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307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火花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自动对金属材料进行检测的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包括有底座和电火花检测器,底座内部右侧连接有电火花检测器;支撑板,底座内部连接有支撑板;探刷,支撑板右侧滑动式连接有探刷,电火花检测器与探刷通过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钢管放在下转轮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块和探刷往左移动对钢管进行检测,扫完一遍,通过第二电机控制钢管转动翻面,使得探刷再次对钢管进行检测,如此,便可对钢管实现自动全面检测,无需手持电火花检测器,降低劳动强度,增加检测效果。增加检测效果。增加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火花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火花检测仪用于检测金属材料上的涂层是否完整,如果涂层上存在漏涂点或者裂缝,电火花检测仪上的探刷就会与漏涂下面的金属产生电子接触,从而产生电火花,检查人员可以根据电火花来判断漏涂点,目前,一般都是手持电火花检测仪对所需检测的金属材料进行检测,如此,检测效率较低,并且手持电火花检测仪检测时,容易遗漏需部位,导致探刷对金属材料扫不全面,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进而影响金属材料的质量。
[0003]综上所述,需研发一种能够对自动对金属材料进行检测的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金属涂层检测时,一般是手持电火花检测仪进行检测,效率较低的缺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自动对金属材料进行检测的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包括有:
[0006]底座和电火花检测器,底座内部右侧连接有电火花检测器;
[0007]支撑板,底座内部连接有支撑板;
[0008]探刷,支撑板右侧滑动式连接有探刷,电火花检测器与探刷通过电性连接;
[0009]移动机构,底座内部与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带动探刷自动移动的移动机构;
[0010]转动机构,底座内部设有用于带动钢管旋转换面的转动机构。
[00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移动机构包括有:
[0012]第一电机,底座内部右侧连接有第一电机;
[0013]丝杆,支撑板内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丝杆,丝杆右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左侧连接;
[0014]传动块,丝杆右侧螺纹式连接有用于带动探刷自动左右移动的传动块,探刷与传动块上部滑动式连接。
[0015]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转动机构包括有:
[0016]第二电机,底座内部右侧连接有第二电机;
[0017]传动杆,底座内下部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前侧的传动杆右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左侧连接;
[0018]平皮带,传动杆左右两侧之间均通过传动轮绕接有平皮带;
[0019]下转轮,传动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用于带动钢管旋转的下转轮。
[002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用于防止探刷被损坏的距离控制机构,距离
控制机构包括有:
[0021]压块,探刷左上侧连接有压块;
[0022]限位杆,支撑板内部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杆,探刷与限位杆滑动式连接;
[0023]弹簧,限位杆下部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探刷底部和限位杆下部连接。
[0024]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用于给较大尺寸的钢管提供较大的动力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
[0025]转动杆和轴承,传动杆上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杆;
[0026]上转轮,转动杆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用于给较大尺寸的钢管提供较大的动力的上转轮;
[0027]传动带,上转轮与下转轮上绕接有传动带;
[0028]第一气缸,底座内底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气缸;
[0029]支撑转轮,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顶部均连接有支撑转轮,支撑转轮上部与转动杆接触,用于对转动杆进行支撑。
[003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对钢管表面的瑕疵处进行标记的标记机构,标记机构包括有:
[0031]第二气缸,传动块内部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与电火花检测器通过电性连接;
[0032]标记环,第二气缸的伸缩杆顶部连接有标记环。
[0033]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用于对钢管表面附着的灰尘和水汽进行擦拭的擦除机构,擦除机构包括有:
[0034]干燥剂盒,支撑板上滑动式连接有干燥剂盒,干燥剂盒位于探刷左侧,压块与干燥剂盒滑动式连接;
[0035]海绵擦,干燥剂盒顶部粘接有海绵擦;
[0036]盖板,支撑板内部滑动式连接有盖板;
[0037]转动轮,盖板底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轮,支撑板顶部后侧开有滑槽,转动轮在滑槽内滑动。
[003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滑槽右侧为斜槽,用于带动转动轮和盖板往后移动打开。
[003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钢管放在下转轮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块和探刷往左移动对钢管进行检测,扫完一遍,通过第二电机控制钢管转动翻面,使得探刷再次对钢管进行检测,如此,便可对钢管实现自动全面检测,无需手持电火花检测器,降低劳动强度,增加检测效果;通过钢管带动压块往下移动,压块带动探刷往下移动,如此,能够避免探刷会被尺寸较小的钢管压坏,使得探刷仅会与钢管表面接触;通过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带动支撑转轮上下移动对转动杆进行支撑,使得转动杆带动上转轮转动与钢管表面进行接触,如此,能够给较大尺寸的钢管提供较大的动力,并且能够提高钢管的稳定性;通过电火花检测器控制第二气缸运行,使得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带动标记环往上移动对钢管表面不合格处进行标记,便于工作人员返修;通过探刷往左移动带动干燥剂盒和海绵擦往左移动,使得海绵擦能够对钢管表面进行擦拭,避免钢管表面附着的灰尘或者水汽会影响探刷的检测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探刷和传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距离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距离控制机构的第一视角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距离控制机构的第二视角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5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标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2]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标记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3]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擦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4]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擦除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5]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擦除机构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6]图中标号名称:1

底座,2

电火花检测器,3

支撑板,4

探刷,5

移动机构,51

第一电机,52

丝杆,53

传动块,6

转动机构,61

第二电机,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和电火花检测器(2),底座(1)内部右侧连接有电火花检测器(2);支撑板(3),底座(1)内部连接有支撑板(3);探刷(4),支撑板(3)右侧滑动式连接有探刷(4),电火花检测器(2)与探刷(4)通过电性连接;移动机构(5),底座(1)内部与支撑板(3)上设有用于带动探刷(4)自动移动的移动机构(5);转动机构(6),底座(1)内部设有用于带动钢管旋转换面的转动机构(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5)包括有:第一电机(51),底座(1)内部右侧连接有第一电机(51);丝杆(52),支撑板(3)内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丝杆(52),丝杆(52)右端与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左侧连接;传动块(53),丝杆(52)右侧螺纹式连接有用于带动探刷(4)自动左右移动的传动块(53),探刷(4)与传动块(53)上部滑动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6)包括有:第二电机(61),底座(1)内部右侧连接有第二电机(61);传动杆(63),底座(1)内下部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63),前侧的传动杆(63)右侧与第二电机(61)的输出轴左侧连接;平皮带(62),传动杆(63)左右两侧之间均通过传动轮绕接有平皮带(62);下转轮(64),传动杆(63)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用于带动钢管旋转的下转轮(6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用电火花检测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防止探刷(4)被损坏的距离控制机构(7),距离控制机构(7)包括有:压块(71),探刷(4)左上侧连接有压块(71);限位杆(72),支撑板(3)内部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杆(72),探刷(4)与限位杆(72)滑动式连接;弹簧(73),限位杆(72)下部套有弹簧(73),弹簧(73)的两端分别与探刷(4)底部和限位杆(72)下部连接。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仕奇刘佳宁徐方琴方雯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红睿马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