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92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上斜铁、下斜铁和多组定位螺杆,多组定位螺杆设置于钢轨的两侧,下斜铁的顶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下斜铁的底面为水平面,下斜铁设有两组平行的第一调整通孔,便于定位螺杆穿过,上斜铁的顶面为水平面,上斜铁的底面为第二倾斜面,上斜铁开设有两组平行的第二调整通孔,便于定位螺杆穿过;上斜铁叠放于下斜铁的上方,且上斜铁的顶面位于水平面,上斜铁的顶面设置有与钢轨适配的轨底卡槽,定位螺杆的顶端设置固定螺母,将上斜铁和下斜铁锁紧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高效精准调整钢轨的轨顶标高,钢轨直线度和两条并行钢轨之间的轨距。距。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固定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态轨道衡称台轨及整体道床上的引轨的轨顶标高水平度、整体道床钢轨的直线度以及钢轨轨距对计量精度有直接影响。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进出厂物资轨道衡要求计量精度必须达到自动轨道衡检定规程(JJG 234

2012)0.5级精度要求,因此,设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时,期望钢轨固定装置能调整钢轨高度、钢轨直线度和两条并行钢轨之间的轨距,同时,用来固定紧固钢轨的螺杆如果发生裂断后,如何能高效进行修复处理,这些因素都需要在设计时统一考虑。但是目前的固定装置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上述功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可高效精准调整钢轨的轨顶标高,钢轨直线度和两条并行钢轨之间的轨距。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包括上斜铁、下斜铁和多组定位螺杆,多组所述定位螺杆设置于钢轨的两侧,且钢轨两侧的所述定位螺杆预埋焊接在钢筋网基础中,定位螺杆的螺纹端朝上,所述下斜铁的顶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下斜铁的底面为水平面,下斜铁沿第一倾斜面自低向高的倾斜方向开设有两组平行的第一调整通孔,在下斜铁的侧面设有第一调整通孔的开口,且第一调整通孔垂直贯穿下斜铁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上斜铁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上斜铁的底面为第二倾斜面,上斜铁沿第二倾斜面自高向低的倾斜方向开设有两组平行的第二调整通孔,在上斜铁的侧面设有第二调整通孔的开口,且第二调整通孔垂直贯穿上斜铁的顶面和底面;
[0006]上斜铁叠放于下斜铁的上方,且上斜铁的顶面位于水平面,所述上斜铁的顶面设置有与钢轨适配的轨底卡槽,定位螺杆的顶端设置固定螺母,将上斜铁和下斜铁锁紧定位。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通孔包括第一横向通孔和第一纵向通孔,所述第一横向通孔与第一纵向通孔垂直设置,且第一纵向通孔将下斜侧面与第一横向通孔连通,第一横向通孔的长度大于定位螺杆的外径。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整通孔包括第二横向通孔和第二纵向通孔,所述第二横向通孔与第二纵向通孔垂直设置,且第二纵向通孔将上斜铁侧面与第二横向通孔连通,第二横向通孔的长度大于定位螺杆的外径。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二横向通孔的长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均为粗糙面,增大上斜铁与下斜
铁之间的摩擦力。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斜铁的长度大于上斜铁的长度。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底卡槽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垫片和轮胎胶垫。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斜铁顶面设置有两组平垫,两组所述平垫分别位于轨底卡槽的两侧,用于限制钢轨脱出轨底卡槽,所述平垫设置有便于定位螺杆穿过的通孔,固定螺母将平垫锁紧在上斜铁的顶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平垫与上斜铁之间设置弹簧垫。
[0015]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0016]调整钢轨的垂直高度:先松开固定螺母,敲击下斜铁的左端面或右端面,调整下斜铁与上斜铁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适当调整钢轨水平度高度,用水准仪进行钢轨轨顶标高进行全面测量和调整,有效将固定道床上方的钢轨调整至理想水平度,然后锁紧固定螺母;
[0017]调整钢轨的水平位置:先松开固定螺母,敲击上斜铁的左端面或右端面,调整上斜铁与下斜铁之间的相对位置,可精准调整钢轨直线度和两钢轨之间的平行度,然后锁紧固定螺母。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能够可靠支撑、固定轨道衡整体道床上的钢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设计便于精准调整轨顶标高,便于精准调整钢轨直线度和两条并行轨之间的轨距,钢轨内侧轨距可高效精准调整至1434mm

1437mm之间,调整后稳定可靠,不易变动,便于用在钢轨定位螺杆裂断后的技术修复。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斜铁的正面视角示意图及相应的俯视视角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斜铁的正面视角示意图及相应的俯视视角示意图。
[0023]图中:1

定位螺杆,2

下斜铁,3

上斜铁,4

固定螺母,5

钢轨,6

不锈钢垫片,7

轮胎胶垫,8

平垫,9

弹簧垫,10

第一纵向通孔,11

第一横向通孔,12

轨底卡槽,13

第二纵向通孔,14

第二横向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5]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包括上斜铁3、下斜铁2和多组定位螺杆1,如图1所示,多组所述定位螺杆1设置于钢轨5的两侧,且钢轨5两侧的所述定位螺杆1预埋焊接在钢筋网基础中,定位螺杆1的螺纹端朝上,所述下斜铁2的顶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下斜铁2的底面为水平面,所述下斜铁2的附图2视角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沿第一倾斜面自低向高的倾斜方向开设有两组平行的第一调整通孔,在下斜铁2的侧面设有第一调整通孔的开口,且第一调整通孔垂直贯穿下斜铁2的顶面和底面,容易理解的是,使下
斜铁2设有开口的侧面与定位螺杆1对准,将下斜铁2推动,即可使定位螺杆1从侧面进入第一调整通孔内,所述上斜铁3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上斜铁3的底面为第二倾斜面,所述上斜铁3的附图3视角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沿第二倾斜面自高向低的倾斜方向开设有两组平行的第二调整通孔,在上斜铁3的侧面设有第二调整通孔的开口,且第二调整通孔垂直贯穿上斜铁3的顶面和底面,使上斜铁3设有开口的侧面与定位螺杆1对准,将上斜铁3推动,即可使定位螺杆1从侧面进入第二调整通孔内;
[0027]上斜铁3叠放于下斜铁2的上方,且上斜铁3的顶面位于水平面,即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上斜铁3的顶面设置有与钢轨5适配的轨底卡槽12,定位螺杆1的顶端设置固定螺母4,将上斜铁3和下斜铁2锁紧定位。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自高向低或自低向高中的“高”和“低”均是指在垂直高度上的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斜铁(3)、下斜铁(2)和多组定位螺杆(1),多组所述定位螺杆(1)设置于钢轨(5)的两侧,所述定位螺杆(1)的螺纹端朝上,所述下斜铁(2)的顶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下斜铁(2)的底面为水平面,下斜铁(2)的第一倾斜面开设有两组平行的第一调整通孔,第一调整通孔垂直贯穿下斜铁(2)的顶面和底面,便于定位螺杆(1)穿过,所述上斜铁(3)的顶面为水平面,所述上斜铁(3)的底面为第二倾斜面,上斜铁(3)的第二倾斜面开设有两组平行的第二调整通孔,第二调整通孔垂直贯穿上斜铁(3)的顶面和底面,便于定位螺杆(1)穿过;上斜铁(3)叠放于下斜铁(2)的上方,且上斜铁(3)的顶面位于水平面,所述上斜铁(3)的顶面设置有与钢轨(5)适配的轨底卡槽(12),定位螺杆(1)的顶端设置固定螺母(4),将上斜铁(3)和下斜铁(2)锁紧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通孔包括第一横向通孔(11)和第一纵向通孔(10),所述第一横向通孔(11)与第一纵向通孔(10)垂直设置,且第一纵向通孔(10)将下斜侧面与第一横向通孔(11)连通,第一横向通孔(11)的长度大于定位螺杆(1)的外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通孔包括第二横向通孔(14)和第二纵向通孔(13),所述第二横向通孔(14)与第二纵向通孔(13)垂直设置,且第二纵向通孔(13)将上斜铁(3)侧面与第二横向通孔(14)连通,第二横向通孔(14)的长度大于定位螺杆(1)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轨道衡固定道床钢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横向通孔(11)的长度大于第二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亮邓寿明潘海珍徐广春张国凤李小军骆文文陈梅珍李锦辉党茹鹏余和朋徐新育叶小兵谭庆华郭建华冯伟宏江泽慧黄丹林智光庞伟聪邱永聪郑建忠陈奕璇李怀新邓军平罗佩娜黄冬宁陈凯南朱云鸿彭丽煌郭亿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