆环盘的对应上表面,所述压板用于确保安装座仅能进行径向移动、不会上升跑偏;
[0019]所有的切刀安装总成均匀间隔弧度布置;
[0020]每个所述导向线槽整个组合形成一闭合圈,所述导向线槽包括对应于切刀安装总成数量相同的切线凸起导向部分、复位缩回导向部分,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进而带动导向线槽转动作业。
[0021]采用本专利技术后,第一电机工作,带动安装支承板和第二电机整体旋转,目的是使各个切刀转到与扁线相对的位置,便于后续的切线;当切刀转到工作位置后,位于中心区域的扁线电机下降,第二电机工作,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圈转动,大齿圈进一步带动轨迹驱动圆环盘转动,轨迹驱动圆环盘上开设有阿基米德螺旋线形状的导向线槽,周向排列的多把切刀能够沿着导向线槽运动,进而沿径向进行切线动作,以实现对扁线端部的径向切割,由于若干切刀环布,且通过径向驱动驱动切刀进行径向切削动作,其使得扁线电机的扁线端部切割的效率提高,进而提升生产效率;且扁线设置的数量为切刀的N倍,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其根据设置将第一电机转动对应角度后,通过N次切线即可完成单个电机的切线作业,无需进行扁线数量对应的转动切线,其提高了生产效率;当需要进行旋切时,调整切刀的径向位置,之后固定,扁线定子在外部升降机构驱动下向下动作,通过第一电机的旋转完成对于扁线端部的旋切;切线装置根据需要进行径向内切、径向外切以及厚度方向全切的扁线端子设置对应的轨迹驱动圆环盘和切刀,其即能对应扁线电机的扁线端部进行端面全切、又能进行径向内切和径向外切,其可同时满足扁线端部的旋切和径切,具有较高兼容性,满足不同扁线定子的出线需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去除切刀安装圆环盘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4本专利技术的切刀和切刀安装圆环盘的组装示意图;
[0026]图5为图3中传动齿轮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28]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0、驱动齿轮21、安装支承板30、轨迹驱动圆环盘40、齿圈41、径向内侧导向线槽42、径向外侧导向线槽43、切刀安装圆环盘50、径向轨迹槽51、切刀安装总成60、安装座61、切刀62、压板63、扁线电机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切线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见图1

图5:其包括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0、安装支承板30、轨迹驱动圆环盘40、切刀安装圆环盘50、若干切刀安装总成60;
[0030]每个切刀安装总成60包括安装座61、切刀62;
[0031]第一电机10的上部输出端固接安装支承板30的中部区域,安装支承板30的上部中心上凸形成安装轴(图中被遮挡、属于现有成熟技术),轨迹驱动圆环盘40通过轴承套装于安装轴,切刀安装圆环盘50固套于安装轴,轨迹驱动圆环盘40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导向线槽,导向线槽用于驱动切刀安装总成径向伸缩完成切线和复位动作,轨迹驱动圆环盘的外环周为齿圈41,第二电机20固装于安装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一端、且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套设有驱动齿轮21,驱动齿轮21啮合连接齿圈41;
[0032]切刀安装圆环盘50的上表面环布有若干径向轨迹槽51,每个安装座61嵌装于径向轨迹槽51、且每个安装座51设置有下凸导向柱,下凸导向柱贯穿径向轨迹槽51后定位于对应的导向线槽的对应位置,导向线槽转动带动安装座61沿着径向轨迹槽径向伸缩、进而带动切刀62朝向中心位置的扁线电机70的扁线端部进行切线作业、或复位作业;
[0033]待加工的扁线电机70的扁线设置的数量为切刀62的N倍,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0034]具体实施时,待加工的扁线电机70的扁线设置的数量为切刀62的5倍,每块安装座61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安装支承板;轨迹驱动圆环盘;切刀安装圆环盘;若干切刀安装总成,每个切刀安装总成包括安装座、切刀;所述第一电机的上部输出端固接所述安装支承板的中部区域,所述安装支承板的上部中心上凸形成安装轴,所述轨迹驱动圆环盘通过轴承套装于所述安装轴,所述切刀安装圆环盘固套于所述安装轴,所述轨迹驱动圆环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导向线槽,所述导向线槽用于驱动切刀安装总成径向伸缩完成切线和复位动作,所述轨迹驱动圆环盘的外环周为齿圈,所述第二电机固装于所述安装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一端、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圈;所述切刀安装圆环盘的上表面环布有若干径向轨迹槽,所述每个所述安装座嵌装于所述径向轨迹槽、且每个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下凸导向柱,所述下凸导向柱贯穿轨迹槽后定位于对应的导向线槽的对应位置,所述导向线槽转动带动安装座沿着径向轨迹槽径向伸缩、进而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啸东许安庆杨宝丽曹葵康黄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